两人坐在马车上,萧柘怕上官瑶累了把她揽在怀里,让她靠着自已。
上官瑶想逗逗他,就试探着说:“王爷可以考虑一下皇后娘娘说的话。”
萧柘:“绾绾若再胡说,我刚刚说的可就都不算了。”
上官瑶装傻:“什么?”
萧柘:“绾绾不用装傻,回去你就知道了。”
上官瑶坐起来瞥他一眼说:“你可是答应了皇后娘娘的,若胡来我就去告状。”
萧柘笑着说:“绾绾想怎么告状?”
上官瑶撇过头不去搭理他。
第二日下了早朝赐婚的圣旨就送到孙家和庞家。
两家收到圣旨后的反应是同样的,孙妙可拿着圣旨哭着说:“我要进宫找姑母,陛下怎么能让我嫁给庞家那个废物,满上京谁不知他整日流连花楼。”
静安侯阻止女儿说:“你现在还在禁足,今日走出府门就是抗旨,你想连累全家吗?”
孙妙可哭着说:“那我要怎么办?父亲当真要我嫁到庞家去?”
静安侯叹着气说:“你如今年纪大了,想要找个门当户对又人品好的显然是不可能了,庞家是太师府,也算与我们孙家门当户对了,二少爷是名声不太好,你成亲后抓紧时间生个儿子,坐稳正室的位置,他想怎样就随他去吧。”
孙妙可质问静安侯:“父亲是要放弃我了?”
静安侯:“你想要为父怎么做?抗旨吗?你是想要孙府上下都为你的婚事陪葬吗?”
孙妙可绝望的瘫坐在地上。
静安侯吩咐侍女:“快把小姐扶进去,照看好了,出了什么意外你们通通别想活了。”
几个丫头颤抖着把孙妙可扶进她的院子。
庞家这边也是不消停,庞家二公子庞新元拿着圣旨抱怨:“陛下怎么乱点鸳鸯谱呢。”
庞太师连忙阻止他:“你不想活了可别连累全家,府中上下这么多人就说这种大逆不道的话。”
庞新元:“那个孙家小姐我见过,不仅年纪大了,长的也一般,我怎么能娶她呢。”
庞太师:“以你的名声你还想娶谁?我们太师府听着好听,却没什么实权,你大哥好不容易刚得了一个四品官,孙小姐好歹是皇后亲侄女,如果可以,你通过这层关系求个一官半职也算对得起列祖列宗了。”
庞新元无所谓的说:“既然父亲这样说了,那我就勉强把她娶了,希望她能有点用。”
说完把圣旨交给他父亲然后带着小厮去了百花坊。
上官瑶吃过午饭在院子里消食遛弯,梅清和她说孙家和庞家的婚事。
梅清笑着说:“奴婢整日在王府都听说过庞家二少爷的荒唐事,这孙家小姐和他还真是般配。”
上官瑶:“陛下怎么无故想起给他们赐婚了,想必是王爷的想法。”
梅清:“王爷还真是会想,这样孙家小姐就没有精力来找您麻烦了。”
上官瑶:“希望能是这样吧!”
皇后听到消息后的反应不出所料,直接去御书房找皇帝,皇帝却下完圣旨就去贵妃宫中躲清闲了。
御书房门口的侍卫对皇后说:“启禀娘娘,陛下去了贵妃宫中,陛下让小的转告娘娘‘皇后若不想让孙家影响到太子就和孙家划清界限。’”
皇后没站住险些摔倒,被身后的嬷嬷扶住,嬷嬷:“娘娘,我们先回去吧。”
皇后回到宫中问嬷嬷:“陛下他是什么意思?他要因为孙家动太子的位置吗?”
嬷嬷:“陛下说您再帮孙家就会影响太子,那娘娘日后就不要帮孙家好了,老奴是跟着娘娘从孙家出来的,老奴也希望孙家好好的,可老奴说句不该说的,孙家这些年仗着娘娘的势做太多过分的事了,娘娘若真的为了孙家好就应该规劝他们而不是一味的纵着他们。”
皇后瘫坐在靠椅上说:“哥哥是从小对我最好的,母亲整日都在和后院的姨娘斗的你死我活,父亲更是没精力管我,我从小就跟在哥哥后面,他得了什么好吃的总会第一个给我,其实他也只比我大两岁而已,却能把我保护的很好。”
嬷嬷:“老奴知道您和侯爷感情好,可您也不能纵着他做错事,老奴觉得陛下让孙小姐嫁到庞家也是为了不让孙小姐再找秦王妃的麻烦。”
皇后有些明白过来问:“是因为秦王妃?”
嬷嬷:“应该还是因为上次孙小姐撞秦王妃马车的事,陛下也是怕孙小姐的禁足解了再做什么过分的事,若一不小心真的伤了秦王妃那可不是小事。”
皇后:“妙可也真是的,她为什么总和秦王妃过不去。”
嬷嬷:“孙小姐一直就喜欢秦王,她心中有这份执念拖到二十二岁还没定亲,依老奴看,陛下的赐婚挺好的,孙小姐年纪大了,也很难找到合适的夫家,这庞家好歹是太师府,不算辱没了孙家。”
皇后叹口气说:“罢了,等妙可出嫁时本宫送一份丰厚的嫁妆,也算全了我们的姑侄情义了。”
嬷嬷:“娘娘想通就好了。”
晚上萧柘回家时上官瑶问:“孙小姐的婚事是你想的主意吗?”
萧柘:“绾绾觉得这个主意怎么样?”
上官瑶:“我也不了解庞家少爷,他真的和传言一样吗?”
萧柘:“如今的传言是被庞家压过的,实际庞新元的为人比传言还不如。”
上官瑶松了一口气说:“那还好,我还怕因此害了庞家少爷呢,既然他们如此般配,那我们只好祝福他们了,王爷也算间接的解救了一对男女。”
萧柘:“这话从何说起?”
上官瑶:“若不是他们二人结合,那日后孙妙可要嫁的人和庞家要娶的人岂不是跳进火坑了,所以王爷是不是解救了一对男女。”
萧柘笑着说:“绾绾的想法还真是与一般人不一样。”
上官瑶:“我就当王爷是在夸我了。”
两人沐浴后萧柘把她轻轻的揽在怀里,两人相拥而眠,一夜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