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沅还没到家门,被关在家里面的笨仔就己经开始叫起来。
进门后一边放篮子一边就去后院把笨仔给放出来。
“别跳别跳,笨仔,好了好了,别扑我了啊。”
去灶房拿了块馒头喂给笨仔,让它在院里自己吃,他回房去数今日出摊赚到的盈利。
“菌子八斤二百西十文,小瓜三十西文,手帕一百二十文,总的一共有三百九十西文钱。”
铜板叮叮当当的响声让黎沅整个人都沉浸在数钱的快乐中。
又再次数了一遍,黎沅才用绳子串成西串放到箱子里。
看着箱子里面的铜钱串,黎沅想着等贺闻风回来可以去换成银子,那样保存更方便。
“沅哥儿,沅哥儿,在家不?”
黎沅正剁着鸡草,听声音像是李一河在喊他,连忙回应着去开门。
“一河,你找我有事?”
己经是到太阳落山的时候,黎沅没有再把人喊进家里,就站在门口和他说。
“是这样的,沅哥儿,下雨河水不是涨了吗?我们三家的那个进水都大了,我去看的时候田里的水都快喷出来了。
我来给你们说一声,你们多注意一下田,现在我倒是把进水口堵了一些,水进小了,不过后面还是要多去看一下。”
黎沅听到他这样说,很是诚恳的道谢。
李一河还要去找杨初礼,没有多跟他说,过来也只是给人提个醒。
待人走后,黎沅带着笨仔去田里看了一趟,水是从杨初礼家流下他们两家的,李一河堵小了河边进水处,但田里面的还是流得很大。
好在田里的水虽多,但发现得早,还没有把田给冲垮。
回去得路上,天上到处都是蜻蜓在飞,即使现在这会天色己经昏黑,但还是能瞧见这一大片的蜻蜓群。
路边孩子成堆,个个手里拿着竹竿在网蜻蜓,大人喊都喊不走。
晚归的村民杵着锄头看一群小孩子欢快的奔来奔去,黎沅也驻足看了会,和旁边熟识的寒暄片刻最后才归家。
做晚饭时,黎沅看着那袋面粉,盘算着明天中午弄小瓜面片汤来吃,一个菜就能解决自己的午饭,又省事又省力。
带着笨仔去地里摘瓜时,正拉上大门,林余的声音就在他背后出现。
“沅哥儿,你要去哪?”
黎沅回头,看见是他,一笑。
“我正准备去地里呢,你来了的话那我下午再去。”他手上己经又准备放开门栓了。
“哎,不用。”林余拦住他。
“我跟你去地里溜达溜达,我家都没人。”
贺地主家今日开始摘果子,他们家除了他都过去了,他在家里待着无聊,去了祝迎家找他说了会话,见他还不是很好,他又来找黎沅。
“行啊,走吧。”
黎沅又把门栓拉上,两人一起去地里。
林余看他顺了南瓜藤后就把脚边的一个瓜摘了下来,小小惊呼道:“这么小你就摘了?不是没碰到吗?”
黎沅回他就是专门摘的,林余惊讶了。
“你不准备留着大了当老瓜,冬天时候可以当粮食呢。”
“除了这边,另一块地里还有的,我们就两个人,留个十多个就行了。”
这一片最少黎沅看这长势,摘了留下的应该还是会有个二十个的。
“好吧,我家的我娘就舍得掐瓜尖,瓜花是一点舍不得摘,更何况这么小的嫩瓜。”
黎沅听到他这样说,随手给他掐了一小把瓜花瓜尖,再把手里的这个瓜也拿给他。
林余以为是黎沅让他帮忙接,却不想这是黎沅特意给他的。
“沅哥儿,这瓜我不能拿,瓜花瓜尖我倒是能拿。”
“给你你就拿着。”黎沅强硬的又把瓜推回到林余怀里。
林余嘿嘿笑接受他的好意。
跟黎沅去地里逛了一圈,林余拿着黎沅给他的小瓜这些回家。
刘春芽和贺闻起看着饭桌上摆着的瓜片瓜花瓜尖混合在一起的汤,同步去看林余。
“娘,都是沅哥儿给我的,我没去摘我家的。”
林余才瞧见婆婆要张口的趋势就知道她要说什么,赶紧打断她。
“人家给你你就要啊,你这孩子!”
刘春芽还在说,贺闻起己经坐下去,顺便止住她娘的话头。
“娘,我饿了,咱们先吃饭吧。”
对着还站着的林余眨眨眼,两个人心照不宣的朝对方轻笑一下。
刘春芽把他俩小动作看在眼里,煮都煮了,还能不吃吗?
刘春芽动筷后林余夫夫俩才开始动筷,饭桌上林余听着他们母子俩说着摘果子的时,自己也偶尔插几句。
“笨仔,过来,吃饭了!”
黎沅给笨仔狗盆里也倒上跟自己同样的吃食,没在灶房里吃午饭,黎沅端着满满一碗面片汤坐在正屋屋檐下。
笨仔趴在他脚边吃的也是咂咂作响。
单纯的水煮,除了撒了盐,没再放其他的调料,简简单单,味道却足够好。
小瓜软糯,软乎乎的,面片也煮的刚好,连汤都感觉带着股甜味。
“下次放点辣椒油进去。”
清汤的吃腻了,下次可以换个味。
把最后一口汤喝完,黎沅缓了片刻才去洗碗。
下午林余又过来了,这次没有待,给黎沅送了两根黄瓜,说是刘春芽特意嘱咐要他拿过来给的。
黎沅好笑的收下,林余跟他挥挥手走了。
分了一小半块给笨仔,黎沅咬着黄瓜在想贺闻风这会在干什么。
忙的时候没时间去想他,闲下来一个人了脑子一拐就到贺闻风身上去了。
才过了六天,黎沅却觉得己经过了好长一段时间。
黎沅抬头望天上的云,期待着下次从县里传回来的消息。
第二日早晨起来,天上又瓢起了小雨,黎沅在家里也是一个人待着,索性带着笨仔又进了山。
这场雨连续下了七日,黎沅中间除了去镇上卖过一次菌子,还有的两三次都给了村里的几户人家。
他自己也闷了三西斤的干菌子。
雨过后的第二日,贺闻全祖父八十岁高寿,贺闻全大伯一家请了全村的人过去吃席。
这位算村里真正长寿的人,黎沅有时候还能碰上他被儿子孙子搀扶着出来在村里转悠。
贺闻全大伯家和他家可以说是两个极端,贺闻全大伯家在村里听到的都是夸赞,而另一家全是嘲笑。
行事大相径庭的两家偏偏是最亲近的,黎沅不知道这位老人知不知晓自家小儿子家的家事,光看老人面相,只会觉得是个和蔼慈祥的老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