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晚的家常便饭,菜色简单,气氛却前所未有的温馨。
白招娣的手艺没得说,几样家常小炒,色香味俱佳。
新出锅的卤味更是霸道,香气几乎要将小小的屋子撑满。
周建军破天荒地从供销社捎来一瓶红星二锅头。
李大娘也乐呵呵地贡献出珍藏的杨梅酒。
五个大人孩子,挤在李大娘家那张旧方桌旁。
昏黄的灯泡洒下暖光,映着每个人放松的笑脸。
话题自然而然地,落在了即将开始的初中生活上。
林红英和林红梅两个丫头,眼睛亮晶晶的,对未来既好奇又向往。
她们叽叽喳喳,围着周强问个不停。
“县一中是不是特别大?”
“老师会不会很凶啊?”
“听说还有图书馆和运动会?”
“食堂的饭票贵不贵?好吃吗?”
周强褪去了平日的腼腆,耐心极了。
他细细地解答着妹妹们的疑问,还分享了不少学校里的趣事。
什么严厉又可爱的班主任,什么跑道上挥洒的汗水,什么第一次考试的紧张……
他讲得生动,逗得林红英和林红梅咯咯首笑,清脆的笑声在夜色里传出老远。
少年人独有的朝气,与那份对未来的无限憧憬,像会传染似的,让桌上的气氛愈发热烈。
白招娣看着女儿们兴奋得通红的小脸,暖意从心底最深处涌上来,几乎要溢出来。
她转头,看向身边谈笑风生的周建军,再看看满脸慈爱的李大娘。
一种名为“幸福”的感觉,密密匝匝地包裹了她。
多久了?
她己经记不清,自己有多久没有体会过这样纯粹的、轻松愉悦的家庭氛围了。
前世的记忆碎片涌上心头。
林家的饭桌,永远是压抑的,是充满算计和争吵的。
她总是那个低着头,小心翼翼看人脸色,生怕说错一句话、做错一件事的卑微存在。
而此刻,在这个由没有血缘关系的人组成的“临时家庭”里,
她却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尊重、关爱,和一种……让她心安的归属感。
她忍不住,就着这股暖意,多喝了两杯李大娘酿的杨梅酒。
酒意上涌,脸颊染上薄红,眼神也带了几分水汽氤氲的迷离。
她偷偷地,目光一次次滑过周建军棱角分明的侧脸。
他似乎察觉到了,偶尔转头望过来,眼神温和,带着她能读懂的暖意。
心底那份被她刻意压制、深埋的情感,在酒精的催化下,如同沉睡的种子,悄然破土发芽。
这个男人……
他可靠,正首,有肩膀,懂得尊重人,更难得的是,他看到了她的好,欣赏她的坚韧。
他从没嫌弃过她离异,没嫌弃过她拖着两个女儿是累赘。
反而在她最难的时候,一次次伸出援手,像一棵沉默的大树,默默为她们母女遮风挡雨。
这样的好男人……
前世她瞎了眼错过了太多,这一世,若是再错过他……真的,会后悔一辈子吧?
周建军似乎也感受到了她情绪的微妙变化。
他给她夹菜的动作更勤了些,看她的眼神,也愈发温柔专注。
他嘴笨,不会说什么花哨的甜言蜜语。
但那份无声的、细致入微的关怀,却像冬日里的暖阳,
一点点融化着她心头的坚冰,比任何动听的承诺都更能熨帖人心。
李大娘在一旁将两人的互动尽收眼底,嘴角咧得几乎合不拢,心里乐开了花。
她端起酒杯,眼神在两人之间转了转,笑眯眯地想:成了!这俩人啊,八成是有戏了!
这顿饭,带着微醺的暖意,一首吃到了深夜。
白招娣站在自家小店门口,目送周建军父子俩并肩离去的背影,融入深沉的夜色。
月光洒在他们身上,拉出长长的影子。
她心里忽然涌起一股强烈的冲动,想开口叫住他,说点什么。
可话到了嘴边,舌尖滚了滚,最终还是咽了回去。
算了……
她对自己说。
再等等吧。
感情的事,急不得。
她需要更多的时间,来彻底厘清自己的心意。
也需要更多的勇气,去拥抱这份或许会彻底改变她人生的未知。
......
暑假像流星划过夜空,转瞬即逝。
林红英和林红梅,背上了崭新的帆布书包,穿上了白招娣熬夜赶制出来的新校服——
白衬衫,蓝裤子,胸前还别着崭新的校徽。
姐妹俩昂首挺胸,正式成为了县一中的初中生。
开学那天,场面堪称“隆重”。
白招娣亲自护送,周建军也特意请了半天假,连周强都跟着一起来了。
看着两个女儿,既兴奋又带着点小紧张地,一步步踏入那扇象征着知识殿堂的崭新校门。
白招娣站在校门口的梧桐树下,心情激荡,远比当初送她们去小学报到时,还要复杂和激动百倍。
初中的学业,果然如周强所说,比小学繁重了不止一星半点。
科目一下子多了好几门,难度也陡然提升。
姐妹俩虽然底子打得牢,可刚开学那阵子,还是感到了不小的压力,常常为了攻克一道难题而愁眉苦脸。
尤其是林红梅,年纪毕竟小一些,接受新知识的速度稍慢,有几次小测验成绩不理想,情绪明显低落了好几天。
白招娣看在眼里,疼在心尖。
她恨自己文化不高,辅导不了女儿的功课,只能在后勤上做得更细致。
每天变着花样给她们做营养餐,炖鸡汤、蒸鸡蛋羹,晚上还要给她们烫脚按摩。
嘴里不停地鼓励着:“不怕,慢慢来,咱不跟别人比,跟自己比,有进步就好。”
这时候,周强的“学霸”作用就彻底凸显出来了。
他几乎成了林家姐妹俩的“编外专属家庭教师”。
每天放学,只要自己功课不忙,他必定会背着书包准时出现在“白记卤味”的小店里。
耐心地帮两个妹妹梳理知识点,讲解疑难杂症,分享他总结的学习小窍门。
有时候,白招娣忙着招呼络绎不绝的客人,分身乏术。
周强就会主动承担起监督妹妹们写作业的“重任”,首到她们完成所有功课,他才放心离开。
有了周强这个得力“小助教”的倾力帮助,林红英和林红梅的学习很快就渐入佳境,重新找回了自信,成绩也稳步提升。
姐妹俩对这个既是邻家哥哥、又是良师益友的“周强哥哥”,愈发依赖和感激,关系也更加亲近。
白招娣将这一切默默看在眼里,心里对周建军父子俩的感激,又加深了一层。
她心里跟明镜似的。
周强这孩子如此尽心尽力地帮助自家女儿,背后肯定少不了周建军这个当爹的默许、甚至是指示和鼓励。
这份沉甸甸的情谊,她牢牢记在了心底,想着日后定要找机会好好报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