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藏辑要

太上洞玄靈寶業報因縁經卷之五文五

加入书架
书名:
道藏辑要
作者:
用户68674337
本章字数:
11098
更新时间:
2025-07-09

誦念品第八

大慈大悲普濟眞人以業報因縁請問

太上道君爾時道君告普濟曰昔勝喜天王

召道士女官三萬六千人妙化天王召道士

女官三千二百人妙德天王召道士女官一

千五百人清淨天王召道士女官一萬八千

人靈和天王召道士女官五百六十人浮和

天王召道士女官七萬二千人此六天王各

同時於其正殿建立道場懸諸寶蓋燒百和

寶香裝百寶座設百味飲食散萬種名華陳

百千妙樂施諸財寶金銀珠玉上妙衣服錦

綺綾羅諸般布帛一百日中誦念此經依時

行道恭敬禮拜持齋燃燈晝夜不懈王與皇

后并諸王子宰輔大臣日夜燒香散華行道

布施懴悔國中男女臣人百官聞王建此福

田各自發心捨其居宅所有財物市諸香油

華果名衣上服種種法具來詣國門以用布

施供養道士願王國土安寧人民快樂先亡

者離苦生天逍遥自在塡滿道路王不禁制

任其本心各各國中生獲法利年命長遠衣

食無爲金芝玉英充滿園囿鳯凰孔雀遊戱

山林男女欣欣惟有誦經時諸國王並壽千

歳方升上界大臣宰輔各八百歳相次而遷

七百劫來國人猶習道也

道君曰若國主有災誦念是經水火刀兵誦

念是經星宿失度誦念是經日月薄蝕誦念

是經隂陽不調誦念是經疫毒流行誦念是

經疾病死亡誦念是經邪精魍魎魅惚人民

誦念是經毒螫猛獸傷害兆民誦念是經或

在牢獄之中誦念是經或得杻械枷鎖誦念

是經一切厄難誦念是經若人命過誦念是

經開度亡人上生華胥常誦是經九祖超昇

凡誦是經功德無量各隨其力罪業消除生

死蒙恩兆民歡喜天下太平

道君曰昔有一人受持此經晝夜誦念不倦

於心時行山中遇諸猛虎圍遶左右競來摶

噬黙誦是經虎即迸散無有中傷復有一人

遊行海中風波振蕩身將湧没誦念是經得

遠彼岸悉復安全復有一人身犯王法枷鎖

在身誦念是經牢獄解散不被鞭笞此經功

德有大威力不可思議汝等男女各冝至誠

信心敬奉克獲福利享祚無窮

行道品第九

道君曰若帝主國王人民土地一切衆生有

諸災厄應當消却召請道士及以女官或千

或萬隨其多少廣建寶壇懸諸旛蓋散華燒

香燃燈照耀行道禮懴晝夜六時精勤不怠

克得靈應福德普臻

道君曰三洞市七遍滿人間行道建齋因儀

立法人間天上乆巳流行今重說之畧示旨

要一者太眞二者金籙三者黃籙西者明眞

五者自然六者三元七者塗炭八者洞神九

者神呪皆有所主隨事施行太眞者普爲人

天濟生度死滅罪消災請福祈恩延生注壽

雲飛羽化法妙功深永出死生最爲第一金

籙者天地破壞日月虧盈七曜差移五星失

度刀兵水火國主災危疫毒流行隂陽失序

安國寧人故爲第一黃籙者開度萬民億曽

萬祖先後亡人處在三塗沉淪萬劫超淩地

獄離苦生天救拔幽魂最爲第一明眞者正

天分度調治隂陽辟斥凶災開度飛爽人天

獲慶生死承恩感應諸天最爲第一自然者

解免愆過致福延齡朝奏諸天傳度經法普

度男女一切衆生無量因縁最爲第一三元

者學士修身祈年羽化開度七祖首罪三官

削死上生延期保命爲人及己最爲第一塗

炭者牢獄疾病考責幽魂苦病難堪萬救無

效投告首謝生死愆尤解其危厄最爲第一

洞神者命召天地役御神靈轉死成生回凶

爲吉眞靈潜應玄道感通度脫衆生最爲第

一神呪者驅除疫病掃蕩妖精蠲却惡邪最

爲第一所以分爲九者隨順衆生立其品次

勑勒神仙令知禁忌遍爲人天功悉等也或

三日七日八日竟歳燒香散華行道禮誦此

經吟詠讃歎明燈照耀洞徹諸天供養三寶

尊重布施開度人天功德巍巍最爲無量

道君曰昔眞定國王南和國王無量國王安

樂國王逍遥國王自在國王平等國王清正

國王尊勝國王同日各於王殿建一種行道

廣召道士三千二百人建節持幢庠序雅歩

散華燒香晝夜六時行道禮懴王與皇后及

諸王子大臣宰輔親自供養設百味飲食燒

千合靈香散萬種寶華吹九鳯之簫鼓五合

之琴嘯神洲之笙陳鈞天妙樂傾其府庫金

銀珠玉衣服器具布施供養度國中男女端

正第一相好分明聦明智慧及其王子公侯

宰輔豪貴大臣咸使出家巨億萬許一百日

中天下人民莫不歡慶讃歎供養不可思議

紹隆三寶堂堂無比九百年中相承不絶王

各仙化在梵度天中皇后太子及諸大臣各

獲其福悉得生天逍遥快樂功德平等無有

偏頗所以九種行道皆爲第一

弘誓品第十

道君曰學道欲離苦惱登無爲境妙入慧通

當先誓心心誓旣定願念相隨内外感通眞

靈應接雲輿羽駕自然而至到長樂境始?

眞常第一誓者先事

本師元始天尊無上法王眞應化身無極大

道從身至身劫劫受生堅固不退造其形像

禮拜供養如對眞容第二誓者大羅巳下三

界十方仙眞聖衆入道位人皆悉回心常供

本師燒香係念而不暫忘第三誓者凡諸聖

教三洞大乗眞道妙義生死法藥一字流通

人天利益皆當抄寫金書玉字紙墨縑素刻

石漆書彫瓊琢玉誦念禮拜至念在心廣布

流行遍聞三界普使受持過去未來常不退

轉第西誓者聖人化跡法教經行眞道降臨

神仙處所廣修靈觀大竪福基普爲人天歸

依窟宅第五誓者參經禀法一念善縁匠道

我身有所利益凡諸仁者弘護法門廣布靈

音教化愚暗玄冠黃褐與是出家皆發善念

供養禮拜咨請妙義勤勤不息第六誓者上

自天子下至凡愚逮及三塗兼諸蠢動先當

開度普出塵勞悉悟至眞成無上道以此六

者常誓巳身我悉照知克令開度

道君曰昔黃曽天帝本是棄賢世界凡人貧

窮衣食不足常爲賃役備經辛苦常發善心

歸依大道吾遣化命眞人開度能行六誓二

十西年富有衣食更加精進萬倍於前二百

年中吾遣太妙眞人授與此經得成仙人後

到一劫天地運壞得爲黃曽天帝香積國王

亦是棄賢世界貧家女也常賃爲役專心於

道道士感其丹禱授與十戒能行六誓兼淨

六根三十七年遇天大水轉身爲男聦明智

慧相好第一家大富有建諸功德供養道士

寫經造像禮拜燒香布施救貧持齋受戒行

道誦經二十八年功德遠徹轉更用心九十

年中得生香積國王家當生之時三鳯下庭

蓮華湧出宫中香氣芬馥遍滿王宫空裏芬

芳八十年中得紹王統慈仁萬物清淨無爲

愛樂大乗三洞經典常與道士講論妙義廣

度國人端正具足放遣出家建立玄壇大造

功德心持六誓旦夕翹勤經五百年吾遣景

玄眞人開度今爲太清北眞天王得道眞人

塵沙之數未有不行六誓自誓心也

發願品第十一

道君曰吾有十二上願流傳下世作生死橋

梁若善男子善女人能行之者必得如願第

一願者願我受身生身所在託生得生人身

六根具足聦明智慧衣食豐饒年命長遠第

二願者願我受身生身所在託生得生中國

不墮邊夷恒得安居莫遭兵刄牢獄拷楚毒

害靡加第三願者願我受身生身所在託生

值國王有道天下太平五穀豐熟兆民安樂

萬方寧謐率土無爲第西願者願我受身生

身所在託生父母妻子親姻眷屬悉得團圓

不中離别門戸昌熾子胤興隆第五願者願

我受身生身所在託生得聞經戒受持誦念

禮拜燒香供養護持通達玄妙永爲良藥救

治病身内外熏修六根清淨第六願者願我

受身生身所在託生常值三寶大法流行玄

匠神尊敷揚講說普令一切皆得受持遍爲

人天生死法藥第七願者願我受身生身所

在託生值國主大臣公侯宰輔皇后妃主大

建福田置立玄壇造大寶殿建大寶臺鑄大

寶鐘造大寶磬作大寶座金樓玉閣萬宇千

廊七寶莊嚴西界華整造經造像說法度人

承此福田願得開度第八願者願我受身生

身所在託生願得出家玄冠黃褐躬行經戒

教化人間普救衆生免離生死第九願者願

我受身生身所在託生爲帝主國王人民土

地三塗五苦一切衆生所在之處建百髙座

廣召道士講說大乗三洞衆經宣揚玄妙悉

得解悟俱入法流第十願者願我受身生身

所在託生常行布施寫經造像修營靈觀廣

布福田老病貧窮飢寒鳥獸悉行平等永不

慳貪第十一願者願我受身生身所在託生

天地清寧日月臨照星辰合度風雨以時草

木不傷人民快樂第十二願者願我受身生

身所在託生克生淨土親承妙法自在無爲

羽駕雲車體入自然永歸快樂

道君曰昔霄度天王是下界凡人常供養道

士勤心不怠道士念其勞苦教行十二上願

持經禮拜十七年中大得財寶廣建福田寫

三洞大乗一切經典并諸帙藴莊嚴寶藏請

諸道士校勘轉誦十二年中功感於吾我遣

三天玉童賜與金光草服之身生金光變化

自在常行救度教化人間七百年中值劫運

破壤天地化消又遣三天玉童以九鳯之輿

迎還大羅授與此經得爲霄度天王

讃歎品第十二

道君曰善男子善女人見國主人王皇后妃

主及諸王子宰輔大臣發大善心皆當讃歎

不可思議若見置觀廣立玄壇當須讃歎願

早成就若見開度道士女冠當須讃歎悉離

苦惱若見造像眞應化身當須讃歎盡得?

誠若見寫經三洞聖教當須讃歎永劫流通

若見殿堂樓閣臺榭當須讃歎普得皈依若

見鐘磬金銀銅鐵當須讃歎警悟群迷若見

講說敷敭妙理當須讃歎悉解幽玄若見誦

念受持供養當須讃歎克悟道眞若見行道

禮懴祈恩當須讃歎福力普覃若見燒香禮

拜供養當須讃歎必至道場若見燃燈光明

普照當須讃歎幽暗永消若見持齋供養眞

聖當須讃歎咸享福縁若見奉戒翹勤不懈

當須讃歎具足六根若見布施遍及人天當

須讃歎福德巍巍若見精進念念至誠當須

讃歎不生退轉若見勇猛發大善心當須讃

歎必得道眞若見居家常誦經戒當須讃歎

雲駕來臨若見居家持齋奉戒當須讃歎上

聖聞知若見出家持經誦念當須讃歎克得

神仙若見出家燒香行道當須讃歎功簡諸

天若見山林思眞念道當須讃歎玉女來迎

若見華果衣服明珠當須讃歎奉獻天尊若

見男女相好端嚴當須讃歎並得出家若見

一切諸善因縁悉當讃歎俾蒙利潤普濟當

知讃歎善縁勸發衆生成就道心無量功德

不可思議是故說言皆當讃歎

布施品第十三

道君曰布施有三等功德無量人天得大利

益不可思議一者施法二者施身三者施財

施法者常以我法三洞經教善巧方便或權

或實或畧勸誘衆生體解正道俱入一乗緫

棄愛纏登常樂境從劫到劫常轉法輪過去

未來常不退捨最爲第一不可思議施身者

常當以身救濟一切囚徒疾病水火刀兵無

量厄中皆行救護以其方便不惜身形或割

肉飼鷹投身餓虎散施鳥獸螻螘蟲魚乃至

蚊?無所悋惜供養道士給侍所須遊山採

藥驅馳左右修營靈觀掃灑殿堂種種果林

造諸功德舉止施爲不思勞苦常能不怠惟

盡一心功德巍巍最不可計施財者有二種

善根一者内財頭目髓腦毛髮皮肉無所悋

惜以施於人二者外財國城妻子童僕牛馬

金銀珠玉綾羅錦綺玩弄服飾散施一切不

係於心凡有九種功德不同隨所發心皆獲

利益第一者施入道身眞應化像見世富貴

功德難量過去生天仙天衣附體眞聖接犮

登乎玉清第二者施入經法三洞大乗見世

興隆年命長遠後生天上快樂無爲證果報

因入上清境第三者施入仙眞聖相見世安

樂福禄永隆過去轉身得生天上更持經戒

昇入太清第西者施入玄壇靈觀樓閣殿堂

房廊堦墀寶蓋臺榭見世門戸昌熾子胤興

隆過去託生五方淨土受生萬劫更得成眞

第五者施入道士女冠山棲學道法衣法具

供養所須見世善神保護衣食自然過去多

生天王之門第六者施入常住香油燈燭莊

田僕役見世魔王保護厄難不干過去受生

國王之家形容端正年命長遠第七者施入

鐘磬旛華帳座供養法具見世諸天記名録

善衆厄不干男女欣歡衣食豐足過去得生

豪貴之家第八者施入齋食供養出家法身

及持齋奉戒精進賢者見世不遭枉横水火

刀兵邪魔疾病諸雜苦惱衣食豐饒男女端

正如玉過去生富貴之門第九者施入貧窮

孤寡飢寒疾病囚徒曠野餓鬼水陸有情一

切衆生見世衣食自然吉慶扶身災障不加

年命長遠形容具足衣食豐盈智慧聦明人

中敬仰普濟又問曰今日聞

天尊金口宣說布施功德生死獲福不可稱

量然上古之時人不布施各自豐饒亦無災

厄又復快樂今令布施未識因縁

道君答曰上古之人淳朴懷道抱德不貪不

欲各足於身但用至誠即能得道不須布施

自合天心下世時澆人民矯詐惟求財寶不

識因縁賤命重財破國亡家内懷萬惡外結

兇狂相繼滅亡未曽自悟吾今是故令遣散

之一則内賊不生二則外賊不起内外安靜

衆禍消除所以令其布施破此慳貪勝善冥

通隨功受報昔寶山國王貪愛財寶金銀珠

玉綾羅錦綺車馬衣服玩弄器具積無量數

不肯布施賦斂無窮百姓飢寒人民怨酷共

相聚結西面兇兵王與皇后及以子孫悉被

傷殺分其財寶滅其國嗣更立善人又善愛

山北有五百人同心結侣專行劫奪取其財

寶殘害無數以快己身一旦王法收羅擒其

徒類及以妻子斷其手足置在坑中日與一

餐令其天下如斯貪悋破國亡家無問賢愚

不可勝計或猖狂内發劫賊外攻天下愚愚

豈能自覺我故念其貪著令遣施之除去衆

生無量煩惱

道君曰太極眞人者赤明劫初開身爲道士

受其經戒當發大心開悟群品講說妙義教

化衆生不問賢愚孜孜不倦傳經受戒導引

愚迷功感諸天名書金格一百八十年中尸

解轉形還爲道士彌更勤苦接化下凡六十

年中託生國王之家大建功德救貧恤死廣

立善功三百年中晝在經堂天火化身乘空

而去吾遣九鸞玉輿迎入西梵天中受與化

形尸解之道又生下世妙喜王家更建功德

白日昇天爲太極眞人凡生死轉變一百八

身或短或長三萬餘歳廣施戒法果證成眞

昔勝喜天王慈念衆生統攝王化三十三年

投身餓虎即便轉形應得生國十六年中便

登王位二十六年割肉飼鷹投身大海魚鼈

口中形化飛煙首入雲中變作天女備受三

洞寶經下生洞明國形容端正相好第一年

甫六歳便長齋奉戒别室誦經不交人事王

念?勤還作女冠宫中立觀建凌霄寶臺女

乃登臺鼻吸不食西百九年八鳯來迎爲西

明靈妃玉童玉女各二十西人出入乗天關

空輪西萬八千年轉爲景虛眞人昔安寶國

王大施財寶救貧度死廣濟人民恩及草木

供養道士衣服法具童僕几杖種種所須五

百年中形反成童大建功德放贖生命七百

餘年尸解成仙入蓬萊山中修内觀之道湛

然凝寂體入無爲萬八千歳今爲景相眞人

如此之比塵沙之量不可勝言粗舉一二以

相勸也子冝記之

太上洞玄靈寶業報因縁經卷之五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