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仪昭昭:母凭子贵封皇贵妃

第6章 兰心蕙质:世家教养显锋芒

加入书架
书名:
凤仪昭昭:母凭子贵封皇贵妃
作者:
挽袖清风依旧存在
本章字数:
3334
更新时间:
2025-07-01

暮春的紫禁城飘着柳絮,永和宫的牡丹开得正艳。沈眉庄身着月白色织金旗袍,领口绣着的并蒂莲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她手持团扇,款款步入太后举办的赏花宴。殿内一众命妇、格格的目光齐刷刷投来,有艳羡,有好奇,更多的是打量。

“哟,这就是新晋的沈佳氏姑娘?果然是兰心蕙质,一颦一笑都透着大家风范。” 裕亲王福晋掩着帕子笑道,可眼底却藏着几分打量。沈眉庄福身行礼,仪态端庄:“福晋谬赞了,眉庄不过是遵循家中教诲,不敢失了礼数。”

席间,太后兴致勃勃地提议行酒令。和硕格格阿兰若率先起身,吟道:“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 众人纷纷叫好。轮到沈眉庄时,她浅浅一笑,声音清脆如莺啼:“庭前芍药妖无格, 池上芙蕖净少情。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这诗既应了眼前牡丹盛开之景,又暗合太后尊贵身份,引得太后连连点头。

阿兰若却不甘示弱,挑眉道:“沈姑娘诗词倒是不错,可不知对琴艺、书画又懂多少?” 沈眉庄不慌不忙,看向一旁摆放的古琴:“若格格不嫌弃,眉庄愿献丑一曲。” 她轻提裙摆,在琴前落座,玉指轻拨琴弦,《高山流水》的曲调倾泻而出。琴声时而激昂如瀑布奔腾,时而舒缓如潺潺溪流,在座众人皆听得如痴如醉。

一曲终了,西下寂静片刻,随即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就连素来挑剔的温僖贵妃都忍不住赞叹:“没想到沈佳氏小小年纪,琴艺竟如此精湛,当真是文武双全。” 沈眉庄起身谢过,目光不经意间与人群后的胤禛相撞。他倚在廊柱上,嘴角噙着一抹若有若无的笑意,眼神中满是欣赏。

然而,表面的风光下暗流涌动。散席后,沈眉庄在回廊上偶遇苏完瓜尔佳氏的庶女苏雅。苏雅故意撞向她,沈眉庄侧身躲过,手中的团扇却被打落在地。“真是对不住,沈姑娘这般金贵,怕是我们这些粗人碰不得。” 苏雅阴阳怪气地说道。

沈眉庄弯腰捡起团扇,缓缓起身,眼中闪过一丝冷意:“苏姑娘这是哪里的话?大家都是八旗贵女,理应相互扶持。不过苏姑娘若是走路这般莽撞,可要小心别伤了自己,毕竟苏完瓜尔佳氏的脸面,可经不起多次折腾。” 这番话看似温和,实则绵里藏针,暗指苏完瓜尔佳氏因之前与沈家作对而失势。

苏雅脸色涨得通红,正要发作,却见胤禛迈步走来。“这是在闹什么?” 他声音不高,却带着一股威慑力。苏雅见状,只得福了福身匆匆离去。胤禛走到沈眉庄身边,低声道:“八爷党虽散了些人,但仍有残余在暗中使绊子,你行事务必小心。”

沈眉庄点头:“多谢西哥提醒,眉庄心中有数。不过他们越是跳脚,便越是说明我们做对了。” 她望着远处的宫墙,目光坚定,“我既己踏入这宫廷,就不会轻易被打倒。”

回到钟粹宫,沈眉庄并未因白天的风光而放松。她命丫鬟取来父亲新送来的书籍,在琉璃灯下认真研读。这些年,沈府专门为她请了各路名师,诗词歌赋、琴棋书画、兵法谋略,她无一不学,无一不精。她深知,在这深宫之中,唯有不断充实自己,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第二日,康熙突然下旨,让皇子们与朝中大臣之女共同探讨治国方略,美其名曰 “集思广益”。朝堂上,胤禩率先开口:“儿臣以为,当下应大力发展农业,兴修水利,如此方能保证百姓温饱。” 众人纷纷附和。

轮到沈眉庄时,她从容起身:“八阿哥所言极是,但除了兴修水利,更应注重农具改良。臣女近日研究西洋农书,发现一种新式犁具,可大大提高耕种效率。而且,我们还可在各地设立农校,教授百姓先进的种植技术。”

她的一番话,让众人眼前一亮。康熙更是频频点头:“沈佳氏果然见识不凡,此提议甚好。着令工部与户部协同,尽快落实此事。” 胤禩脸色阴沉,没想到一个女子竟在朝堂上抢了他的风头。

散朝后,胤禛走到沈眉庄身边:“方才那番话,可是又得罪了不少人。” 沈眉庄轻笑:“若因害怕得罪人而畏缩不前,那才是真正的失了沈家的脸面。况且,我所做的一切,不过是为了让大清越来越好。”

胤禛看着她坚定的眼神,心中泛起异样的情愫。他突然发现,这个女子不仅聪慧过人,更有着不输男子的抱负与担当。而沈眉庄也知道,在这充满算计与争斗的宫廷中,唯有凭借自己的才华与锋芒,才能护得家族周全,也才能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