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归来,我让不孝子孙血债血偿

第96章 歪打正着绝处逢生

加入书架
书名:
重生归来,我让不孝子孙血债血偿
作者:
南归人
本章字数:
4614
更新时间:
2025-07-02

“动了!真的动了!”一个年轻工人失声喊道。

整个车间,瞬间鸦雀无声。

车间主任脸上的不耐烦和嘲讽凝固了,他张着嘴,眼睛瞪得像铜铃,

死死盯着那台重新焕发生机的老机床,仿佛见了鬼一般!

王建国擦了擦额头的汗,虽然累得快散架了,心里却涌上一股前所未有的畅快:“主任,幸不辱命!”

就在这时,厂长带着几个科室领导正好来车间检查工作,恰好目睹了这一幕。

当他得知这台被判了“死刑”的关键设备竟然被一个普通工人修好了,

而且这个工人还在可能被裁的名单上时,厂长镜片后的眼睛闪过一丝异彩。

“这个同志,叫什么名字?”厂长指着王建国问。

车间主任这才如梦初醒,结结巴巴地说:“他……他是王建国……”

厂长走到王建国面前,拍了拍他的肩膀:“好样的,小同志!

为厂里解决了大问题啊!我们现在正缺的就是你这样肯钻研、有技术的人才!”

当天下午,厂部就传下话来,王建国不仅不用被裁员,还因为修复重要设备,

为厂里挽回重大损失,记大功一次,奖励五十元!并且,

厂里决定成立一个技术攻关小组,专门负责老旧设备的维护和改造,由王建国担任副组长!

这个消息像一颗炸雷,在王家小院里炸开了锅!

孙秀娥喜极而泣,抱着王建国又哭又笑。

王建民和王建业都对大哥竖起了大拇指,由衷地感到佩服。

赵小玲张着嘴,半天都合不拢,脸上一阵红一阵白,像是被人狠狠抽了几巴掌。

她怎么也没想到,那个在她眼里一无是处的王建国,竟然能咸鱼翻身,

而且还翻得这么漂亮!什么叫“不可或缺”?这下她总算是明白了!

王建国激动地找到刘玉兰,这个西十来岁的汉子,眼圈通红,

“扑通”一声就要跪下:“妈!您就是我的再生父母啊!”

刘玉兰赶紧扶住他,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快起来!

这是你自己争气!妈只是给你提个醒儿。路,终究还是得靠你自己走。”

王建国看着母亲平静却充满智慧的脸庞,心中充满了无限的感激和敬佩。

他知道,如果没有母亲的点拨,他现在可能己经失魂落魄地到处找出路了。

母亲不仅保住了他的饭碗,更让他明白了一个道理:求人不如求己,困境之中,往往也藏着转机!

这一刻,刘玉兰在王建国心中的形象,彻底升华了。

她不仅仅是那个会操持家务的母亲,更是一个拥有大智慧的人生导师!

王建国在厂里咸鱼翻身,一跃成为技术攻关小组副组长的事,

像长了翅膀似的,不仅在王家小院,就连左邻右舍都传遍了。

人人见了王建国,都客气三分,道一声“王组长”。

孙秀娥腰杆挺得笔首,脸上笑容就没断过,连带着小虎子都成了院里孩子羡慕的对象。

这一切,赵小玲看在眼里,妒在心里。她摸着自己越发显怀的肚子,

本以为母凭子贵,能在刘玉兰面前多几分体面,谁曾想王建国这个闷葫芦突然开了窍,

倒让她精心盘算的优越感碎了一地。她如今见了刘玉兰,

更是大气不敢喘,只是那双眼睛里,偶尔闪过的不甘和怨怼,却怎么也藏不住。

这日,王家小院的气氛又有些微妙。不是为了柴米油盐,

而是为了王建军的儿子,王明。王明今年十五,初中眼看要毕业,

是上个普高挣扎着考大学,还是去个职业学校学门手艺,成了摆在二房面前的头等难题。

王明是王建军和赵小玲的独子,从小被赵小玲娇惯得有些不上不下,

成绩在班里也就中游晃荡。赵小玲心气高,一心想让儿子上普高,

将来考个大学,光宗耀祖。她早就托娘家亲戚打听好了,

城南有家普高,虽然名声一般,但她亲戚在那儿当个小干事,许诺能帮王明弄进去。

“建军,我可跟你说,儿子的前程是大事,必须上普高!将来当个大学生,

不比当工人强?”赵小玲挺着肚子,在屋里数落王建军,

“我娘家那边都说好了,多花点钱不怕,只要能进去!”

王建军皱着眉头,抽着闷烟。他心里没底。儿子那点成绩,

就算进了普高,能考上大学吗?别到头来三年青春花了,

钱也花了,最后啥也不是。他想起大哥王建国的事,心里一动,不由得想到了刘玉兰。

“要不……问问妈?”王建军试探着开口。

赵小玲一听这话,立刻炸了毛:“问妈?她懂什么!她一个老太太,

知道现在外面什么形势?王明可是我儿子,我还能害他不成?

再说了,她能安什么好心?指不定巴不得我家王明没出息,好衬得她大孙子小虎子多金贵呢!”

这话尖酸刻薄,王建军听了脸色一沉:“你胡说什么!

妈给大哥出的主意,救了大哥的饭碗,你怎么还……”

“那是他王建国运气好!”赵小玲撇着嘴,“再说了,修机器那种粗活,

跟我儿子上大学能比吗?我告诉你王建军,儿子的事,

你少让妈掺和!她要是真为了王明好,就该支持他上普高,而不是出那些馊主意!”

两人正争执着,刘玉兰从外面进来,手里还端着一碗刚煮好的核桃糊

,是给赵小玲预备的。她听到了屋里几句争吵,面不改色,

将碗递给赵小玲:“身子重,少动气。王明的事,我也听说了几句。”

赵小玲见刘玉兰进来,后面的话咽了回去,接过碗,却没好气。

王建军像是找到了救星:“妈,您说王明这事,咋办?”

刘玉兰在小凳上坐下,目光温和地看向王明,

这孩子正低着头,一脸苦恼。“王明,你自己想学点什么?”

王明囁嚅了半天,小声道:“我……我也不知道。妈让我上高中,可我怕考不上大学。”

赵小玲抢白道:“怎么就考不上了?还没考呢就泄气!

妈,您可别给他灌输这些没出息的想法!”

刘玉兰没理会赵小玲的抢白,只是对王明说:“不想走独木桥,也可以选条宽敞路。

我前几天听人说,城东那边新开了一家技术学校,专门教电器维修和无线电技术。

听说请的师傅都是厂里退下来的老师傅,有真本事的。

现在家家户户电器越来越多,往后这门手艺,只怕会越来越吃香。”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