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巧匠:我用黑科技振兴家门

第64章 市场经济显威力

加入书架
书名:
重生巧匠:我用黑科技振兴家门
作者:
牛马真言
本章字数:
5522
更新时间:
2025-07-09

“阮总,原材料涨价了。”

张国强冲进办公室,手里攥着一叠采购单。

阮锦莲放下正在审阅的生产计划,接过那叠单子。硅片价格上涨30%,铜材涨了25%,塑料外壳涨了40%。

“什么时候开始的?”

“昨天晚上,供应商一个接一个打电话通知。”张国强擦了擦额头的汗珠,“说是价格改革,以后都按市场价走。”

阮锦莲扫视着那些数字,心中快速计算着成本增幅。如果按这个涨幅,每台计算机的制造成本将增加八百元。

财务总监老钱匆忙赶到,手里拿着计算器。

“阮总,如果原材料按新价格采购,我们这个月的利润率会从35%跌到15%。”

“客户那边怎么说?”阮锦莲问。

“人民银行的王行长刚才打电话过来,说他们的采购预算是固定的,不可能因为我们涨价就增加预算。”老钱的声音有些发抖。

阮锦莲站起身,走到窗前。楼下的工厂里,工人们还在紧张地忙碌着。他们不知道,一场价格风暴正在席卷整个制造业。

“召集管理层会议。”她转身下令,“所有部门负责人,十分钟后到会议室。”

会议室里,空气仿佛凝固了。技术总监老赵、生产厂长老孙、销售经理小刘,每个人脸上都写着担忧。

“大家都知道情况了。”阮锦莲开门见山,“原材料涨价,客户不愿意承担成本,我们怎么办?”

老赵率先开口:“技术改进可以降低一部分成本,但需要时间。”

“多长时间?”

“至少三个月。”

小刘急切地插话:“三个月?IBM刚刚宣布降价促销,我们的订单己经在流失了。”

阮锦莲心中明白,这不是简单的价格波动,而是市场经济体制的第一次真正考验。计划经济时代的稳定价格一去不复返,企业必须在市场的风浪中学会游泳。

老孙皱着眉头:“要不我们也找政府协调一下?毕竟我们是重点企业。”

“协调什么?”阮锦莲反问,“让政府给我们补贴?那我们和那些等死的企业有什么区别?”

老孙被她的话噎住了。

“我有个想法。”阮锦莲在白板上画出产品结构图,“我们推出三个档次的产品。”

张国强不解:“什么意思?”

“高端产品保持现有配置,价格上调15%,面向政府和大型企业。”阮锦莲在图上标注,“中端产品简化部分功能,价格保持不变,面向中小企业。低端产品进一步简化,价格下调20%,面向个人用户。”

老赵眼前一亮:“差异化定价?”

“对。”阮锦莲点头,“不是所有客户都需要最高配置。银行系统需要高稳定性,可以接受高价格。小企业只要基本功能,价格敏感度高。”

小刘担忧地问:“技术上能实现吗?三种配置意味着三条生产线。”

“不需要三条生产线。”阮锦莲在白板上画出模块化设计,“采用模块化架构,同一条生产线可以生产不同配置的产品。”

老孙算了算成本:“如果模块化生产,确实可以降低制造成本。”

老钱还是担心:“客户会接受吗?特别是政府部门,他们习惯了统一采购。”

阮锦莲冷笑:“他们不接受也得接受。市场经济就是这样,要么适应,要么被淘汰。”

会议进行了两个小时,最终确定了差异化产品策略。散会后,阮锦莲独自留在会议室思考。

价格改革只是开始,更大的挑战还在后面。但这也是机会,那些适应不了市场变化的企业将被淘汰,市场空间会更大。

电话铃声打断了她的思绪。

“阮总,IBM的刘经理求见。”前台小姐的声音传来。

“让他进来。”

刘经理是个西十多岁的华国人,西装笔挺,戴着金丝眼镜。他一进门就露出职业化的微笑。

“阮总,听说你们遇到了一些困难?”

“刘经理消息很灵通。”阮锦莲示意他坐下。

“我们想提个建议。”刘经理从公文包里拿出一份文件,“IBM愿意收购中华计算机30%的股份,价格公道。”

阮锦莲接过文件扫了一眼。IBM出价一千万美金,占股30%,条件是技术共享和市场协调。

“刘经理,这不是收购,这是吞并。”她把文件推回去。

刘经理脸上的微笑不变:“阮总,市场竞争会越来越激烈。IBM有资金优势、技术优势、品牌优势。与其硬拼,不如合作共赢。”

“合作?”阮锦莲冷笑,“你们的合作就是让我们做代工厂?”

“代工也有代工的好处。”刘经理不慌不忙,“稳定的订单,先进的技术,国际化的管理经验。”

阮锦莲站起身,走到他面前:“刘经理,你对华国企业的理解还停留在十年前。”

“什么意思?”

“我们不是等着被收购的弱者,我们是要在市场上厮杀的猛兽。”阮锦莲语气冰冷,“价格改革对我们是挑战,对你们更是威胁。”

刘经理脸色变了:“威胁?”

“以前你们靠技术垄断获得暴利,现在市场开放了,我们可以和你们正面竞争。”阮锦莲回到座位,“谁的产品性价比高,客户就选谁。”

刘经理站起身,收起文件:“阮总,希望你不要后悔今天的决定。”

“我从不为自己的决定后悔。”

刘经理离开后,阮锦莲立即召集销售团队。

“从明天开始,全力推广差异化产品。”她在白板上写下销售目标,“高端产品主攻政府部门和大型企业,强调稳定性和服务保障。中端产品面向中小企业,突出性价比。低端产品进入个人市场,主打易用性。”

小刘举手询问:“个人市场真的有前景吗?”

“华国有十二亿人口,哪怕只有1%的人买计算机,那也是一千二百万台的市场。”阮锦莲的眼中闪着光芒。

一周后,第一批差异化产品下线。高端型号配置了最先进的处理器和大容量存储,中端型号在保证基本性能的前提下简化了部分功能,低端型号则采用了成本更低的组件。

人民银行的测试结果很快传来。高端型号完全满足银行业务需求,稳定性甚至超过了IBM的同类产品。

“王行长同意采购我们的高端产品,数量是五百台。”小刘兴奋地汇报,“虽然单价提高了15%,但他们认为性价比更高。”

更令人惊喜的消息接踵而来。几家中小企业对中端产品表现出浓厚兴趣,订单量超过了预期。

老钱拿着财务报表冲进办公室:“阮总,这个月的利润率不但没有下降,反而提高到了40%!”

“怎么做到的?”阮锦莲虽然心中有数,但还是想听他的分析。

“差异化产品策略太成功了。高端产品毛利率55%,中端产品毛利率35%,低端产品毛利率20%。”老钱兴奋得手舞足蹈,“销量增长了30%,整体利润大幅提升。”

张国强推门进来,手里拿着一份市场调研报告:“IBM降价促销失败了。他们的产品配置单一,无法满足不同客户的差异化需求。”

阮锦莲点点头。IBM的问题在于用国外的标准化思维应对华国的多样化市场。他们没有意识到,华国的市场环境和客户需求与欧美完全不同。

电话铃响起,是刘经理打来的。

“阮总,我们想重新谈谈合作的事。”他的语气没有了上次的自信。

“刘经理,现在是你们需要我们合作了吧?”阮锦莲毫不客气。

“市场形势变化很快,我们都需要适应。”

“适应?”阮锦莲冷笑,“这就是市场经济的威力。不是谁的拳头大谁就能赢,而是谁更了解客户需求谁就能胜出。”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