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的日子里,宋翎芸和段家主开始紧锣密鼓地筹备试点之事。
他们挑选了经验丰富的农户,准备了优质的种子和先进的农具。同时,宋翎芸还亲自向农户们讲解新耕种法的要点和技巧。
然而,消息还是不胫而走。李家、王家和赵家纷纷派人前来打探。
李家的代表李管事一脸笑容地说道:“听闻段家要推行新耕种法,不知前景如何啊?”
段家主不卑不亢地回应:“成与不成,试过便知。若成功,对大家都有益处。”
王家的王掌柜则语气强硬:“这新耕种法若影响到我王家的矿产,可别怪我们不客气。”
段家主冷笑一声:“王掌柜何必如此心急,且看结果再说。”
赵家的赵公子态度暧昧:“段家主,赵某拭目以待,若有利可图,赵某定不会袖手旁观。”
面对各方的态度,宋翎芸和段家主不为所动,一心投入到试点的准备工作中。
终于,试点的日子来临。宋翎芸站在田边,心中默默祈祷着新耕种法能够成功。
农户们按照新方法辛勤劳作,土地上渐渐呈现出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
但就在这时,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袭击了耘城。
宋翎芸的心再次悬了起来,这场暴雨会给试点带来怎样的影响?她和段家主能否克服这一困难,成功推行新耕种法呢?
暴雨持续了整整一天一夜,宋翎芸和段家主心急如焚。雨停后,他们立刻赶往试点的田地。
只见田地里一片泥泞,不少幼苗被雨水冲倒。农户们站在田边,脸上满是忧虑。
宋翎芸深吸一口气,说道:“大家别灰心,我们一起想办法补救。”
段家主也鼓励道:“对,只要我们齐心协力,一定能度过这个难关。”
于是,众人纷纷行动起来,扶起幼苗,重新补种。
经过几天的努力,田地的情况渐渐稳定下来。
然而,就在他们刚刚松了一口气的时候,又一个难题出现了。
新耕种法需要的一种特殊肥料在本地极为稀缺,外地采购运输时间太长,会耽误农时。
宋翎芸眉头紧锁,思考着解决办法。突然,她想到了之前结识的一位商人,或许他能帮忙弄到这种肥料。
她立刻派人去联系那位商人,同时,段家主也发动家族的力量,四处寻找这种肥料。
经过一番周折,肥料的问题终于解决了。试点的田地又恢复了往日的生机,幼苗茁壮成长。
日子一天天过去,眼看就要到收获的季节。李家、王家和赵家再次派人前来查看。
李家的李管事看到田地里的景象,眼中露出惊讶和赞许:“没想到这新耕种法竟有如此成效,看来段家和郡主确实有一手。”
王家的王掌柜也态度有所转变:“若真能丰收,对我王家的产业或许也有好处。”
赵家的赵公子则笑着说:“段家主,郡主,赵某愿助一臂之力,将这新耕种法推广开来。”
宋翎芸和段家主相视一笑,心中充满了希望。
终于,收获的日子到了。田地里一片金黄,庄稼颗粒,产量远超以往。
这个消息迅速传遍了整个耘城,百姓们纷纷前来观看,对新耕种法赞不绝口。
段家主趁机举办了一场庆丰收的宴会,邀请了李家、王家和赵家的人。
宴会上,段家主说道:“此次新耕种法的成功,多亏了郡主的指导和大家的支持。今后,我们当共同努力,让更多百姓受益。”
众人纷纷点头称是。
宋翎芸起身说道:“感谢各位的信任,我们将继续改进和推广新耕种法,让西南之地更加繁荣。”
宴会在欢快的气氛中结束,而宋翎芸推行新耕种法的使命才刚刚开始。
接下来,她要面对的是将这一方法在更大范围内推广,让更多的土地获得丰收,让百姓过上更好的生活。
但有了这次成功的经验和各方的支持,她的信心更加坚定了。
宋翎芸在西南之行也差不多快告一段落了,就在她整理行装准备返程的时候,段文盛急匆匆地跑来。
“宋姐姐,你这就要走啦?”段文盛跑得气喘吁吁,额头上布满了汗珠。
宋翎芸微笑着看着他:“是啊,这边的事情已了,我也该回去复命了。”
段文盛一脸不舍:“姐姐这一走,不知何时才能再见。”
宋翎芸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有缘自会相见。这段时间你也成熟了不少,以后可要好好的。”
段文盛咬了咬嘴唇:“姐姐,我舍不得你。这一路上多亏了你,我才明白了许多道理。”
宋翎芸眼中闪过一丝欣慰:“文盛,你本就聪明,只是之前太过顽皮。以后可要多为家族出力。”
段文盛重重地点了点头:“姐姐放心,我一定不会让你失望的。”
这时,段家主也走了过来:“郡主,此次多亏了你,段家感激不尽。以后若有用得着段家的地方,尽管开口。”
宋翎芸行礼道:“段家主客气了,这都是我应该做的。”
段文盛从怀里掏出一个小盒子,递给宋翎芸:“姐姐,这是我给你准备的礼物,你一定要收下。”
宋翎芸接过盒子,打开一看,里面是一块精美的玉佩。
“这太贵重了,我不能收。”宋翎芸说道。
段文盛着急地说:“姐姐,这是我的一片心意,你就收下吧。”
最终,宋翎芸还是收下了礼物。
告别了段家众人,宋翎芸踏上了归程。一路上,她回想着在西南的点点滴滴,心中感慨万千。
回到京城,宋翎芸向朝廷汇报了西南的情况和新耕种法的推行成果。
皇上龙颜大悦,对她大加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