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成长之路

第49章 狂飙东进:李泰昌横扫岭南道东部的铁血征程

加入书架
书名:
帝王成长之路
作者:
梁山好汉123
本章字数:
4032
更新时间:
2025-07-08

天宝六年(公元747年)正月的硝烟尚未散尽,岭南大地便再度被战火点燃。李泰昌率领的义军在连克十西州后,稍作休整便将兵锋转向岭南道东部。此时的大唐帝国在歌舞升平中沉醉,而这位来自寒门的义军领袖,正以雷霆万钧之势,开启了更为波澜壮阔的攻城略地征程,试图重塑岭南格局。

一、厉兵秣马:战略东进的战前筹备

当柳州、严州等十西州的捷报传遍岭南时,李泰昌并未被胜利冲昏头脑。他深知,岭南道东部州城更为富庶,城防也更为坚固,且临近广州这一岭南重镇,必然会遭遇更激烈的抵抗。在短暂的休整期内,李泰昌着手进行了周密的战前准备。

军事上,他整合收编了各州降卒,将义军扩充至三万余人,并按作战特长进行整编:擅长山地作战的“飞虎营”、精通水战的“蛟龙营”,以及由少数民族勇士组成的“狼骑营”。同时,李泰昌派人秘密打造攻城器械,如云梯、投石车,并在融州设立军械作坊,确保后勤供应。

政治上,李泰昌发布安民告示,承诺减免赋税、严惩贪官,以争取民心。他重用当地贤能之士,在己占领州城建立临时政权,安抚百姓,稳定秩序。这些举措不仅让后方得以巩固,也为东进争取了舆论支持。此外,李泰昌还派出大量细作,深入春州、冈州等东部州城,刺探城防部署、粮草储备和官员动向,绘制详细的军事地图。

二、首战春州:撕开东部防线的突破口

天宝六年二月初二,李泰昌亲率主力一万五千人首扑春州。春州刺史张崇礼早有防备,他加固城墙,招募乡勇,储备粮草,企图凭借坚固城防抵御义军。然而,李泰昌却采取了“围而不攻,攻心为上”的策略。

义军将春州城团团围住后,并未立即发动进攻,而是在城外广贴告示,揭露张崇礼的贪腐恶行,宣扬义军宗旨。同时,李泰昌派遣使者入城劝降,承诺若主动献城,可保城中百姓和官员平安。数日后,城中军心民心动摇,部分守军暗中与义军联络。二月初七深夜,春州东门守军打开城门,义军如潮水般涌入。张崇礼在乱军中被杀,春州城落入李泰昌之手。

三、势如破竹:连克数州的凌厉攻势

春州的迅速陷落,极大地打击了岭南道东部各州的士气。李泰昌乘胜追击,兵分三路向东挺进。北路军由“神箭王”率领,攻打冈州、泷州;中路军由“铁臂张”指挥,首取义州、新州;李泰昌则亲自率领南路军,进攻窦州、康州。

冈州之战中,“神箭王”充分发挥麾下神射手的优势,在城外设伏,射杀出城侦察的敌军斥候,切断冈州与外界的联系。随后,义军采用声东击西战术,佯装攻打南门,实则在北门架云梯强行登城。经过半日激战,冈州城破。

泷州地势险要,易守难攻。但李泰昌早有准备,他利用当地樵夫提供的小道,派遣精锐部队绕道敌后,突然发起攻击。城内守军腹背受敌,很快溃败。与此同时,中路军和南路军也进展顺利,义州、新州、窦州、康州等州城相继被攻克。

西、鏖战广州:争夺岭南心脏的生死较量

广州作为岭南道的核心城市,不仅经济繁荣,而且城高墙厚,驻有重兵。岭南节度使王玄琰亲自坐镇指挥,调集两万精锐守军,并在珠江沿岸布置水师,严防死守。李泰昌深知,拿下广州,就等于掌控了岭南道东部的命脉。

二月二十日,李泰昌率领主力三万余人抵达广州城下。面对坚固的城防,李泰昌决定采取水陆并进的战术。他先派遣“蛟龙营”从珠江下游秘密潜入,破坏敌军水师战船,同时在陆上发起佯攻。二月二十二日夜,“蛟龙营”成功焚毁敌军十余艘战船,引发城中大乱。李泰昌趁机下令总攻,义军架起云梯,奋勇登城。

战斗异常惨烈,双方在城墙上展开白刃战。李泰昌身先士卒,鼓舞士气。经过整整一夜的激战,义军终于攻破城门,冲入城中。王玄琰在混战中被杀,广州城宣告陷落。李泰昌入城后,严禁士兵抢掠,安抚百姓,同时封存官库,将财物用于赈济灾民,赢得了广州民众的拥护。

五、收官之战:贺州定鼎与岭南东部的统一

拿下广州后,岭南道东部仅剩贺州负隅顽抗。贺州刺史赵元德凭借贺江天险,集结残部固守。李泰昌吸取之前的作战经验,采取分化瓦解的策略。他派人暗中联络贺州守军将领,许以重利。同时,派遣军队在贺江上游建造浮桥,做出强攻的态势。

二月二十八日,在义军的强大压力下,贺州城内发生哗变,守军将领打开城门投降。赵元德见大势己去,自刎而死。至此,春州、冈州、泷州等十三州及岭南道东部尽数被李泰昌收入囊中。

六、历史回响:改写岭南格局的惊天巨变

李泰昌在天宝六年二月的军事行动,彻底改变了岭南道的政治版图。他以卓越的军事才能和政治智慧,在短短一个月内横扫岭南道东部,建立起庞大的势力范围。这场军事奇迹不仅震动了大唐朝廷,也让天下人看到了民间反抗力量的强大。

从更深远的历史视角来看,李泰昌的崛起暴露了天宝年间唐朝统治的深层危机。地方吏治腐败、民不聊生,为起义的爆发埋下了种子。虽然李泰昌的义军最终未能颠覆大唐王朝,但他的行动无疑加速了唐朝由盛转衰的进程,成为天宝年间重要的历史转折点。 而岭南道东部的这场风云变幻,也将永远铭记在历史的长河之中,成为后人研究唐朝兴衰的重要篇章。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