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巧匠:我用黑科技振兴家门

第65章股份制改革

加入书架
书名:
重生巧匠:我用黑科技振兴家门
作者:
牛马真言
本章字数:
5302
更新时间:
2025-07-09

电话铃声响起,阮锦莲接起话筒。

“阮总,经委的李主任来了。”前台小王压低了声音,“还带着一个法律顾问。”

阮锦莲手中的钢笔停顿片刻。这个时间点,经委主动上门,目的不言自明。股份制改革的风声早就传开,但正式推行还需要政策支持。

“请他们到会议室。”

十分钟后,李主任坐在会议桌对面,手里攥着一叠文件。身边的法律顾问戴着厚厚眼镜,神情严肃。

“阮总,听说你们要搞股份制?”李主任开门见山。

阮锦莲点头。“企业发展到现在的规模,需要更科学的治理结构。”

“科学?”李主任眉头微皱,“现在的集体所有制不是运行得挺好?”

法律顾问翻开文件夹。“阮总,股份制涉及产权变更,程序复杂。而且国内还没有先例,风险很大。”

阮锦莲心中明白,他们担心的不是风险,是失控。股份制意味着企业自主权扩大,政府的首接管理权会被稀释。

“李主任,你看这份财务报表。”阮锦莲推过一叠数据,“去年我们上交税收八百万,今年预计超过一千万。”

李主任扫了一眼数字,表情有所缓和。

“如果股份制改革成功,企业效率会进一步提升。”阮锦莲继续施压,“税收贡献可能翻倍。”

法律顾问咳嗽一声。“但是股权分散后,国有资产可能流失。”

“谁说股权要分散?”阮锦莲在白板上画出股权结构图,“国有股占51%,保持绝对控股。管理层持股25%,技术骨干持股15%,预留9%用于后续激励。”

李主任盯着那张图研究半天。“你的意思是,国有资产不但不会流失,还能通过股权激励提高效率?”

“正是如此。”阮锦莲敲敲白板,“员工变成股东,积极性会大幅提升。公司赚钱了,大家都有份。”

门外传来敲门声,张国强探头进来。“阮总,IBM的刘经理又来了,说有重要事情商谈。”

阮锦莲皱眉。这个时候IBM上门,时机太巧合。

“让他等着。”她转向李主任,“我们继续谈。”

法律顾问放下笔。“阮总,股份制改革的关键是如何保证国有资产增值。”

“很简单。”阮锦莲拿出一份厚厚的商业计划书,“未来三年,公司营收要从现在的五千万增长到两亿。”

李主任被这个数字震住。“两亿?你确定不是在画大饼?”

“IBM为什么三番两次想收购我们?”阮锦莲反问,“因为他们看到了我们的潜力。”

张国强再次敲门。“阮总,刘经理说很急,关于股权收购的事。”

这次连李主任都察觉到异常。“股权收购?”

阮锦莲心中暗笑。IBM的时机掌握得真准,但这正好给她提供了谈判筹码。

“李主任,外企想收购我们30%的股份,出价一千万美金。”她故意提高声音,“但我拒绝了。”

法律顾问瞪大双眼。“一千万美金?他们为什么出这么高的价?”

“因为我们的技术和市场前景。”阮锦莲指着墙上的产品展示图,“网络技术、智能制造、差异化产品,每一项都是未来的增长点。”

李主任沉默良久。外企愿意出天价收购,说明企业价值远超想象。如果现在阻止股份制改革,等于白白放弃增值机会。

“你的改革方案具体是什么?”他终于松口。

阮锦莲早就准备好详细方案。“第一步,评估企业净资产,确定股份总数。第二步,按照股权比例分配,核心管理层和技术骨干优先。第三步,建立董事会和监事会,完善治理结构。”

法律顾问记录着要点。“时间周期呢?”

“三个月内完成全部手续。”阮锦莲给出明确期限。

李主任考虑片刻。“我需要上报省里,但原则上支持你们的改革尝试。”

阮锦莲心中一喜,但表面保持冷静。“那我们先按程序准备材料。”

法律顾问合上文件夹。“还有一个问题,员工股权如何定价?”

“按照企业净资产评估价格,员工可以现金购买,也可以用技术入股。”阮锦莲早就想好对策,“关键技术人员的专利可以折算成股份。”

门外再次响起敲门声,这次是老赵匆忙进来。

“阮总,车间的工人们听说要股份制改革,都在议论纷纷。”他的表情有些担忧,“有些人担心铁饭碗会丢。”

李主任皱眉。“员工有抵触情绪?”

阮锦莲站起身。“走,我们去车间看看。”

生产车间里,工人们三三两两聚在一起讨论。看到领导来了,大家表面上继续干活,但窃私语不断。

“老师傅,过来聊聊。”阮锦莲叫住一个五十多岁的老工人。

老工人战战兢兢地走过来。“阮总,我们是不是要下岗了?”

“谁说要下岗?”阮锦莲反问,“股份制改革是为了让大家都成为企业的主人。”

“主人?”老工人不解,“我们现在不就是企业的主人吗?”

李主任在一旁观察着工人们的反应。这是股份制改革面临的最大挑战——如何让习惯了集体所有制的员工接受新模式。

“老师傅,你在这里工作多少年了?”阮锦莲问。

“十二年。”老工人答道。

“这十二年,你的工资涨了多少?”

老工人算了算。“从每月西十涨到现在一百二。”

“如果你是股东,去年光分红就能拿到八百块。”阮锦莲报出数字。

车间里瞬间安静下来,所有人都竖起耳朵听。八百块相当于半年工资。

“真的假的?”有工人小声嘀咕。

阮锦莲转向大家。“股份制不是要赶走谁,而是要让表现好的人得到更多回报。公司赚钱了,股东分红。公司亏钱了,大家一起承担风险。”

老工人挠挠头。“那我们要出钱买股份吗?”

“技术入股,不用现金。”阮锦莲解释,“你们的工作经验、技能水平都可以折算成股份。”

李主任点点头,员工的接受度比预想的高。

回到会议室,法律顾问开始起草相关文件。“阮总,还有最后一个问题。如果改革失败,责任谁来承担?”

阮锦莲毫不犹豫。“我来承担全部责任。”

李主任站起身。“好,我会把你们的方案上报。但有一个条件。”

“什么条件?”

“改革过程中,任何重大决策都要向经委汇报。”

阮锦莲心中不快,但这是必要的妥协。“没问题。”

李主任离开后,张国强立即冲进来。

“阮总,IBM那边等不及了。刘经理说如果今天不给答复,收购价格要下调。”

阮锦莲冷笑。“告诉他,现在是我们在考虑要不要接受他们的投资,而不是相反。”

“啊?”张国强没反应过来。

“股份制改革通过后,我们可以吸收外资入股。”阮锦莲解释,“但控制权必须在我们手里。”

老钱从外面跑进来,手里拿着计算器。“阮总,如果按照你的股权分配方案,员工积极性确实会大幅提升。”

“具体数据呢?”

“保守估计,生产效率能提高30%,产品质量提升20%,管理成本降低15%。”老钱兴奋地报告,“综合效益至少增长40%。”

阮锦莲满意地点头。数据支撑让她更有信心推进改革。

“准备股东大会材料。”她下达指令,“一个月后正式启动股份制改革。”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