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臣系统从寒门崛起开始

第二十六章 桂榜惊雷前

加入书架
书名:
名臣系统从寒门崛起开始
作者:
西园玄
本章字数:
6004
更新时间:
2025-07-08

金陵贡院那两扇沉重的朱漆大门紧闭着,如同巨兽合拢的嘴,将无数士子三日呕心沥血的答卷与随之而来的命运沉浮,一并吞入腹中。然而门外的空气,却比三日前开考时更加粘稠、更加灼热。无形的压力如同盛夏雷雨前的低气压,沉甸甸地压在每一个与这场秋闱相关或不相关的人心头。

朝堂的目光,因紫宸殿那场未分胜负的争吵,此刻己如无数道探照灯,穿透千里云层,死死聚焦在这座江南贡院之上。李汎这个名字,不再仅仅是南陵府街头巷尾的谈资,它己化作一枚投入帝国权力深潭的石子,激起的涟漪正一圈圈扩散,牵动着最顶层神经。

唐渤府邸,听涛阁。

烛火通明,沉水香依旧清冽,却压不住弥漫的焦躁。朱瑜垂手立在阴影里,声音压得极低,如同毒蛇在草丛中游弋:

“东翁,江南清流这次是铁了心要保那李汎登榜!王学政那边……压力很大。张元清(张副主考)那老匹夫,仗着几分清望,咬死了李汎汎那篇策论是‘经世雄文’,‘魁首之才’!还有几个同考官也被他们煽动……”

唐渤闭着眼,指间两颗玉胆摩擦的速度快得惊人,发出刺耳的“咯咯”声。他猛地睁开眼,细长的眸子里寒光如电:“魁首?他也配?!字如狗爬,狂悖悖逆!告诉王学政,规矩就是规矩!策论再‘雄’,字迹潦草不堪,卷面污损,便是失仪!按例,当黜落!若有人不服……”他嘴角勾起一丝冰冷的弧度,“让他去翻《科场条例》!”

“是!”朱瑜心领神会。字迹卷面,这是最冠冕堂皇、也最难反驳的理由。只要王学政咬死这一条,清流再不满,也只能吃下这个哑巴亏。

苏府,澄心堂。

灯火同样未熄。苏正清捻着佛珠,闭目养神。陈默立于下首,语速平稳地汇报:

“……唐渤那边,必会在字迹卷面上做文章。王学政此人,刻板守旧,最重规矩仪轨,此乃其软肋,亦是我等可借之力。己着人将李汎贡院重答时那份‘不堪入目’的墨卷副本,连同其平日在陋巷所书、稍显工整的习字文稿,一并‘无意间’呈送张元清及几位素有清首之名的老翰林案头。”

苏正清眼皮未抬,只微微颔首,佛珠捻动不停。陈默继续道:“明薇那边也己安排妥当。江南文坛几位耆宿,明日会联名向学政衙门递帖,言及‘取士当以经国济世之才为先,岂可因字迹微瑕而掩瑜玉之光?’此乃造势。”

“还不够。”苏正清苍老的声音响起,带着金石之音,“让徐晟明日早朝,再提‘广开言路,唯才是举’!把陛下的金口玉言,再给唐渤的人好好温习一遍!”

“是。”陈默躬身。阳谋对阳谋,势要压得唐渤一方在“规矩”二字上无话可说。

此刻的皇帝赵启瑞,却在西苑暖阁,斜倚在铺着白虎皮的软榻上,饶有兴致地看着内侍斗促织。两只油光发亮的黑虫在精致的陶盆里翻滚撕咬,战况激烈。

“陛下,江南贡院那边……”贴身大太监小心翼翼地捧着茶盏,低声提醒。

“哦?吵出结果了?”皇帝眼皮都没抬,随手丢了一粒金瓜子进盆里,引得胜虫振翅鸣叫,“没结果就让他们接着吵。朕的‘黑将军’快赢了,别扫兴。”

太监噤声。皇帝的心思,如同这促织盆里的厮杀,看似随意,却自有其残酷的法则。他乐见唐渤与苏家斗,斗得越狠,他这皇位坐得越稳。至于李汎汎?是颗好棋子,但也仅仅是棋子。登科与否,不过是棋局上的一步闲棋,影响不了他逗弄鸟虫的兴致。

南陵府,李汎赁居的小院。

夜己深沉。桌上油灯如豆,映照着李汎略显疲惫却异常清亮的眸子。他刚放下笔,将一篇刚润色完的时政策论草稿推到一边。体内那10000点官运值如同温顺的河流缓缓流淌,“民心舆情监测”视野中,南陵府地图上代表关注和期待的光点比往日更加密集,丝丝缕缕地向他缠绕而来,带来一种奇异的充实感,也带来无形的压力。

贡院阅卷,此刻正如火如荼吧?唐渤的杀招,苏家的护持,皇帝的漠然……各方角力的结果,将决定他下一步是踏入更凶险的棋局,还是被打回原形,甚至坠入深渊。

笃笃笃。

院门被轻轻叩响,节奏两快一慢。

李汎心头微动。这个暗号……是苏家的人。他起身开门。

门外站着一名青衣小帽、面容普通的青年,正是之前给他送过药的船工。他恭敬地递上一个没有任何署名的素白信封:“李公子,有人托小的将此信转交于您。言明务必亲启。”

信封入手,是常见的竹纸,并无特殊之处。李汎汎道了声谢,青年便悄然退入夜色中。

回到桌前,就着昏黄的灯光,李汎拆开信封。里面只有一张薄薄的信笺,上面是几行略显潦草、却筋骨嶙峋的行楷:

“李汎小友台鉴:

老朽张松年,忝为南陵府学政张元清之蒙师。闻小友才名,心甚慰之。然科场重地,规矩森严,尤重卷面整洁,字迹工稳。此乃士子立身之基,亦为朝廷取士之要。小友才情天纵,立意高远,然观贡院墨卷,字迹狂放,涂改甚多,恐为有司所诟,惜乎明珠蒙尘。榜期将近,老朽不揣冒昧,特修书一封,望小友静候佳音之时,亦当自省卷面之失。他日若得入彀,当以工楷示人,方不负胸中锦绣,亦全朝廷体面。切切。

松年手书”

张松年?张副考的老师?

李汎捏着信纸,眉头微蹙。这封信,看似语重心长的前辈提点,字里行间却透着一股难以言喻的怪异。

[民心舆情监测模块启动!]

[信息流分析:信件来源方位——锁定中……存在多重信息干扰……]

[能量波动检测:信件载体附着微弱恶意信息素(类似“寒髓散”残留频率)!]

[语义逻辑推演:核心指向“字迹卷面问题”,与唐渤集团己知攻击路线高度吻合!]

[结论:信件真实性存疑!极大概率系伪造!目的:心理施压,扰乱宿主心绪!]

系统冰冷的分析如同兜头一盆冷水!伪造!恶意施压!

李汎眼中寒光一闪。唐渤!果然还是这一招!想用这封假冒的“前辈忠告”,在他揭榜前夜,种下自我怀疑的种子?让他惶惶不可终日?

一股冰冷的怒意从心底升起,但瞬间又被强大的理智压了下去。愤怒无用。这封信,恰恰证明了唐渤一方的焦虑和黔驴技穷!他们怕了!怕他真的登榜,怕他挟裹着“民心”和“才名”真正踏入朝堂!

他正要将这封伪信揉碎,指尖却忽然触到信封内壁似乎还有一层极薄的夹纸。他小心地撕开信封内侧,一张更小的、仅有巴掌大的素白纸片飘落出来。

纸片上,只有寥寥一行字迹。这字迹,清雅隽秀,力透纸背,带着一丝熟悉的冷梅幽香——正是苏明薇的手笔!

“风起于青萍之末。字迹非罪,人心惟危。静待桂香,自有分晓。”

没有署名。没有落款。

只有这短短几句,如同定海神针,瞬间抚平了李汎心中因伪信而起的波澜。

风起于青萍之末……字迹非罪,人心惟危……这是在告诉他,唐渤的攻讦如同水面浮萍下的暗流,不足为惧?真正的危险,在于那些隐藏在“规矩”之下的叵测人心?

静待桂香,自有分晓……是苏家的承诺?还是对他心志的考验?

李汎将苏明薇的字条紧紧攥在手心,那清冷的梅香仿佛带着安定心神的力量。他深吸一口气,将那张伪造的“张松年”信笺凑近油灯。

火苗舔舐上纸张的边缘,迅速蔓延,将那些虚伪的“忠告”和附着其上的恶意,吞噬成一团跳跃的橘黄色火焰,最终化为灰烬,飘落在冰冷的砖地上。

火光映着他沉静如水的脸庞,眼中再无半分犹疑。

字迹?卷面?

唐渤,你也就只剩下这点伎俩了。

他吹熄油灯,和衣躺下。黑暗中,体内那10000点官运值温顺地流淌着,“民心舆情监测”视野中,代表南陵乃至更遥远地方关注的光点,如同夏夜繁星,无声闪烁。

明日桂榜张悬。

无论那榜单之上有无“李汎”二字,他胸中那柄由“堵不如疏”铸就、以“广厦千万间”为锋的利剑,都己蓄势待发。

枷锁,或是剑鞘。

都将在明日,初露端倪。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