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镇的岁月悠悠流转,江婉的药膳生意愈发红火,与张老爹的合作也越发默契。
一日,阳光透过窗户洒在药膳摊位上,江婉和张老爹正坐在摊位的客桌上,商讨着近日的经营状况。
“老爹,近来咱这药膳店的生意是越来越好了,可我心里还是想着再添些新的菜式。可能需要多寻几味药材了。”江婉微微眯起眼睛,眼中闪烁着思索的光芒。
张老爹捋了捋胡须,缓缓说道:“婉丫头,你这想法不错啊。不过,可有想好要添置的新菜式以及还需要什么药材,要想做的好,可得在选材和配方上下足功夫。”
江婉点点头,认真道:“是啊,老爹。我也一直在琢磨这个问题。可我有时会有些迷茫,不知从何处入手啊。”
张老爹沉思片刻,说道:“我琢磨着,咱们可以多去山里走走,寻找一些稀罕却药效极佳的药材。说不定能有新突破。”
江婉眼中一亮,说道:“这个主意妙啊!老爹您见识多,可得多给我指点指点。”
两人正说着,舒然风风火火地跑了进来。他神情急切,额头还带着些汗珠,一屁股坐下便说道:“婉娘,张老爹,可有什么事儿?”
江婉见舒然这模样,笑着问道:“舒然,你这是怎么了?像热锅上的蚂蚁一般。”
舒然叹了口气,说道:“这县试考试在即,我越发觉得心里没底,总怕自已准备得不够充分啊。”
江婉拍了拍舒然的肩膀,安慰道:“舒然,你别太紧张。你平日里的功夫,我们都是看在眼里的。只要你再把这考试的范围、重点细细梳理一番,相信定能取得好成绩。”
张老爹也点头道:“对,舒然啊,考试前慌张在所难免。但你要相信自已,就像我们做药膳,每一味药材都有它的作用,你在备考中也得发挥好你的优势。”
舒然感激地看着二人,说道:“多谢老爹您的鼓励。只是,我虽日夜苦读,可心里还是没底,不知这考试究竟会注重哪些方面啊。”
江婉思索片刻,说道:“舒然,我来问问你。如今这科举考试,重在文采与学识,你可觉得这二者,你这几个月的苦读,哪个方面让你更为自信些?”
舒然微微皱眉,说道:“婉娘,文采方面,我自认练了不少文章,可这学识方面,总觉得还有些欠缺,总担心一题下来,自已答得不够周全。”
张老爹接过话茬:“舒然,学识这事儿,不是一朝一夕能完全精进的。你平日里多读些经典书籍,如今这当口,把重点章节的精髓都记在心里。而文采,在答卷的时候,要把观点清晰,文字流畅,用得好的词句,能让考官眼前一亮。”
舒然若有所思地点点头,说道:“多谢张老爹指点。婉娘,你老家(现代)有没有一些应对县试的技巧啊?”
江婉托着下巴,缓缓说道:“舒然,我们哪里与你们有所不同。但答题的时候,先仔细审题,别被表面所迷惑,再理清思路,把要点一条条列清楚。还有,字迹一定要工整,这就好比我们药膳店的招牌,得让人看着舒服。”
舒然连连点头,说道:“看来,我平日里只知埋头苦读,还真是忽略了不少这应试的细节啊。我回去定要调整一番。”
过了几日,江婉想着现代学子的各种经验,决定亲自去书铺为舒然收集一些历年的考题资料。还登门拜访了县城的一些学府先生。
书房里,江婉恭敬地向先生行礼,问道:“先生,如今这县试将至,小娘子为夫君特来请教,在往年的考题中,哪些方面的题目出现的频率较高呢?”
学府先生打量了江婉一番,微微点头,说道:“你这孩子心意是好的。从近几年的考题来看,有关于经史子集的理解,还有就是地方治理的见解,这两类题目出现得稍多些。”
江婉连忙问道:“那先生,对于这些重点,有没有什么应对的好方法呢?”
学府先生思索片刻,说道:“对于经史子集,关键在于理解其中的精髓,然后融会贯通,用自已独到的见解去阐述。而地方治理,就要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多去实地调研,心中有答案。”
江婉若有所思地听着,心中满是收获,道谢后便匆匆离去。
回到药膳摊正好张老爹也在,江婉把收集到的资料和张老爹分享。
江婉问道:“老爹您见多识广,您看这些资料,舒然能否用得上?还需不需要再补充什么啊?”
张老爹认真翻看着,说道:“我看这资料还不错,只是,再结合着咱们本地的特色,想想舒然答题的思路。比如咱这小镇的风土人情,在关于地方治理的题目里,适当融合进去,或许能出奇制胜。”
江婉眼睛一亮,说道:“老爹,您说得对啊!这倒是之前我没想到的。”
两人一边商讨,一边整理,直到傍晚时分。
时光在忙碌中悄然流逝,终于到了县试的这一天。小镇的上空仿佛笼罩着一层紧张的氛围。
江婉、舒然还有张老爹,都早早就来到了考场外。
舒然看着镇上的人们,心中不免有些紧张,微微颤抖着说道:“婉娘,这气氛好压抑,我心里实在有点慌啊。”
江婉轻轻握住舒然的手,温和地说道:“舒然,别慌,就当是平日里读书练笔。把我们之前准备的内容,尽情发挥出来。要是我在场帮不上忙,你要记住,你的心志定要稳。”
舒然随着人流缓缓前行,来到龙门之下。此刻,龙门虽未开启,却仿佛承载着无限希望,恰似那鲤鱼跃龙门的关键一跃,过了这道门,或许便能踏上截然不同的人生之路。
终于,龙门缓缓打开,考生们有序进入大院。舒然站在等候区,望着北面那三间宽敞的大厅,心中暗自揣测点名厅的模样。不多时,便轮到他进入点名厅,考官端坐在西间,目光如炬,核对他的身份信息时,舒然大气都不敢出,生怕出一点差错。
顺利通过点名,舒然走进文场。东西文场里,一间间用木板隔开的小间整齐排列,每间不过两米见方,却将承载他此次考试的全部希望。他找到自已的位置坐下,桌椅摆放规整,虽说谈不上舒适,却也足够让他奋笔疾书。
考场上,灯具散发着微弱的光,与黎明前的微光交织在一起。就在这时,一位衙役高举写好考题的木牌,在东西文场和过廊中转圈。舒然紧紧盯着木牌,待看清考题后,深吸一口气,平复心情,开始奋笔疾书。
考试过程中,门禁房的衙役不时在考场中走动,警惕地扫视着每一个角落,防止有人作弊。而舒然一心沉浸在答题之中,只盼能将自已所学尽情展现,不负多年苦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