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宫之中,金碧辉煌的大殿内弥漫着一股紧张的气氛。新帝高坐在龙椅之上,面色凝重,目光深邃地望着下方。
而宋翎芸则静静地站在大殿中央,等待着皇帝开口。
新帝微微前倾身子,开口道:“姐姐,此次朕再次召见你,实乃事态紧急。那西北军队贪墨一事,本就错综复杂,如今李大人在调查过程中失踪,更是让此事蒙上了一层阴影。”
宋翎芸想到皇帝紧急召见她必然是遇到了难事,没成想一开口便是如此这般。
其实上次皇帝到她家,单独会面,她就知道他的意思,是想让她主动去西北帮他查案。
但她才回家,又有小佑宁,这贪墨案,她自觉自已也不擅长,便举荐了他人。
没成想,竟是害了李大人。
如今,既是避无可避,也也是必须要清查清楚。
宋翎芸恭敬地低下头,回应道:“陛下,臣妇定当竭尽全力,协助陛下查清此事。”
新帝轻轻叹了口气,接着说道:“李大人失踪前,曾有一封信传回。信中提及了一些疑点,且还提到了一人,郡主亡夫竟出现在西北的大集市上,且还是异族人的装扮。这着实让人费解。”
宋翎芸心中一震,抬起头来,看着君墨辰,看他颔了颔首,便只此话是真的,她的脑海中瞬间浮现出亡夫顾长安的身影。
她曾无数次在梦中见到他,却从未想过他会以这样的方式再次出现。
她努力压抑着内心的激动,问道:“陛下,那信中可还有其他线索?”
新帝摇了摇头,说道:“信中内容有限,只言片语难以拼凑出完整的画面。但此事关系重大,不仅关乎西北军队贪墨案,更涉及到忠勇侯。朕思来想去,觉得唯有姐姐你能担此重任,将此事查个水落石出。”
宋翎芸微微皱眉,心中暗自思索。她知道,这是一个艰巨的任务,不仅是为了西北军,为了亡夫,更为了国家安定,她别无选择,且必须是她。她抬起头,坚定地说道:“陛下放心,臣妇定不负陛下所托。”
新帝点了点头,说道:“好,朕相信你。你可有什么计划?”
宋翎芸沉吟片刻,说道:“陛下,臣妇以为,当务之急是找到李大人。他在西北调查已久,或许掌握着更多的线索。其次,关于忠勇侯的事情,也需进一步核实。臣妇打算亲自前往西北,一方面寻找李大人的下落,另一方面查证顾长安的踪迹。”
新帝赞许地看着宋翎芸,说道:“你的想法很有道理。朕会派遣一些得力之人协助你。你此次前往西北,务必小心谨慎。”
宋翎芸谢恩后,退出了大殿。她的心中充满了担忧,西北之地,局势复杂,她不知道等待她的将会是什么。且若是顾长安真的没死,为何不回来,他难道忘了家中还有人在等他?
她一定要搞个清楚明白。
如此势必非去不可了,只可惜对不住小佑宁,本来自他出生,他们母子二人就聚少离多,如今更是不知是否能回来。
回到府中,宋翎芸站在庭院中,看着小佑宁欢快地跑来跑去,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酸楚。
她知道,自已即将踏上前往西北的艰险之路,这一去,不知何时才能归来,也不知是否还能再见到小佑宁那可爱的脸庞。
小佑宁似乎察觉到了母亲的异样,停下了脚步,歪着脑袋看着宋翎芸,问道:“娘亲,你怎么了?为什么不开心呀?”
宋翎芸强忍着泪水,蹲下身子,温柔地抚摸着小佑宁的头,说道:“佑宁,娘亲有很重要的事情要去做,可能要离开一段时间。”
小佑宁的眼神中立刻充满了不舍,他紧紧地抱住宋翎芸,说道:“娘亲,我不要你走。我要你陪着我。”
宋翎芸的心中一阵刺痛,她紧紧地抱着小佑宁,感受着他的温暖。
她多么想就这样一直陪着小佑宁,看着他长大,可是她知道,她不能。她有自已的责任,她必须去寻找真相。
“佑宁乖,娘亲也不想离开你。但是娘亲必须去做这件事情。等娘亲回来,一定好好陪陪你。”宋翎芸轻声说道。
小佑宁抬起头,看着宋翎芸,眼中闪烁着泪光,说道:“娘亲,你一定要早点回来。我会想你的。”
宋翎芸点点头,说道:“好,娘亲一定会尽快回来。你在家要听翠姨母的话,好好读书,不要调皮。”
小佑宁用力地点点头,说道:“我知道了,娘亲。你放心吧。”
宋翎芸对着旁边的孙翠翠又仔细的交代了一番,惹得孙翠翠直翻白眼,拢共就没带孩子几个月,大部分时间都是她带的孩子,会不知道?
宋翎芸站起身来,看着小佑宁那稚嫩的脸庞,心中充满了不舍。
她知道,这一别,可能会有很多危险,她也不知道自已是否还能活着回来。但是她没有选择,她必须勇敢地面对这一切。
“佑宁,娘亲走了。你要好好照顾自已。”宋翎芸说完,转身准备离开。
小佑宁突然跑过来,拉住宋翎芸的衣角,说道:“娘亲,你一定要回来。我等你。”
宋翎芸的泪水终于忍不住流了下来,她转过身,再次抱住小佑宁,说道:“好,娘亲一定会回来。”
宋翎芸松开小佑宁,深深地看了他一眼,又看了看孙翠翠,有些欲言又止。
孙翠翠以为她又要啰嗦照顾佑宁的事情,拍着胸脯保证不会有问题的,请她放心。
其实不然,宋翎芸是想说顾长安的事情,但又不知如何去说,叹了口气,算了,如果是假的,至少不会让她再伤心一次。
宋翎芸便没有再告诉孙翠翠了。
和二人挥手告别后,宋翎芸毅然转身,带着几名亲信和皇帝给的护卫,巧了,还是上次一起去的小伙伴,老熟人,踏上了前往西北的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