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大宋当学渣,包拯逼我考状元

第4章 衣锦还乡

加入书架
书名:
回到大宋当学渣,包拯逼我考状元
作者:
渝与琰
本章字数:
4548
更新时间:
2025-06-16

挑战巨大,机遇同样

能否让大宋摆脱颓势,改写历史,在此一举。

回到家,见他进来,西人立刻投来询问目光。

“如何,二弟?”

苏轼最为心急,抢先发问。

“官家恩准了,会为大家安排外放差事。”

院中顿时欢呼雀跃。

“官家给了我两个选择,一是瀛洲通判,二是在瀛洲下辖六县中择一县出任县令。”

县令?

不是应当在中枢担任文职一段时间吗?

官家看的上赵睿,这事都知道。

不至于。

堂堂六元及第,去边境当七品县令?

虽不解,但是,又在情理之中。

大宋冗官,等待实职的进士如同过江之鲫。

或许,官家对他的期待有所不同吧。

章衡追问道。

“那你选了何处?”

“老师建议我首接去当县令,推荐了乐寿县。”

赵睿将包拯对乐寿县的评价,原原本本复述一遍。

“乐寿……有挑战才有意思!你若去乐寿,算我一个!你去哪,我便去哪!”

苏辙紧跟着表态。

“还有我!咱们兄弟,自当同甘共苦。乐寿若真如龙图学士所说那般棘手,我更要去助你。”

章衡也点头赞同。

“正是如此。若官家允许,我也愿去瀛洲,最好能与逸之你在乐寿相互照应。”

唯有曾巩叹了口气。

“逸之,还有各位……家中己替我做了安排,恐怕无法与你们同去瀛洲了。”

赵睿拍了拍他的肩膀。

“无妨,子固,无论你将来去往何处,我们兄弟情谊不变。”

曾巩的事情说开,众人注意力又回到了乐寿县。

“乐寿,乐寿……”

苏轼低声念叨着,有些兴奋踱了踱步。

“咱们要知己知彼才行!地图!快找乐寿县地图,还有相关方志、户籍。”

气氛顿时热烈起来。

五人很快便围在一张寻来的瀛洲地图旁,手指点着乐寿县轮廓。

讨论着包拯提及的盐务、港口,以及那些可能存在的豪强势力。

三日午后,一名吏部小吏,手捧数份盖有吏部朱红大印的公文,验明正身后。

宣读:

“赵睿,授瀛洲乐寿县令,正七品,加首集贤院。”

众人精神一振。

“章衡,授瀛洲通判,从六品,加著作佐郎。”

“苏轼,授瀛洲乐寿县丞,正八品上,加秘书省校书郎。”

“苏辙,授瀛洲乐寿县尉,正九品上,加太常寺奉礼郎。”

小吏将公文递给几人,拱手道。

“恭喜几位大人,请于两月内赴任。”

两月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

都是雷厉风行之人,略作商议,便决定各自准备行装,打点行囊,采买路上所需,以及安顿京中事务。

毕竟此去瀛洲路途遥远,又是边陲之地,不同于内地,需要准备的东西不少。

约定三日后再聚,商议具体的启程日期和路线。

送走苏轼、苏辙和章衡,赵睿独自回到房中,心情依旧激荡。

乐寿县令,正七品,首集贤院学士……

主政一方!

牛头山!

冷妈说过,只要他能主政一方,就能揭晓牛头山秘密。

如今,做到了!

“韩叔!”

赵睿扬声喊道。

不多时,韩志刚便从院外快步走了进来:“逸之,怎么了?”

“我的公文到了,收拾一下,我们回村一趟!”

韩志刚随即明白了赵睿心思。

“好吧,我们今日就出发。”

准备妥当。

带上二十名从西姜村带来的村丁出了城门。

夕阳余晖尚未完全隐没,天边残留着几抹晚霞。

消息跑得比快马还快,传遍了西姜村。

少爷赵睿中状元回村了!

整个西姜村沸腾。

“快!快!都动起来!婆娘们好生做席面,其余的跟我一起,迎接少爷。”

“王二娃,找几个人,把纺织作坊里的彩布挂上。”

“陈华,你个狗日的,做什么呢?通知各家各户,把灯笼挂起来!”

在西姜村村司的指挥下,整个村落有条不紊的运转起来。

朱仙镇通往西姜村的土路上,一盏盏灯笼挂起,红的、黄的,各式各样,连绵不绝。

将这条乡路点缀得如同上元节灯会。

朱仙镇百姓们一打听,那还得了。

赵老爷中状元了!

朱仙镇人的荣耀啊。

过不了多久,路上就要为他修牌坊。

“赵老爷赵睿,中状元啦!,走,去看看!”

“啊!真中了。包大人果然没有说错。赵老爷真的是文曲星下凡。”

“哎哟,那可是咱们看着长大的孩子,出息了!”

一时间,镇上百姓,拖儿带母,涌上街头。

朱仙酒家朱刚掌柜,站在酒楼门口,咧着嘴自不自胜。

指着酒楼大堂墙上挂着字,吹嘘着。

“看见没?看见没!墙上挂着的字儿,认识么?状元公写的诗!明天,你们把自家小子带来,在我家吃上一顿,沾沾才气!说不定啊,今年就考上童生了。”

当赵睿一行人马蹄声踏上朱仙镇地界,乡道两旁挤满了翘首以盼的人群。

“来了!来了!状元公回来了!”

赵睿骑在马上,身姿挺拔,不断向着两旁拱手致意。

韩志刚见状,对着身后村丁挥手。

“散钱!”

二十名村丁从随身的布袋里抓出大把大把的铜钱,向着人群抛洒而去。

“哗啦啦——”

铜钱如雨点般落下,人群中爆发出一阵更大的欢呼和争抢声。

“状元公赏钱啦!”

“快抢啊!沾沾状元公的喜气!”

赵睿翻身下马。

快步穿过人群,回到自家宅院。

院子正堂,早己香案高立,上面供奉着冷清秋的灵位。

赵睿整理衣冠,缓步上前。

从韩志刚手中接过三炷清香,点燃后恭敬插在香炉之中。

然后,他撩起衣袍,在蒲团上跪下。

“咚!咚!咚!”

三个响头,磕得沉稳而用力。

冷妈,我回来了。

虽然,我不是你的儿子,但是,请允许我,叫你一声娘。

没有你,就没有今天的我。

你在天之灵请放心。

我会带着赵睿这具身躯,在大宋好好活着。

祭拜完成。

赵睿再次上马,前往西姜村。

牛头山上,几个年轻人拿着望远镜看着乡道上的人群。

“七哥,骑马的就是我们少爷吗?”

秦明点了点头。

“对!韩叔说,明天要带他进山。”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