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魂穿崇祯,朕命你背锅

第50章 变法当润物细无声

加入书架
书名:
曹操魂穿崇祯,朕命你背锅
作者:
渝与琰
本章字数:
4560
更新时间:
2025-04-10

张宪没回北镇抚司衙门当值。

盯死魏忠贤才是差事,锦衣卫那摊子自有骆养性料理。

前脚刚踏进家门,后脚内库太监李章就带着两辆满载的马车堵了门。

“李公公,这车轱辘都要压裂了,给二爷送年礼呢?”

李章捏着嗓子笑而不答,兰花指挑开半幅车帘。

张宪看了一眼,倒退两步。。

“快盖上!”

这两车玩意儿值两千一百万两?

谁他妈要,谁缺心眼儿。

他随手塞了块碎银给李章。

“三儿!喊俩人,把这两车宝贝送魏提督府去。”

边大顺和边大绶俩兄弟带人七手八脚卸车,把一堆字画古玩塞进里屋。

魏忠贤盯着满屋子东西,气得手首抖。

这些玩意儿,分明是墓里掏出来的,哪是什么皇家珍品,前朝遗物。

里头确实有几件值钱的,但是,想要卖到两千两。

除了抢,还有什么办法?

派去江南的人己经走了好些天,但愿薛国观能帮他把那些富商“请”进京来。

魏忠贤负手而立,三角眼微眯,阴鸷的目光看着廊外漫天飞雪。

“大勇!”

“老爷,小的在!”

“你带边大顺十五人,往应天府走一遭,把陈家、冯家当家人请来。记得问他们,东瀛的白银成色,是不是比咱们大明的足些?”

大勇躬身回道。

“小的明白。定让那两家明白,东瀛银矿虽好,终究隔着汪洋大海,不如咱们陆路走得稳当。”

魏忠贤点点头,挥手让他离开,再次开口。

“边大绶!”

“提督大人,小的在。”

“去三千营一趟,带上卢把总,挑些精壮儿郎,抄了今日辕门外那些斩首犯官的家。”

吩咐完,魏忠贤微微阖眼,长长吐出一口气。

时间还是太短了。

现在只能顺从皇帝意思来办。

待到羽翼,到时天高任鸟飞,什么皇权,什么天下,与自己何干。

张宪引着曹操穿过城外吴家庄,青砖影壁在雪色中若隐若现。

绕过三重垂花门时,忽闻琴声泠泠。

但见陈圆圆裹着藕荷色夹袄倚在朱栏前。

“张二爷来得不巧。前日埋的竹叶青,须得开春才能启封。”

曹操抖落貂裘领口的雪粒子。

“小娘子怎的只瞧见二哥?听他说给你送了几坛好酒?”

陈圆圆眸子倏地亮起来,碎步上前替他拍打肩头积雪。

“老爷,快往暖阁里坐,屋里煨着炭盆。”

待丫鬟捧着食盒退下,曹操攥住小手拉到主位坐下,笑意漾在眉梢。

“这园子可还住得惯?”

“锦衣玉食,琴书相伴。自打跟了老爷,夜里再没被梆子声惊醒过。”

曹操这才想起从未问过她来历。

“你是哪里人?家中可还有亲眷?”

陈圆圆露出一丝淡淡的哀愁。

“常州府奔牛镇人。家中除了姨母一家,再无别人。”

曹操拍了拍她的手。

“过些日子,或许我会去南首隶,到时候带你回家看看。”

陈圆圆手一颤,眼露惊喜。

“当真?谢老爷。”

“家中人,什么时候离世的?”

陈圆圆叹了口气。

“官府征召疏浚得胜河时被淹死的。”

“这得胜河修一次,能保几年平安?”

陈圆圆绞着帕子苦笑。

“年年开春要疏浚,偏生夏汛照旧漫堤。前年刚加高三尺堤坝,去年秋雨还是冲垮了刘家渡。”

听到这里,曹操颇为不渝,语气也变得沉重起来。

“修建工钱几何?”

陈圆圆弯腰,将炭拨得噼啪响,似是回到以往那段年月。

“哪有什么工钱。常州知府让粮长摊派,说是按田亩出夫。可最后都是陈氏宗族承揽,他们祖上出过户部侍郎……”

曹操又问。

“人淹死了当如何?”

“我爹和两个堂兄......县衙赏了两口杨木薄棺,说是皇恩浩荡。”

陈圆圆的眼中泛起了泪花儿,她没有擦拭,而是淡淡的笑了起来。

“姨父去领抚恤银,反被衙役打断三根肋骨。”

曹操伸手,缓慢抚摸着陈圆圆的秀发。

“天下百姓苦。”

挥手让陈圆圆退下,曹操久久不语。

张宪憋了半晌终于开口。

“您要去南首隶?”

“耳听为虚,总得亲眼看看肺腑里长的什么瘤子。”

“老魏既然生了异心.,您为何不……”

曹操目光一沉,扫了张宪一眼。

“二哥,朝堂上下,谁能全无瑕疵。我与你说过,杀人从来不是目的。”

张宪低头沉思,眼中带着几分踌躇。

“可老魏心术不正,您就不担心?”

“怕他作甚。你给我看好他就行,等字画古玩的银两到账,我还要走一趟九边。那里军心未稳,安抚好了,内外才能兼顾。”

“他己经派人去应天府了,据说薛国观请了一大批商人进京。这样的手段,只怕会激怒民心,不如让我来做。”

曹操摇了摇头,目光深邃。

“他怎么做,是他的事。但你,不要插手。抢掠只能解决表明问题,这一点,二哥,你该想明白。对了,边洪那里,好久没有消息,你找个人去一趟应天府,敲敲他们到底在做些什么。”

“是。”

曹操说完,走出暖阁,口中喃喃自语。

“再过些时日,该商量变法了。”

残阳坠入吴家庄的梅花林时,曹操对着陈圆圆新谱的《霜天晓角》打拍子。

待暮鼓声自城楼遥遥传来。

他忽将象牙板往案上一扣。

“时辰不早了,小娘子,我该回了,过些时日再来。”

曹操盯着御书房案头堆积的奏章,随手掀开最上面那封朱漆封皮。

韩爌与东林诸臣的联名奏本。

还是请变法。

指尖划过奏折上工整馆阁体,曹操眯起眼。

过两天户部银钱要划往工部,按韩爌力荐的郑以伟施工法,八百万两治水银怕是大半要淌进东林门生袖袋。

莫说层层盘剥,能有一成用在夯土筑堤上,都算河神显灵。

来年,工部依旧要提兴修水利。

思忖之间,忽然灵光乍现。

江南商人们不是正要入京?

卖魏老狗一点儿好处。

岂不是一举三得?

何止水利工程,九边军镇的粮草采买、盐引发放,哪样不是商人眼里的肥羊?

变法何须擂鼓鸣金。

润物细无声,方见真章。

“大伴,宣户部毕自严、工部郑以伟、反贪司魏忠贤觐见。”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