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瑾和祝氏表面和好,玉瑾还应允祝氏,身体好些了一定会去宽慰受惊的小姑子王艳秋。
两个互相提防的人,却一致的没有提玉瑾搬回去住的事。
等祝氏走了,玉瑾蹙起了眉头:“她怎么还有银子?”
买燕窝给了二百两,她生病的时候给了十两,这会儿又给了一百两。祝氏这是有聚宝盆不成?
绿萝压低声音:“要不要奴婢去她房里探探?”
“不行,她们母女现在天天在家,你可不能贸然行动。”玉瑾牵了绿萝的手,小声道:“我感觉王麻子说的是真话。你还记得河源县的地吧?离的那么远,不管是雇长工种地还是收租子,都得有人操持。”
绿萝道:“听牙人说,那块地离金阳得有快二百里地,骑马来回都得大半天。老太太要是瞒着人置的田产,肯定不能自己去打理。姑娘是怀疑,老太太让原先打理田地的人杀王麻子?”
玉瑾点头:“她上次出去了一整天,对村里人说是去城里看病了,实际上可能是去找人了。”
若她的猜测为真,那祝氏还真的是个狠角色。王麻子神不知鬼不觉的消失,确实能解决掉祝氏眼前的困扰。
就算玉瑾不依不饶让祝氏嫁人,找不到王麻子,族里人也无可奈何。
担心祝氏暗中有帮手,玉瑾和绿萝愈发谨小慎微的提防。
两人愈发期盼张妈妈一行早日抵达,届时有穆叔和穆思远护院,她们才能放下心来。
*
月中,曲太太来王家村看曲子钰时,顺道来看玉瑾。
因曲子钰身体有了好转,曲太太的状态与上次见面时相比,有了明显变化。
眉目舒展,脸上也有了血色,她朗声道:“听说您在盖新宅子,我们家有间玻璃铺子,等回头让人去量一下尺寸,给您家做几扇玻璃窗。”
玉瑾客气道:“您的心意我领了,总不好一次次白拿您家的东西,做窗子用多少银子,您让铺子里的人找绿萝拿银子。”
“自家铺子要什么银子。您这么说,可就见外了。”曲太太道。
玉瑾玩笑道:“虽然您家是金阳首富,不差这点银子,可白拿东西我这心里过意不去。不如这样,您让铺子里给打个折扣,不然我下回真不好意思再麻烦您。”
拉扯了几个来回,曲太太笑呵呵的道:“真拿您没办法,那就让掌柜按成本价卖您。”
高嬷嬷老神在在的抿了口茶:“一个新宅子要置办的东西可不少,绿萝丫头看看家里缺什么,太太派个可靠的人帮着一道采买了吧?”
曲太太应和道:“嬷嬷说的对,你们两个出门不便,我找个得力的人帮你们把宅子里的东西配齐了。”
玉瑾连忙道谢:“您二位雪中送炭的情谊,我一定铭记在心。”
她原想着先置办点紧要的,等张妈妈她们来了,再让穆叔和穆思远去采购,如今有曲太太主动伸出援手,自然是再好不过。
回头村里人打听起来,就说盖房子和买东西的银子是找曲家或者周大夫借的。
曲太太让丫鬟呈上一个小包裹,她打开来推到玉瑾面前:“这是你们村的那个小丫头托人带给你的。”
高嬷嬷补充道:“迎弟现在改名叫雪梅,原想把她送到农庄上帮工,不曾想她在针线上有些天赋,太太便让人把她送到陪嫁的针线铺子上做了学徒。”
包袱里是两块帕子,两个婴儿肚兜,绣的图案简单,都是柳叶、方胜,绣工尚稚嫩但能看出绣的很认真。
迎弟,不,现在应该唤雪梅了,有了一技之长往后会越来越好,以后就算赎身离开曲家,做个绣娘也能衣食无忧。
前提是,她能坚定的与原生家庭割裂开。
希望从暗无天日的日子里摆脱,得见天光的雪梅,不要回头!
天阴沉沉的,似要变天。
曲太太还要赶回县城,坐了一会儿就起身告辞。
绿萝和玉瑾送她离开,打开门却见苏叶捧着小脸坐在灶房的门槛上,他身后放着一个大包袱。
送走曲太太,玉瑾问苏叶:“你什么时候过来的?怎么不进屋?”
苏叶道:“我们公子打发我来给你们当护院。”
回身拍拍包袱:“铺盖衣裳都带来了。”
玉瑾疑惑:“你来我自然是欢迎的,可他怎么会突然这么做?”
苏叶没正面回答,先对绿萝道:“姐姐,刚才村长过来说,让你去新宅子那边找他一趟。”
盖房子,大事不少小事不断,王茂平拿不定主意时经常喊绿萝过去。
不好让王茂平久等,绿萝匆匆往外走,走了几步又回头叮嘱苏叶。
“你把东西搬到东屋,自己收拾铺床,可别让我们姑娘动手,好好在家守着别乱跑,中午咱们吃鱼。”
等绿萝走了,苏叶才狡黠的眨眨眼,问玉瑾:“玉娘子,若是我们公子看上了绿萝姐姐,您应不应?”
“你这话问的,你绿萝姐姐的亲事当然要她自己愿意才行。”玉瑾问:“你怎么突然这么说?可是你家公子跟你说了什么?”
苏叶嬉笑道:“我家公子跟闷葫芦似的,才不会跟我们说这些,是我跟汪大哥猜的。”
原来是苏叶跟汪泉见曲太太来老宅探望,背地里蛐蛐曲太太除了探望玉瑾,还想跟绿萝多接触接触,替曲子钰刷好感。
他俩说周大夫若不主动点,绿萝可能就要嫁进曲家了,谁知这话被周大夫听了个正着。
苏叶道:“我家公子说我这么悠闲,就是吃多了睡多了,合该多干点活。这不,把我打发来给你们看家护院了。玉娘子,您就当我跟那白狗一样,管吃管喝管住就行。”
听了这话,玉瑾忍俊不禁。
这么说起来,苏叶跟大白狗还真的挺像,都是从别人家借来帮忙看家的。
“会不会耽误你功课?”
苏叶耷拉着脑袋:“功课都布置下了,公子让我每日抽空回去检查。”
“玉娘子,说出来您都不敢信,他留的功课是往日的三倍。”
玉瑾一本正经:“严师出高徒嘛!你家公子也是为你好!”
单纯的苏叶点点头:“倒也是。”
他却不知玉瑾纯粹是因为小时候吃过做功课的苦,也不想让别的小孩儿童年太轻松。
看到苏叶为功课烦恼,她觉得——真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