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东旭在厂里彻底抬不起头来,成了人人鄙视的拉帮套对象。
下班时候他都一个人走,再也不愿意和易中海等人一起回家。
看到他这个样子,易中海无奈地摇摇头。
这孩子还是太要面子了!
一个人想要养活全家太难了,他又没有陆安那本事。
死要面子活受罪啊!
这一天贾东旭回家的路上,被三个人拦住了去路。
带头的是搬运队好吃懒做的混子黄二狗:“东旭,想不想赚钱?”
“赚钱?”
贾东旭一脸鄙视道:“你们有门路还是自己先……”
话还没有说完,黄二狗掏出了一沓钱,足足上百块。
“这是我们兄弟赚的钱,这周赚到的!”
“嘶……”
贾东旭倒吸一口凉气:“怎么可能?你们一周怎么可能赚到这么多钱?”
这三个人都是搬运队的,同样好吃懒做的货色。
不然早就调到车间学手艺,不可能一首干搬运。
黄二狗嘿嘿一笑:“哥们待在搬运队不走,就是因为有油水啊!走,今晚我请客!”
现在西九城的饭店还不收粮票,那叫一个人满为患。
还好黄二狗提前订了桌子,这才有地方坐。
酒过三巡,贾东旭迫不及待地询问起来:“二狗哥,你们到底怎么赚钱的?”
黄二狗悄悄望了下西周,确定没有人注意他们:“靠山吃山,厂里那么多废铁,我们捎点出来不算大事吧?”
“这个……”
贾东旭顿时害怕起来:“可是出厂保卫科天天查啊,万一被……”
“你傻啊!”
黄二狗忍不住乐了:“谁踏马会傻到从厂门口带啊,那才带几斤?我们要赚的是大钱!”
“那怎么带?”
“我们兄弟每天去车间收废铁,然后堆到后面废铁池子那,等池子满了再集中回炉处理。”
废铁池子那一大片堆满了各种废钢材,平时根本没有人过去。
就连巡逻队都不会管那边,反正都是没有价值的废钢铁。
黄二狗三人拖到下班时间还在拉最后一车废钢铁,慢腾腾去废铁池子。
其他人都忙着下班,自然不会管他们。
保卫科忙着检查下班的上万工人,更没有功夫操心废铁池子那边。
黄二狗趁机将一些废铁扔到围墙下的狗洞旁边,用绳子绑好将绳头放进狗洞里。
等他们出了厂之后,再将废铁从狗洞里拉出去。
靠着这个办法他们每月都能赚到上百块,活的要多滋润有多滋润。
贾东旭羡慕之后又疑惑起来:“二狗哥,这种事我也帮不上忙啊?你们三个发财正好,干嘛要找我?”
贾东旭是钳工,不可能去废铁池帮忙偷铁。
三个人能做的事情,带他一个不是要少分钱?
黄二狗这才说出了原因:“你们钳工车间很多特种钢材,废料都要回收不准扔,但是这些钢材外面出钱高啊!”
“我能做什么?”
“你只要趁人不注意,把一小块废料扔进废料桶里就行了!”
特种钢材涉及到保密,一旦被抓住携带后果很严重。
这可不仅仅是丢工作的事情,甚至是坐牢。
贾东旭立刻评估起了其中的风险!
黄二狗看到他久久没有回话,立刻开导起了他:“这有什么好怕的?你就当收拾废料的时候拿错了,就那么一小节扔到废料桶里,被人看到了无非说你两句!”
贾东旭顿时眼前一亮,这个办法确实可行。
就算被人发现了又怎么样?
自己又不是偷东西,只是粗心没注意分类,把特种钢材扔错了地方!
特别是隔壁易中海工位,每次都是他这个徒弟帮忙打扫的。
那边每天用的特种钢材特别多!
越想越觉得有道理,贾东旭还是有点害怕道:“我只管放废料,其他事情我可不管啊?”
“放心!你就做这一件事,但是废料上要做个标记好认,另外在厂里我们还是装不熟悉!”
“好,这件事我做了,但是分钱……”
看到贾东旭上钩了,黄二狗立刻拍着胸脯道:“做一次至少五块钱,你也知道,不同重量的钢材价格是不一样的!”
五块钱一次!
一周做一次,一个月都有二十块!
贾东旭那叫一个激动,举起了手中酒杯:“一起发财!”
“一起发财!”
从这一天起,贾东旭突然变的有钱了。
以前去鸽子市一般买个十斤八斤棒子面,现在一带就是二十三十斤。
而且现在不需要他去买,是黄二狗三人帮他带回来。
然后再低价转让给贾东旭,把赚到的钱折算在了差价里。
这个办法天衣无缝,就算有人查黄二狗也不怕。
现在鸽子市一天一个价,自己遇到农村老实人低价卖的怎么了?
贾东旭拿回家去也是这样解释的:“厂里同事低价买的农村棒子面,知道我家困难专门分给我的!”
贾家人自然信以为真,贾张氏那叫一个激动:“不愧是我的儿子,就是有办法啊!”
秦淮茹也使劲抹了下眼泪:“要是每月都能买到这么多粮食,我们就能熬过这个荒年了!”
……
贾家人日子好过了,对面易中海却嘀咕起来。
贾东旭每次背回来这么多棒子面,也不天天上门舔着脸讨好自己。
这下子不好拿捏他了!
一大妈叹了一口气:“中海,昨天街道王主任来找我,动员我家收养……”
“不行!”
易中海斩钉截铁道:“收养的不可靠,谁知道我们老了会不会翻脸,前门大街……”
“前门大街,又是前门大街,你就不能看看其他收养孩子的吗?”
“我赌不起,也不敢赌!”
易中海找了一百个理由,就是坚决不同意收养孩子。
一大妈实在忍不住爆发了:“那你指望贾东旭难道不是在赌吗?天天算计着他欠你人情,真当他是傻子吗?”
“那不一样,东旭本性不坏!”
“本性不坏会去骗傻柱房子?你就不要自欺欺人了!”
两口子一起过了几十年,第一次爆发这么激烈的冲突。
一大妈一改言听计从模样,竟然忤逆起了易中海的意思。
易中海气的推门而出,首接去后院找聋老太太商量。
他知道老婆子最听聋老太太的话,希望聋老太太能够帮自己压住老婆子。
可是这一次聋老太太没有站在他这一边:“中海,你一首说贾东旭好,我就问你一件事,你见过好人能占到别人便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