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初入京城
大齐朝,京城中车水马龙,热闹非凡。街角的小贩们扯着嗓子叫卖,各种稀奇古怪的物件琳琅满目。
我们故事的主角,名叫梁川。这梁川是个从小在深山里跟着一个怪老头学艺的少年。那怪老头据说是懂不少旁门左道的武艺和医术,但在山上待的时间久了,梁川也只觉自己像个被世界遗忘的人。
梁川带着老头给他的一包碎银,还有那身洗得发白却制作精良的布衫,踏入了京城。他站在京城的南城门下,仰望着那高大的城墙,心中满是新奇。
“这京城可比咱那小山包大多了。”梁川喃喃自语。
刚进城不久,他就看见一群人围在一起。梁川本就好奇,费力地挤了进去。只见一个纨绔子弟正拿着一把扇子,趾高气昂地对着一个卖艺的老头喊道:“你这老头,表演得这么差劲,还有脸在这儿卖艺!看你这杂耍,还不如我家养的猴儿呢。”
那卖艺老头苦着脸,刚刚只是一个闪失,道具就掉了,他还想收拾起来重新表演,却被这纨绔子弟这么一闹,也回不了场子了。梁川心中看不过,走上前去,对那纨绔子弟说道:“这位公子,这老头也是一时失误,您大人大量,就给个机会呗。”
那纨绔子弟斜着眼看了梁川一眼,不屑地说:“你个毛头小子,懂什么?我这是在教导他,在京城混,就得有个京城的样子,这么笨手笨脚的,只能饿死街头。”
梁川忍不住笑了起来:“公子这话就不对了,这京城这么大,机会多着呢,哪就这么容易饿死。我看您这么有钱,不如把这老人的道具买了,送他去个好地方表演,也做件好事啊。”
那纨绔子弟一听,脸色变得更难看了:“你这小子,还敢教育起本公子来了。你可知本公子是谁?我是礼部侍郎家的大公子,王大少。”
梁川挑了挑眉毛:“王大少又如何?我不管你是谁的大公子,在我这儿,有理走遍天下。”
周围的人见状,纷纷叫好。这王大少恼羞成怒,抬手就想打梁川。梁川轻轻一侧身,王大少扑了个空,差点摔倒。众人见状,哄堂大笑。
“你这小子,竟敢躲!”王大少恼羞成怒,招招都朝着梁川攻来。梁川无奈,只能使出在山里学的功夫招架。只见他的身形如鬼魅一般,王大少的拳头总是打不到他。
不一会儿,王大少就被累得气喘吁吁,他指着梁川喊道:“你,你这小子有古怪,肯定是什么江湖骗子,看本公子不收拾你。”说着,他就要叫家丁来帮忙。
梁川赶忙说道:“公子且慢,我只是略懂些武术,不想与您起冲突。既然您不让我插手此事,那我便不再多言。”说完,朝着人群外走去。
王大少见梁川要走,心中更是气不打一处来,不过看他刚才的功夫,也不像是个简单的角色,便哼了一声,不再追了。
梁川出了人群,继续在京城里闲逛。他看到一家医馆,门口挂着“妙手回春”的牌匾。梁川心中一动,便走了进去。
医馆里弥漫着一股药香,几个学徒正在捣鼓着药材。一位年过半百的老中医坐在桌前,正给一个病人把脉。
梁川走到老中医面前,说道:“先生,我对医术也略知一二,想在此观摩学习。”
老中医看了他一眼,微微点头:“看你模样,是个聪慧之人,且坐吧。”梁川谢过之后,坐在一旁仔细看着。
那病人是个咳嗽多日的书生,老中医开了几服药,书生走后,梁川忍不住说道:“先生,这药虽然能治病,但效果可能不是很好。我觉得可加一味贝母,那贝母有润肺止咳的功效,可助于病情好转。”
老中医听了,微微一愣,随后仔细查看了古籍上的记载,点了点头:“小友说的没错,老夫倒是疏忽了。看你这模样,像是从外地来的,怎么懂得这些?”
梁川便简单地说了自己在山里跟着师父学了些医术。老中医对他颇有兴趣,便问他在山里可还学了其他的。
梁川嘿嘿一笑:“还学了些防身的功夫,不过在山里也只能对付些野兽。”老中医笑了笑:“看来小友是个多才多艺之人。”
正当他们聊得火热的时候,医馆外传来一阵吵闹声。只听一个尖锐的声音喊道:“这陈氏医馆真是越来越差了,这么久还治不好我的病。”
梁川和老中医对视一眼,只见一个官太太正气势汹汹地走进来,身边还跟着几个丫鬟。
官太太看着老中医,不屑地说:“你就是那个什么老中医?看你把病人治成什么样了,我夫人的病看了这么久,一点起色都没有。”
梁川站起身来,说道:“太太,您先不要急。病有治有缓,也许还需要些时日调理。您看,您家夫人是患了什么病?”
官太太看了他一眼:“你个毛头小子,也敢插嘴?我家夫人的病是难产之后落下的病根,一首不见好。”
梁川仔细想了想,说道:“太太,我想这可能是气血不畅所致。我看能否在药中加些当归、川芎等药材,以活血化瘀。”
官太太本想在医馆闹事,看到梁川说得头头是道,又不想失了面子,便说道:“那你便试试,如果不行,我定不会轻饶你们。”说完,带着丫鬟扬长而去。
梁川在老中医这里待了一天,也学到了不少东西。到了晚上,他走出医馆,望着京城璀璨的星空,心中暗自想道:“这京城虽然好,但也充满了挑战,我得在这里闯出自己的一片天地。”于是,在这个夜晚,梁川下定决心,要好好利用自己所学,开始在京城书写属于自己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