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小福宝:全家团宠致富忙

第26章 童趣映窑红

加入书架
书名:
八零小福宝:全家团宠致富忙
作者:
陆奈奈
本章字数:
6302
更新时间:
2025-06-24

夏日的阳光热烈地洒在靠山屯,蝉鸣聒噪,却压不住沈家窑蒸腾的兴旺之气。两座窑口吞吐着热浪,新窑口经过几轮试烧磨合,己能稳定产出,带花纹的碗碟盆钵源源不断下线。后山高岭土矿点更是日夜忙碌,精选的雪白土料被一车车运出,换来县陶瓷厂和砖瓦窑沉甸甸的订单收益。沈家小院和作坊,成了村里最热闹也最让人眼热的地方。

一岁多的沈璃,穿着娘亲李桂芬用那块红花布新做的小褂子,像一颗鲜嫩的花骨朵。她走路早己稳稳当当,甚至能小跑几步,小短腿倒腾得飞快。她的“领地”也急剧扩张:从堂屋门槛到灶房门口,从作坊院角的阴凉地到晾晒场边缘(被严格禁止靠近素坯堆),甚至能摇摇晃晃地走到院门口,扶着门框探头探脑地看外面的世界。

而她的“领地”里,永远少不了一个小小的守护者——三岁的邻居叶青海。

小青海比沈璃高了小半个头,眉眼清秀,性子却像个小大人。他几乎成了沈璃的“小尾巴”,沈璃走到哪儿,他就跟到哪儿。沈璃蹲在院角看蚂蚁搬家,他也蹲在旁边,用细细的小树枝帮沈璃把跑偏的蚂蚁轻轻拨回“路”上。沈璃指着作坊里转动的辘轳车好奇地“哦哦”,他就努力解释:“福宝妹妹,那是车车,转啊转,碗就圆了!” 虽然解释得磕磕巴巴,但那份认真劲儿,让一旁做活的大人们忍俊不禁。

叶青海俨然把保护沈璃当成了自己的“重任”。

沈璃想伸手去摸刚出窑还温热的碗(被大人及时阻止),叶青海会立刻张开小胳膊挡在前面,小脸严肃:“福宝妹妹,烫!不能摸!”

晾晒场边,沈璃被一只蹦跳的蚂蚱吸引,想追过去,叶青海赶紧拉住她的小手:“福宝妹妹,那边有泥坑,脏!”

甚至当村里其他稍大点的孩子想凑近逗弄沈璃时,叶青海也会像个小护卫一样,挺起小胸膛站在沈璃身前,虽然不说话,但那警惕的眼神分明写着:不准欺负我福宝妹妹!

林宛如看着儿子这模样,常笑着对李桂芬打趣:“瞧瞧,我们家青海,快成你们家福宝的小卫兵了!” 李桂芬也笑,看着阳光下两个孩子依偎玩耍的小身影,心头暖暖的:“青梅竹马,两小无猜,多好。”

作坊一角,西舅李有仓、九哥沈卫家和新学徒王秀梅依旧在琢磨着花纹。二舅妈刘秀芳提供的绣花样虽然受欢迎,但西舅总觉得还可以再有点新意。

这天傍晚,晚霞烧红了半边天,映得作坊的土墙也一片暖红。沈璃被九哥沈卫家抱着,叶青海挨在旁边,一起看西舅在晾得半干的素坯上刻花。沈璃看着那尖尖的竹签在泥巴上划来划去,小嘴也跟着“咿咿呀呀”地比划。

突然,沈璃仰起小脑袋,指着天边最早亮起来的几颗星星,清晰地蹦出两个字:“星!亮!”

九哥沈卫家随口应和:“嗯,福宝,星星亮。”

沈璃又低下头,指着西舅手里刚刻好的一片叶子,再看看天边的星星,小眉头微蹙,似乎在努力思考什么。她的小胖手在空气中比划着点点点的动作,嘴里反复念叨:“星!点!点!碗!”

西舅李有仓正全神贯注地刻着下一道纹路,没太在意。但一旁的王秀梅却心思细腻,她顺着沈璃的目光看了看星星,又看了看素坯,眼睛突然一亮:“西舅!福宝的意思…是不是说,可以在碗上也刻小点点,像星星一样?”

九哥沈卫家也反应过来,兴奋地说:“对呀!西舅!二舅妈的绣花样子里也有小点点做花蕊的!咱们可以试试刻些散落的小圆点,像星星撒在碗上,简单又好看!福宝真聪明!”

西舅李有仓停下手中的活,抬头看看天边稀疏的星子,又看看沈璃那亮晶晶、充满期待的大眼睛,再看看手中的素坯,猛地一拍大腿:“嘿!还真是!福宝这小脑瓜!星星点点…这个好!简单,又新鲜!秀梅,卫家,咱这就试试!”

说干就干。王秀梅用细针在泥坯上轻轻戳出疏密有致的小圆坑,九哥沈卫家帮忙调和了一点更深的褐色釉料,小心地填进去。第二天烧制出来一看,效果竟出奇的好!深褐色的小圆点均匀地散落在碗壁或碗底,如同夜幕中悄然浮现的星辰,质朴中透着别致的趣味。

当第一个“星星碗”被爹爹沈建国拿在手里端详时,他那向来沉稳的脸上也露出了惊喜的笑容。他抱起沈璃,用满是胡茬的下巴蹭了蹭女儿娇嫩的小脸蛋:“福宝真是爹的小福星!这‘星!碗!’好!”

叶青海在一旁仰着小脸,看着沈璃被夸奖,比自己得了糖还高兴,拍着小手:“福宝妹妹!棒!”

沈叶两家合作的高岭土生意进展顺利,第一批货款顺利结算。爹爹沈建国和叶志刚都不是拖沓的人,立刻召集两家核心成员,在叶家堂屋进行了第一次分红。

算盘珠子噼啪作响,刨去所有开采、加工、运输成本和叶志刚跑关系的必要开销,净利相当可观。按照当初五五分成的约定,沉甸甸的一叠人民币被分成两份。

爹爹沈建国将属于叶家的那份推到叶志刚和林宛如面前:“志刚,宛如,辛苦了!这是你们应得的!”

叶志刚也没矫情,笑着收下:“建国哥,桂芬嫂子,同喜同喜!这路子算是趟开了,往后会更好!”

这消息像长了翅膀,飞遍了靠山屯。看着叶家那明显改善的伙食(叶志刚割了肉,林宛如还扯了块新布给青海做衣裳),看着沈家窑越发热火朝天的景象,看着在窑上或矿点干活的人家时不时割点肉、给孩子买个新本子铅笔的滋润,大部分村民是真心实意地高兴和羡慕,觉得跟着沈家干有奔头。村长王德福更是捋着胡子,在村里大会上公开表扬沈叶两家是“致富带头人”,号召大家支持。

然而,那隐秘的嫉妒,如同角落里潮湿的苔藓,并未因赵老歪、孙二狗的受罚而完全消失,反而在某些阴暗的心底发酵得更加酸涩。

“哼,瞧瞧叶家,不过是帮着跑跑腿说说话,就分那么多钱!沈建国也太大方了!” 村西头钱寡妇磕着瓜子,酸溜溜地对串门的刘婶子嘀咕。

“就是!还有王德福家,闺女儿子都在窑上拿着好工钱,村长当得可真划算!” 刘婶子附和着,眼神闪烁,“你说…后山那白土,真是他沈家叶家说了算?咱祖祖辈辈住这儿,那山上的东西,就没咱一份?”

“嘘…小声点!” 钱寡妇警惕地看了看门外,压低声音,“这话可别乱说…不过,听说县里收这土收得紧,价钱高得很呢…就看他两家能捂多久…”

这些酸言冷语,偶尔也会飘进沈家或叶家人的耳朵里。爹爹沈建国眉头微锁,叶志刚则眼神微冷。他们知道,利益面前,人心难测。高岭土这块“肥肉”,眼红的人只会越来越多。暂时的平静下,暗流仍在涌动。

夏夜,闷热渐消。沈家小院和叶家小院挨着,中间的篱笆墙爬满了丝瓜藤。两家人常常在院子里纳凉。

沈璃穿着小红褂子,坐在娘亲李桂芬怀里,小手指着夜空:“星!多!” 叶青海则依偎在娘亲林宛如身边,指着飞舞的萤火虫:“娘!灯!飞!”

李桂芬和林宛如相视一笑。林宛如拿出针线筐,里面是给叶青海做了一半的新褂子。李桂芬则拿出几缕彩线,教沈璃认颜色:“福宝,看,红!…绿!…” 沈璃跟着学:“红!…驴(绿)!” 发音不准,却逗得大人们首乐。

叶青海看到沈璃手里的彩线,也凑过来,拿起一根红色的,小心地递给沈璃:“福宝妹妹,红!给你玩。” 沈璃开心地接过,小手笨拙地学着娘亲的样子绕啊绕,结果线缠在了小手指上。她不哭也不闹,只是举着小手,亮晶晶的眼睛望向叶青海,小嘴一瘪:“哥…解!”(哥哥解!)

叶青海立刻化身“小能手”,凑过去,极其认真地帮沈璃解那缠得乱七八糟的线,小脸憋得通红。好半天才解开,他松了口气,看着沈璃重新展开的笑脸,自己也咧开嘴笑了,露出缺了一颗的门牙。

月光如水,流萤点点。两个小人儿头挨着头,一个咿咿呀呀说着不成句的童言,一个笨拙却耐心地应和着、照顾着。那懵懂的情谊,如同夏夜微凉的风,拂过沈、叶两家大人的心田,带来一丝慰藉,也仿佛为两家因利益而更加紧密的同盟,增添了一缕纯净而坚韧的纽带。

爹爹沈建国和叶志刚坐在一旁,低声讨论着下一批高岭土开采计划和如何应对可能出现的新的眼红者。他们的目光偶尔掠过那两个天真玩耍的小身影,眼神都柔和了几分。这窑火映照下的日子,有看得见的红火,也有看不见的暗涌,更有这如星如萤般珍贵的希望与温情,在悄然生长。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