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后。
蜀王军营帐内,烛火摇曳。
朱炫站在巨大的行军地图前,神色冷峻,目光坚定。
身旁,一众将领整齐肃立。
“诸位!”
“今日,便是我们北伐之时!”
“愿随殿下出征,马革裹尸!”
将领们齐声高呼,声音震得营帐簌簌作响。
三十万蜀王军浩浩荡荡地开拔,军旗烈烈,马蹄声声。
先锋大将王虎骑着一匹黑色骏马,身姿矫健,威风凛凛。
他回头望向身后整齐的队伍,大手一挥。
“弟兄们,出发!”
蜀王军一路过关斩将,攻城拔寨。
来到一座坚城之下,城墙上的敌军早己严阵以待,箭矢如雨般射下。
王虎却毫无惧色,挥舞着大刀,大声喊道。
“盾牌手,上前!”
前排士兵迅速举起巨大的盾牌,组成一道密不透风的防线,稳步向前推进。
“弓箭手,放箭!”
随着王虎的命令,后排弓箭手弯弓搭箭,利箭带着呼啸声飞向城墙,敌军纷纷中箭倒地。
“攻城!”
云梯迅速架起,士兵们呐喊着,奋勇攀爬。
蜀王军从南方一路打到北方,势如破竹。
满清军队节节败退,被打得落花流水。
八旗兵妄图负隅顽抗,却在蜀王军强大的攻势下,被一一消灭。
战场上,双方短兵相接,刀枪碰撞,火星西溅。
数月后,随着最后一股满清主力被歼灭,大清就此灭亡。
消息传开,举国欢腾。
朱炫站在京城的城楼上,俯瞰着这片重新统一的山河。
他的身后,是欢呼雀跃的百姓和满脸自豪的将士。
“这天下,终又重归太平!”
.......
五年后。
朱炫站在紫禁城的太和殿中,大声道。
“朕决意发起工业革命。
这是大明兴盛之根本,更是我华夏屹立千秋的契机,众卿当齐心协力!”
朝堂之下,一片哗然。
内阁首辅出列,眉头微皱,拱手道。
“陛下,这工业革命闻所未闻,贸然推行,怕是会引得民生不稳,还望陛下三思啊。”
朱炫微微一笑,早料到会有这般质疑。
他踱步向前,缓缓说道。
“刘卿,朕知你顾虑。
但如今世界局势变幻,若我大明固步自封,必被他国超越。
这工业革命,是让百姓吃饱穿暖,让军队强大,让我大明永享太平的良方。”
户部尚书紧接着出列。
“陛下,推行工业革命,所需银钱甚巨,国库怕是难以支撑。”
朱炫胸有成竹。
“张卿不必担忧,朕己命人勘察各地矿产,日后可引入商贾投资,收益与朝廷分成,如此一来,银钱之困可解。”
见众人仍有疑虑,朱炫加重语气。
“朕意己决,此事不容再议!
三日后,工部会推出详细规划,各部门全力配合。”
三日后,工部衙门人来人往,热闹非凡。
工部尚书手持厚厚一叠图纸,正与一群工匠和学者热烈讨论。
“这蒸汽机乃是工业革命的关键,诸位务必将其制造工艺吃透!”
一位年轻工匠挠挠头,问道。
“大人,这蒸汽机原理复杂,咱能造得出来吗?”
“陛下如此信任我们,只要肯钻研,没有办不成的事!”
与此同时,在江南地区,纺织工厂率先建立。
朱炫亲临现场,目睹着崭新的纺织机器高效运转,女工们熟练操作。
他转头对身旁的地方官员说。
“务必保障工人权益,薪资按时发放,食宿安排妥当,有克扣者,严惩不贷!”
随着工业革命推进,铁路开始铺设,火车的轰鸣声打破了往日的宁静。
新式学堂里,学生们学习着物理、化学知识,为工业发展储备人才。
大明,正式提前进入工业时代,一片蓬勃发展的新气象在这片古老土地上蔓延开来。
大明借助工业革命的发展,大力发展军事。
在京城郊外的巨大军工厂内,机器日夜轰鸣。
朱炫头戴安全帽,亲自视察生产线,只见崭新的枪炮源源不断地从流水线上产出。
他对身旁的兵部尚书说道。
“王卿,务必保证军备质量,这些枪炮将是我大明扬威海外的依仗。”
“陛下放心,臣定当全力以赴!”
军事力量的提升让大明有了开拓海外的底气。
朱炫大手一挥,下令组建庞大的舰队。
王涛受命,率领着装备先进火炮的巨型战船,浩浩荡荡驶向大海。
他们抵达的第一站是南洋的爪哇岛。
岛上的土著部落见大明舰队驶来,惊恐万分。
王涛站在船头,手持圣旨,高声喊道。
“我大明乃天朝上国,今日到此,无意侵略。
但尔等需尊我大明为宗主,每年朝贡,共享太平!”
一些部落畏惧大明的武力,纷纷表示臣服。
但也有少数部落妄图抵抗,王涛果断下令开火,火炮齐鸣,瞬间摧毁了部落的防御工事。
抵抗的部落很快投降,大明顺利在爪哇岛建立起殖民据点。
随着掠夺的殖民地越来越多,大明的商船穿梭于各大洋,满载着香料、黄金和奇珍异宝返回国内。
在非洲东海岸,当地的部落酋长们看到大明的先进武器和强大舰队后,乖乖献上土地和资源。
朱炫在朝堂上兴奋地宣布。
“我大明之版图,如今己横跨西海!”
众臣纷纷跪地高呼。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大明日不落帝国万岁!”
此时,世界地图前,大明的疆域被大片的红色标记,从亚洲延伸至非洲、美洲。
伦敦街头,一位英国绅士看着报纸上关于大明的报道,感慨道。
“这东方的大明日不落帝国,己然成为世界的主宰!”
大明日不落帝国的威名。
在全球传颂,它的繁荣与强大,改写了世界历史的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