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佑宁挣脱翠羽的手,跑向母亲。“娘亲,我想你了。”他扑进宋翎芸的怀里,撒娇道。
宋翎芸抱起小佑宁,亲了亲他的脸颊。“佑宁乖,娘亲也想你。”
小佑宁看着母亲手中的弓箭,好奇地问道:“娘亲,这是什么呀?”
宋翎芸笑着回答道:“这是弓箭,是用来射箭的。佑宁想不想试试?”
小佑宁兴奋地连连点头。宋翎芸把小佑宁放在地上,然后拿起一把小巧的弓箭,递给小佑宁。“来,佑宁,试试看。”
小佑宁接过弓箭,却不知道该怎么用。他左看看右看看,一脸茫然。
宋翎芸耐心地教导他:“佑宁,你看,这样拿着弓箭,然后把箭放在这里,瞄准目标,再拉弓射箭。”
小佑宁照着母亲的话去做,却怎么也射不中靶子。他有些沮丧地放下弓箭,说道:“娘亲,我不会。”
宋翎芸鼓励他道:“没关系,佑宁,慢慢来。射箭需要耐心和技巧,多练练就会了。”
小佑宁又拿起弓箭,继续尝试。这一次,他更加认真地瞄准目标,然后用力拉弓射箭。
虽然箭还是没有射中靶子,但比上一次好多了。
“娘亲,我拉开了!”小佑宁兴奋地说道。
宋翎芸微笑着点点头,说道:“佑宁真棒!继续努力。”
在一旁看着的翠羽,脸上也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她看着宋翎芸和小佑宁之间的温馨互动,心中感慨万分。
郡主不仅是一位英勇的女子,更是一位温柔的母亲。
小佑宁又练习了一会儿射箭,虽然还是没有射中靶子,但他的兴致却越来越高。他不停地拉弓射箭,乐此不疲。
“佑宁,歇歇吧。”宋翎芸看小佑宁练习的满头大汗,让下人搬来凳子和茶水,为他擦汗,让他坐下歇歇,一会儿再练习。
“娘亲,我好开心,我听翠姨母说父亲是为大将军,我也想练好箭,学父亲做个大英雄。”佑宁童言童语道。
“好,不管佑宁想做什么,还要你愿意做,娘亲和翠姨母都会支持你。”宋翎芸鼓励道。
母子俩人在演武场歇息了片刻。
宋翎芸伸出手,要拉佑宁起来。
“佑宁,来,咱们再接着试试。”宋翎芸的眼神中满是鼓励。
小佑宁拉过母亲的手,借力起来了,拍了拍衣服。
自身旁小厮手中兴奋地接过弓箭,眼中充满了期待。
宋翎芸站在他身后,双手轻轻握住他的小手,耐心地指导着。
“佑宁,拿稳了,眼睛看着前方的靶子,想象自已是一个勇敢的小战士。”宋翎芸的声音温柔而坚定。
小佑宁努力地挺直身子,按照母亲的教导,全神贯注地瞄准靶子。
宋翎芸看着小佑宁认真的模样,心中满是欣慰。
就在这时,宋翎芸的思绪忽然飘远,她想起了当年顾长安教自已学剑的场景。
那时的她,其实心性还未长大,满是好奇,顾长安的身影如同一座巍峨的山峰,给予她无尽的安全感。
世事无常,没想到如今光阴流转,她已经开始教他们的孩儿学弓箭了。
宋翎芸微微出神,嘴角露出一抹淡淡的微笑。
她仿佛看到了当年的自已和顾长安相处的时光,那些美好的回忆如同一幅幅画卷在她眼前展开。
虽说时间不长,顾长安这个人确实在她生命里留下了浓重的一笔色彩。
斯人已逝,她也想追究她的生前了,既是回忆,何必破坏美好?
“娘亲,我准备好了。”小佑宁稚嫩的声音将宋翎芸从回忆中拉了回来。
“好,佑宁真棒。用力拉弓,然后松手。”宋翎芸再次专注地指导着小佑宁。
小佑宁使出全身的力气,拉满了弓,然后松手。箭嗖地一声飞了出去,虽然还是没有射中靶子,但比上一次又有了进步。
“娘亲,我会努力的。”小佑宁坚定地说道。
宋翎芸笑着点点头,“佑宁是最棒的。咱们再来一次。”
母子俩一个尽力教,一个努力学,演武场上弥漫着温馨的氛围。就在小佑宁准备射出第二箭的时候,远处传来了掌声。
宋翎芸和小佑宁同时转头看去,只见皇帝在一群侍卫的簇拥下缓缓走来。
宋翎芸心中一惊,急忙放下弓箭,拉着小佑宁跪下。
“臣妇参见陛下。”宋翎芸恭敬地说道。
小佑宁也跟着母亲跪下,奶声奶气地说道:“参见陛下。”
皇帝笑着走上前来,亲手扶起宋翎芸和小佑宁。“姐姐不必多礼。我今日出门微服私访,想着姐姐住在这条街上,便过来看看。没想到看到如此温馨的一幕。”
宋翎芸微微低头,说道:“陛下见笑了。臣妇只是在教小儿射箭。”
皇帝看着小佑宁,眼中满是喜爱。“这孩子很有灵气,将来必成大器。”
小佑宁有些害羞地躲在母亲身后,偷偷地看着皇帝。
宋翎芸心中紧张,不知道皇帝突然驾临有何用意。
皇帝看出了宋翎芸的紧张,笑着说道:“姐姐太过小心了些,朕只是路过,看到你们母子如此温馨,心中感慨。这天下若都如你们这般,该有多好。”
宋翎芸松了一口气,说道:“陛下圣明,这天下在陛下的治理下,必定会越来越好。”
皇帝微微点头,又看了看小佑宁,说道:“这孩子叫什么名字?”
宋翎芸回答道:“回陛下,小儿名叫佑宁。”
皇帝念叨着小佑宁的名字,说道:“佑宁,好名字。希望他将来长大了能如他父亲一般保佑这天下安宁。”
宋翎芸和小佑宁再次跪下,谢恩道:“谢陛下。”
皇帝摆摆手,说道:“起来吧。姐姐,今日我出宫,来寻你有事,可否借一步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