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古代:开局召唤玄甲铁骑

第323章工业革命

加入书架
书名:
穿越古代:开局召唤玄甲铁骑
作者:
勤奋小萌新
本章字数:
4622
更新时间:
2025-05-20

诸葛亮点头道。

“陛下圣明,有此周全之策,大秦定能借这新兴之势,更上一层楼。

律法既立,监管亦严,世家难有可乘之机,寒门亦能得伸展之所。

只是律法推行之初,定有诸多阻碍,还需陛下恩威并施,让这新法深入人心。

运河沿线城镇的规划,也需有得力之人操持,确保各项设施能尽快落成,让百姓能早日受益。

科举选拔,臣以为可增设与新兴产业相关的科目,培养能适应时代发展的人才,为大秦的繁荣注入新的活力。

陛下,臣愿尽绵薄之力,辅佐陛下,让这资本主义之花,在大秦的土地上绚烂绽放。”

苏长青满意的点了点头,同意了诸葛亮的想法。

........

江南地区。

在资本主义的推动下,工坊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

丝绸工坊里,机杼声日夜不绝,精美的绸缎一匹匹产出,不仅供应国内,还大量远销海外。

瓷器工坊中,匠人们精心烧制着一件件艺术珍品,那细腻的花纹、明丽的色彩,令无数人趋之若鹜。

商业贸易愈发活跃,商人们组建起商会,制定行规,共同维护商业秩序。

集市上,各类商品琳琅满目,不仅有本地的特产,还有来自西方的奇珍异宝。

钱庄也日益兴盛,为商业活动提供资金周转的便利,借贷业务也逐渐成熟,帮助许多商人扩大经营规模。

百姓们的生活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越来越多的人进入工坊做工,收入增加,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一些人甚至凭借自身的努力和智慧,成为了工坊主或者小商人,实现了阶层的跃升。

然而,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矛盾也逐渐显现。

工坊主与劳工之间的矛盾时有发生,劳工们为争取更好的待遇而联合起来,与工坊主进行谈判。

世家大族与新兴商人之间也存在着利益冲突,世家大族试图凭借其势力打压新兴商人,而新兴商人则努力争取自身的权益。

当朝廷的一纸政策下来后,整个江南地区一片欢腾。

那些工坊主们纷纷拍手称快,原本担忧的权益问题得到了保障,他们开始大胆地扩大生产规模,引进新的技术和设备。

朝廷鼓励资本主义良性发展,严禁工坊主们恶性竞争。

工坊之间开始互相合作,共同研发新产品,分享技术成果。

一些工坊主还主动联合起来,成立了行业协会,制定行业标准,规范市场秩序。

劳工们的权益也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朝廷规定了合理的工时和薪酬标准,严禁工坊主随意压榨劳工。

劳工们脸上洋溢着笑容,工作积极性大大提高。他们开始组织起来,成立了劳工互助会,维护自身的权益。

在商业领域,钱庄也响应朝廷政策,为新兴的资本主义企业提供更加优惠的贷款政策。

商人们纷纷抓住机会,拓展业务,江南地区的商业贸易愈发繁荣。

那些世家大族,原本想要凭借势力干预新兴资本主义的发展,在朝廷政策的约束下,也不得不收敛。

他们开始尝试与新兴商人合作,共同发展产业。

........

朝堂上

文武百官排列两队,整齐肃穆。

苏长青端坐于龙椅之上,目光深邃。

诸葛亮身着长袍,疾步向前,微微躬身道:“陛下,如今大秦人口不断增多,百姓对各类商品的需求日益增长。

但各地商品却严重短缺,物价高居不下。尤其是内陆地区,因没有运河之便,货物运输极为艰难,致使商品流通不畅,百姓生活多有不便。

内陆百姓所需的食盐、布匹等物资难以充足供应,而内陆产出的山货、特产也难以运出销售,如此恶性循环,内陆民生堪忧,还望陛下早做决断。”

苏长青微微皱眉,开口道:“孔明所言极是。人口增多本是大秦兴盛之象,可商品短缺、物价高昂,实乃心腹大患。

内陆之地,因运河未通,商贸受阻,百姓困苦。朕意,先在内陆开辟官道,组建马帮,打通货物运输通道,让各地物资得以流通。

同时,鼓励内陆百姓发展农桑,提高本地物资产出。再者,设立官方商队,调控物价,保障民生。”

苏长青扫视着朝堂上的群臣,高声道。

“朕决定扩大内需,促进生产力!大秦地广人稀,虽资源丰富,但人口数量与土地规模尚不匹配。

只有人口增多,才能充分开发大秦广袤的土地,提升国力!

朕决定设立‘劝农司’,专门负责鼓励生育、推广先进的农耕技术,提高粮食产量,让百姓衣食无忧。

同时,设立‘工务署’,召集天下能工巧匠,研发新的生产工具,改进生产工艺,推动工坊的发展。

朕愿称之为‘工业革命’!

让大秦的工坊如雨后春笋般兴起,产出更多的商品,满足百姓的需求,也让大秦的商品远销西方,充盈国库!

诸位爱卿,此乃利国利民之策,定要全力推行,让大秦在这变革中走向新的辉煌!”

众大臣们纷纷跪地,齐声高呼。

“陛下圣明!我等定当竭尽全力,辅佐陛下成就大业,让大秦繁荣昌盛,永享太平!”

朝堂之上,群臣响应热烈,纷纷表示愿意为大秦的“工业革命”贡献力量。

.........

大秦工业革命开始后。

全国各地呈现出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

随着蒸汽机的发明,整个大秦的工坊和矿山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江南的丝绸工坊里,蒸汽机驱动着新式的纺织机器,原本需要大量人力和时间才能完成的丝绸织造,如今效率大幅提升。

工匠们惊叹于蒸汽机的神奇力量,他们不再需要没日没夜地手工劳作,产量却成倍增长。

精美的丝绸源源不断地产出,不仅满足了国内的需求,还通过大运河和官道运往西方,远销海外。

北方的矿山中,蒸汽机带动着抽水机和提升机,以往难以开采的深层矿石变得易于获取。

矿工们看着蒸汽机将地下的矿石轻松提升到地面,心中满是喜悦。

铁矿石、煤炭等资源的大量开采,为大秦的兵器制造和工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在城市中,蒸汽机驱动的磨坊、锯木厂等纷纷兴起。

面粉的生产效率大幅提高,木材的加工也变得更加便捷。

城市的建设日新月异,新的建筑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街道上商贾云集,热闹非凡。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