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铮笑了:“别担心,我不会有事的。”
“不担心。”罗妈妈笑了笑:“处理好了就好。”
“陛下对我放心,给我权力,总有人看不过去。总有人揣度我对不是自己生的太子看不顺眼,如果我真的有别的心思,别人挑拨我必然上当。只是我想不通,陛下所有的孩子都不是我生的,我为什么不要自己养大的太子,而要舍近求远?为什么她们会这么想我?”
总有些人,从自己的思想角度出发,觉得虞铮未必能容得下不是自己生的儿子。
也许吧,也许有人会这么想。
但是虞铮没有啊。
可是她没有这件事,大概很多人不信。
这不,就开始做鬼了。
“不这样,她们能有机会吗?”罗妈妈冷笑:“不过就是看太子不是您生的,就生出侥幸来了,权势迷人。”
虞铮笑了:“是啊,权势迷人。”
大概是幕后之人安排了很久,谁也不敢保证自己家的下人就个个都忠心。
所以查到柳家一个小管事的时候,这个小管事只挨了两轮刑罚就什么都招了。
并且有旁证,有佐证,他是绝对逃不掉的。
两轮审下来,从他这里招出来一个左字。
一下子扯到了左充仪的娘家。
左充仪的娘家是很低调的人家,家中人口也不多。
左充仪的父亲虽然在朝,但只是个从五品官,还是荣誉性质的,并没有什么实权。
他们家连爵位都没有,不过也是,左氏并非什么高门大户,左氏也是宫女出身。
太皇太后那时候赐给西皇子的,左家那个时候在京城只是普通的百姓。
也是日子过不下去了,左氏才卖身进了宫的。
辗转多年,从一个宫女成为陛下的三品九嫔之一,对于左家来说是了不得的跃迁。
但是左家这样放在京城里还是不起眼。
所以大封的时候他们家没有爵位。
毕竟那个时候左氏的位分也还没上来,她生的皇子又记在了柳皇后名下。
不过好在左家虽然没什么人才,倒是也老实。
所以今天从柳家下人这里吐出一个左字来,别人也挺惊讶的。
左家能否做成这件事呢?答案当然是可以。
并且他们如此做也有动机。
假使太子出了问题,那么养在皇后膝下的二皇子就算是最尊贵的皇子。
即便二皇子己经记名在柳皇后名下,但他毕竟是左氏生的。
他能出头,将来还会不认生母吗?
逻辑是通顺的,只不过这件事到底是不是左氏做的暂时却不能定论。
因为那个小管事虽然吐出了左家,但他说的左充仪娘娘授意,左家长子威胁,这些都没有实证。
他咬死了自己是逼不得己,又说左家以金钱贿赂。
而且用他的儿女逼迫,他是逼不得己才答应了这件事。
他说出了具体是什么时候见的面,就是西个月之前。
但是左家肯定不承认,并且那个小管事只是嘴上说,并拿不出什么证据。
左家一样是皇亲国戚,虽然不算显赫,但好歹宫里有娘娘,还有皇子。
怎敢轻易下定论呢。
所以这审问的结果又送到了御前。
独孤钺今天冷静下来之后也知道这件事问题很大。
他对左家的印象就是没什么印象。
但说实话,就如今而言肯定比对柳家的印象要好。
在他的概念里,这些嫔妃的娘家做不出成绩来可以,但是不能给他添乱。
像太后娘家以及柳家,这就属于是既做不出成绩来,还老给他添乱。
他看他们只会觉得烦,反倒是没存在感的左家好多了。
他叫人把虞铮请过来,叫虞铮亲自看卷宗。
虞铮看完之后皱眉:“毫无实证,只凭一张嘴。所以说查出来个月之前这个小管事确实得到了一笔钱财,但是只凭他说的我就不信。办这种事还要左家长子亲自出面?且不说他有没有这么平易近人,就说难道他不怕事情败露之后被人揪出来?”
独孤钺点头:“是有蹊跷,我己经派人详查了。”
虞铮轻轻叹口气:“这要真是嫁祸,只怕与后宫有关系了。是我不好,没管好后宫。”
独孤钺蹙眉:“旁人若是生了害你的心思如何还能说你不好?又不是些木头桩子,岂能你管了他们就万事顺着你的意思?”
虞铮笑了一下,陛下如今确实是比以前能说了。
“不管怎么说,先查清楚再说吧。”虞铮叹了一口气:“树欲静而风不止,我倒无所谓,太子还小,不能让他受影响。”
“你是国母,如何无所谓?太子是小,但是有你照顾他不会受影响的。”独孤钺不喜欢听东君说她无所谓。
虞铮又笑了一下,走到独孤钺身边坐在他的腿上:“别生气了,这不正在查嘛。”
独孤钺箍住她的腰:“嗯。”
很明显陛下对于左家也没有起太大的怀疑。
主要是他觉得左家不敢。
左家确实不敢,左充仪的父亲被叫进宫来之后吓得肝胆俱裂。
他就是个平民出身,在前朝的时候也不过一家子饿不死。
只是后来国破家亡的日子越发难过了,女儿这才进了宫。
从一个升斗小民成为朝中的官员,他很清楚自己是仗着什么,他又没吃熊心豹子胆,怎么敢谋划着诅咒皇后呢?
要说他完全没有想过二皇子将来能做太子或者以后的皇帝那也是假的。
谁还没有幻想过未来呢,何况他们家确实是出了一个皇子。
但想和干不是一回事儿。
想怎么都好,干他是绝对不敢。
这会儿跪在宣政殿里,父子两个如出一脉的惊吓。
口口声声臣不敢,偏偏也拿不出什么证据来自证。
自证确实是最难的。
不过既然他的长子被人点出来了,就势必要去宗正寺走一遭。
随着左家被牵扯进来,左充仪也吓坏了,忙不迭的来宣政殿解释。
独孤钺倒没有不见她,左充仪进了殿就跪下磕头:“陛下,皇后娘娘明鉴,妾与妾父兄绝不敢做那等事,这定是有人冤枉,栽赃陷害,求陛下明察,求陛下明察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