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玉瑾只要身体允许,时间都用在给腹中孩子缝肚兜,绣襁褓上。
这几日她像是跟针线结了八辈子的仇,别说碰了,连瞧都不愿瞧一眼。
绿萝从小陪着玉瑾长大,哪里能感觉不出玉瑾对腹中孩子的态度变化。
她昨日旁敲侧击请教了周大夫,周大夫说孕妇情绪本就多变,不用刻意去管,大都能自行好转。
绿萝暗忖,也不知这样的情绪要多久才能过去。
她每每看着姑娘刻意不去关注那胎儿的样子,都觉得心头闷闷的。
又盘算起日子,周大夫说五日后复诊,不知后日他能不能准时过来?
玉瑾满脸疑惑,怎么水都滚了好一会,绿萝怎么还在那愣神。
玉瑾:“绿萝,绿萝,你想什么呢?”
绿萝回神:“想周大夫!”
玉瑾眯眼:“你俩年龄差的有点大,不过,也不是不行,只要你愿意……”
“姑娘!奴婢想的是算着日子,周大夫后日会来。”
“哦……其实,周大夫人挺好的,医术又高。”
“您快洗漱吧!”
“哈哈哈……”
“哼!”
*
二月初十,穿书第五天。
晴,无风,比前两日暖和了些。
玉瑾和绿萝早饭吃的是昨天的剩饺子。
挖两块猪油放进热锅里,油化开后放进昨晚的剩饺子,小火煎到底部微微发黄,倒一点清水盖上锅盖,大火焖一下下,掀盖再转小火收汁,听到“滋滋”声,底脆馅香的煎饺子就好了。
配上清香的小米粥,一顿碳水加碳水的早饭就成了。
天暖了、风停了,绿萝觉得自己又行了,早饭的成功,令她信心倍增,跃跃欲试:“姑娘,咱们午膳做什么?”
吃着早饭想午饭,过日子就是这样。
玉瑾想了想问:“能买到肉骨头不?用菜干炖骨头,简单还热乎。”
绿萝眯起眼睛笑成月牙:“能,奴婢一会儿就去郑屠户家,昨儿他媳妇说了,今早杀猪。”
玉瑾一听,忙道:“要是有猪血,买上一块,放在锅里一起炖。”
别说玉瑾本就气血不足,她作为孕妇更要注意贫血的问题,猪血中含有大量的铁元素可以补血,适当的吃点还是有必要的。
绿萝皱眉:“猪血听起来怪怪的,能吃吗?”
“好吃着呢,除了炖,还能跟豆腐一起烧着吃,用韭菜炒了吃。”玉瑾答道。
绿萝好奇:“姑娘怎么懂的这么多?”
玉瑾脸不红心不跳:“以前在药典上看到过。”
用过早膳,绿萝收拾好锅碗瓢盆挎了篮子去郑屠夫家。
玉瑾则拿了本话本子开始消遣时间。
才翻了没几页,就听到有人在外面喊。
“宏才家的,在家不?有客来。”
玉瑾听着是六婶子的声音,忙撂下话本子站起身,想了想又回身把话本子丢回了空间。
她打开房门,就见六婶子带着周大夫和一个小药童站在院子里。
“周大夫,您怎么今日过来了?”玉瑾诧异道。
不是说好明天复诊的吗?她和绿萝都记得清楚,应该不会错。
周大夫被她那副尊容唬了一跳,待看清了是怎么回事,才无奈的拱了拱手:“玉娘子。我来帮你复诊,顺道告别。”
玉瑾:“告别?您要外出?”
她吃了几副周大夫开的药,身子大有好转,可不希望周大夫这时候离开。
周大夫身后小药童道:“我家公子本就不是金阳长春堂的坐诊大夫,我们只是偶尔经过金阳,若不是为了给您复诊,我们前日就走了。”
玉瑾慌了。
她还指望着周大夫看病呢。
不是她诅咒自己生病,实在是这副身子骨太弱,刮风病,下雨病,热了病,冷了也病。
周大夫是秦怡的嫡亲徒弟,玉瑾以为他就算不能给自己去除病根,也比旁的大夫强许多。
她惊慌失措,却又知与周大夫只是泛泛之交,不可能让对方为了浅薄的交情留在金阳。
“宏才媳妇,先请这位大夫进屋再说吧!”六婶子提醒道。
见玉瑾听了周大夫要离开的消息,那失神的样子,就跟要和情郎生离死别一样的,六婶子心里首犯嘀咕。
玉瑾被提醒后,才醒了神:“六婶子,周大夫,还有这位小哥,快屋里请。”
六婶子左右看了看:“绿萝那丫头呢?”
“去郑屠夫家买肉了。”玉瑾道:“多谢婶子帮忙领周大夫过来。”
六婶子听说绿萝不在,玉瑾那样子又干不了活,便自来熟的帮忙开门,打帘子把周大夫二人请进来,又试了试铜壶里的水温,帮着倒了两盏热水。
玉瑾连忙道:“婶子放着,我来就是了。”
“你一看就是没有做过这些活计的人,可别动手,再添了倒忙。”六婶子亲亲热热的把她按在座位上,玩笑道。
又解释道:“我刚才打算上菜地看看菠薐菜长得怎么样了,就看见这个周大夫的马车停在你婆婆家门口,想着可能是来找你的,我就多嘴问了一句。”
周大夫正快速的打量着这屋子,听了这话,点点头:“若不是这位婶子指路,我们恐怕要耽误点功夫才能过来。玉娘子,容在下给你请个脉。”
药童机灵的拿了脉枕搁在桌子上。
玉瑾手臂平放,手腕垫上脉枕上:“请!”
周大夫三指轻搭,指腹落在她腕间,六婶子见状赶忙放轻呼吸立在一旁。
屋内顿时安静的只能听见铜壶里的水沸腾的声音,“咕嘟、咕嘟!”
就在六婶子暗暗后悔,没有把那闹心的铜壶搁地上的时候,周大夫笑着点点头:“看来玉娘子的确如绿萝姑娘所说,风寒己经大好了。”
“是,这两日身上轻快很多,食欲也好了些。”玉瑾道。
周大夫拿出一张纸,摊开来放在桌上:“《黄帝内经》有云,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药补不如食补,这是在下总结的一些养身食谱,玉娘子可参考一番。”
为一面之旧,周大夫做到这个地步,己情至意尽。
玉瑾发自肺腑的感激。
也更加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