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豆妈那句“健康辣条”像颗种子,在林薇脑子里生根发芽。低油低糖?还要保持风味?这简首是食品界的“哥德巴赫猜想”!
**内心OS:*普通辣条的灵魂就是重油重辣重口味啊!抽掉这些,薇记还是薇记吗?豆豆妈,您这是要革辣条的命啊!***
*不过…挑战越大,机遇越大!清华的招牌+健康理念,这要是成了,薇记就能从街头小吃升级成“学霸健康零食”了!*
念头一起,林薇立刻化身行动派。她首先想到的,就是沈静书这位安静却知识储备惊人的室友。
“静书,”晚自习后,林薇凑到沈静书桌边,压低声音,“你生物化学基础怎么样?对…对食品风味物质和油脂替代有研究吗?”
沈静书从厚厚的《抽象代数》中抬起头,推了推眼镜,镜片后的目光冷静而锐利:“基础理论没问题。风味物质主要是呈味氨基酸、核苷酸和香辛料精油协同作用。油脂替代…目前常用的是膳食纤维、胶体或者改性淀粉模拟口感。你想做什么?改良你的辣条?”
林薇:“……” *学霸的洞察力,恐怖如斯!* 她赶紧点头,把自己的想法和豆豆妈的需求说了。
沈静书听完,沉吟片刻:“想法可行,但难度不小。最大问题是:减油减糖后,如何保证风味物质的释放和吸附?如何维持辣条特有的韧性和咀嚼感?这需要实验数据支撑,不是拍脑袋能解决的。” *科研人的严谨!*
“实验…”林薇眼睛一亮,“静书,你说…我们能不能…借用一下学校的实验室?比如…食品系的?”
沈静书像看外星人一样看着她:“食品系的实验室管理严格,本科生想进去做自己的项目?基本没门。除非…”她顿了顿,“你有导师课题或者参加科创计划。”
导师?科创?林薇刚入学,八字还没一撇呢!难道创业大计要倒在实验室大门外?
**内心OS:*清华资源近在眼前,却看得见摸不着?薇总不服!***
就在这时,手机屏幕亮起,是江屿发来的微信,言简意赅:
【明天下午3点,生科楼B区307,王教授介绍合成生物学前沿。与食品风味改造可能相关。要来?】
林薇:“!!!” *江神!您是我的及时雨啊!合成生物学?风味改造?!*
她立刻回复:【来!必须来!谢谢学长!】
第二天下午,生科楼B区307。
王教授激情洋溢地介绍着如何用工程菌株高效合成天然香料、如何定向改造微生物生产功能性油脂替代物…林薇听得如痴如醉,笔记本上记得飞快。沈静书也被吸引了,眼神专注。
**内心OS:*这就是顶尖科研的前沿吗?用细菌工厂造香料?太酷了!虽然离我的辣条还有点远…但思路打开了!***
报告结束,人群散去。江屿没走,走到林薇和沈静书面前。
“有启发?”他问,目光落在林薇记得密密麻麻的笔记本上。
“有!太有了!”林薇用力点头,忍不住分享了自己的“健康辣条”困境,“…就是缺个能做基础实验的地方,验证下减油减糖后的配方稳定性。”
江屿听完,表情没什么变化,只是淡淡地说:“生科院有个面向本科生的‘萌芽科创计划’,鼓励交叉学科探索。食品风味改造,勉强沾边。负责的李教授,是我本科导师的朋友。”他顿了顿,看向沈静书,“你们如果有初步方案,我可以帮忙引荐。”
沈静书眼中闪过一丝惊讶和兴奋。
林薇更是心跳加速:*江神!您不仅是辣条品鉴官,还是资源链接器啊!这大腿…抱定了!*
“有!有方案!”林薇立刻从书包里掏出熬夜写的《“薇记”健康辣条改良计划书(草稿)》,虽然粗糙,但目标、思路、初步实验设计(假设能进实验室)都列出来了。
江屿接过,快速扫了几眼,重点看了看实验设计部分,几不可察地点了下头:“思路尚可。明天下午,带齐材料,跟我去见李教授。”
**内心OS:*尚可?!又是尚可!大佬,您知道这对我们小萌新是多大的肯定吗?!***
第二天,林薇和沈静书怀着忐忑又激动的心情,跟着江屿走进了生科院一间堆满文献和仪器、充满独特“生物”气味的办公室。
李教授是位微胖和蔼的中年女性,看到江屿带来两个大一新生,有些惊讶。但当她听完林薇条理清晰的陈述(重点强调健康理念、市场潜力以及合成生物学可能的交叉应用),又翻看了那份虽然稚嫩但看得出用心的计划书,尤其是看到“依托清华科研资源,探索传统食品健康化升级”的愿景时,眼中露出了感兴趣的光芒。
“想法很有意思啊,小姑娘!”李教授笑眯眯地说,“把创业项目和基础科研结合,还是食品这种接地气的领域,很有想法!‘萌芽计划’就是支持你们这种敢想敢做的本科生!”她话锋一转,“不过,实验室资源紧张,你们这个项目…”
林薇的心提到了嗓子眼。
“…只能给你们一个通风橱和基础仪器使用权限,耗材自费,而且必须严格遵守实验室安全规范!每周实验时间固定,要提前申请!”李教授看着两个紧张的小姑娘,笑道,“能做到吗?”
“能!绝对能!谢谢李教授!”林薇和沈静书异口同声,激动得差点跳起来。
**薇记辣条研发中心(清华萌芽版),正式挂牌成立!**
有了“尚方宝剑”,林薇和沈静书立刻化身实验室民工。课余时间,两人就泡在生科楼的实验室里。
林薇负责“吃”的部分——调配不同减油减糖比例的样品,记录感官评价(自己当小白鼠,还拉上赵晓蔓这个不怕死的)。沈静书则负责“科学”的部分——测定水分活度、pH值、用质构仪测试韧性、甚至尝试用分光光度计简单分析呈色物质变化。
实验室里,经常出现以下场景:
* 林薇被自己调配的“健康版”辣条齁得狂喝水,或者淡得怀疑人生,在实验记录本上疯狂吐槽:【第7号配方:减油30%,代糖添加。口感如嚼蜡,风味失踪!失败!】
* 沈静书皱着眉盯着质构仪屏幕上诡异的曲线:【第9号配方韧性达标,但咀嚼回弹异常。疑似胶体添加过量,需调整复配比例。】
* 赵晓蔓被拉来当盲测员,辣得眼泪汪汪还要被追问:“蔓姐,这个和第5号比,哪个辣得更‘高级’?有没有后味回甘?”(赵晓蔓:???辣条还分高级低级?)
* 偶尔,江屿会“路过”,拿起实验台上的样品袋看看记录,偶尔提一句:“水分活度偏高,易滋生微生物。” 或者:“这个质构曲线,峰值力过大,消费者接受度可能低。” 每每都切中要害,让林薇和沈静书佩服不己。
**内心OS:*江神,您到底还有多少隐藏技能?!***
经过无数次失败,被各种诡异味道折磨得味觉麻木后,转机终于在一个深夜出现。
林薇尝试性地加入了一种从老家带来的、妈妈常用的天然香辛料粉末(据说是外婆的秘方),同时微调了膳食纤维和胶体的比例。
新一批样品出炉。外观金黄,油润度恰到好处,辣味浓郁但不刺激,带着一丝独特的复合香气。
林薇小心翼翼尝了一根。
入口是熟悉的香辣,咀嚼起来韧性十足却不费劲,咽下去后,口腔里留下的是清爽的椒麻回甘,完全没有普通辣条的油腻感和齁咸!
“静书!蔓姐!快尝尝这个!”林薇声音都在抖。
沈静书严谨测试后,眼睛亮了:“水分活度达标!质构完美!风味…非常协调!”
赵晓蔓一口下去,眼睛瞪圆:“卧槽!薇薇!这个绝了!又香又辣还不腻!比我妈做的酱牛肉还上瘾!这能叫健康辣条?这分明是神仙辣条!”
林薇看着实验记录本上【第23号配方】旁边那个大大的、自己画的红星,激动得想哭。
**薇记健康辣条1.0版——代号“清火”,研发成功!**
她迫不及待地拍照,把样品和简单的数据发给豆豆妈,并附言:【豆豆妈,幸不辱命!清华实验室出品,健康与美味兼得!求试吃反馈!】
深夜的实验室,灯火通明。林薇和沈静书相视一笑,疲惫的脸上是满满的成就感。窗外,清华园的夜空深邃,星光点点。
**内心OS:*产学研结合第一步,薇记迈出去了!***
*豆豆妈,超市货架,准备好迎接“学霸健康零食”的降维打击了吗?*
*江神,下次给您尝尝“清火”版,看能不能再换您一句“尚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