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巧匠:我用黑科技振兴家门

第54章:荣誉

加入书架
书名:
重生巧匠:我用黑科技振兴家门
作者:
牛马真言
本章字数:
4100
更新时间:
2025-07-01

办公室门被猛地推开。

张国强冲进来,手里的烫金邀请函在灯光下闪闪发亮。

“阮总!IEEE协会的邀请函!”

阮锦莲扫了一眼邀请函,立刻明白了分量。

华国科学家,首次受邀参加国际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年会。

“时间地点?”

“下个月,米国芝加哥。”张国强声音颤抖,“这是破天荒的第一次!”

电话铃声急促响起。

钱老总的声音透着兴奋:“小阮,IEEE的事我刚得到消息。组织研究决定,全力支持你参会。”

“明白。”

“不过要小心。”钱老总语气转为严肃,“西方对我们的技术进步很敏感。该说的说,不该说的一个字都不能透露。”

一周后,芝加哥会议中心。

阮锦莲身着深蓝色西装,步入会场。

周围的人都好奇地看着她,眼神中带着审视的意味。

“您就是那位华国的女工程师?”

戴眼镜的中年男子走过来,伸出手。

“IBM研发部汤普森博士。”

阮锦莲礼貌握手:“久仰。”

“听说您在分布式计算方面有独特见解?”汤普森眼神中带着明显的试探。

“一些粗浅想法而己。”

开幕式后,技术交流正式开始。

轮到阮锦莲发言时,会场安静下来。

她走上讲台,按下幻灯片开关。

“各位同行,今天分享华国在计算机应用优化方面的实践成果。”

屏幕上出现银行系统架构图。

“华国人民银行的分布式处理系统,相同硬件条件下,处理效率比传统方案提高60%。”

台下开始窃窃私语。

所有人都被这个数字震住了。

英特尔首席工程师站起来:“请问具体如何实现?是否使用特殊硬件?”

“没有特殊硬件。”

阮锦莲切换幻灯片,在白板上画出框图。

“任务分解和并行处理。将复杂银行业务拆分成独立模块,多台计算机同时处理不同任务,最后汇总结果。”

会场里开始有人小声议论起来。

1985年的分布式思路确实前卫。

汤普森推推眼镜:“如何保证数据一致性?”

“冗余检验机制。”

专家们都没想到会是这样的答案。

“每个关键操作都有双重确认流程。”

这种设计思路,比当时的主流技术至少领先好几年。

会后,几个公司技术负责人围过来。

“阮女士,能否详细介绍并行算法?”年轻工程师问。

“抱歉,涉及核心技术。”阮锦莲微笑拒绝。

IEEE主席威廉姆斯走过来。

“阮女士,您的发言很有启发。”他握着阮锦莲的手,“华国的技术进步令人印象深刻。”

“谢谢认可。”

第二天专题研讨会,焦点转向人工智能。

“计算机的未来在于智能化。”斯坦福教授在台上侃侃而谈,“让机器具备学习能力是关键突破方向。”

轮到阮锦莲时,她提出不同观点。

“智能化固然重要,但实用性更关键。”

她站起身,走到白板前。

“与其追求完美的通用智能,不如先解决具体领域的专门化问题。”

她画出几个应用场景。

“语音识别、图像处理、专家系统,这些能立即产生价值。”

台下专家们纷纷点头。

这种踏实的路子大家觉得更靠谱。

会议第三天,IEEE正式宣布结果。

“授予阮锦莲杰出贡献奖。”威廉姆斯主席在颁奖台宣布,“这是IEEE历史上第一次向华国科学家颁发此奖项。”

会场爆发出热烈掌声,记者们的相机闪个不停。

阮锦莲走上颁奖台,接过奖杯。

“感谢IEEE的认可。”她面对话筒,“这个奖项不仅属于我个人,更属于华国整个科技界。”

她举起奖杯。

“华国科学家正在用自己的方式为世界科技进步贡献力量。”

台下再次响起热烈掌声。

回到华国后,荣誉接踵而来。

科技部授予“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

华国计算机学会推选她为理事长。

人民日报整版报道她的事迹。

但阮锦莲始终保持冷静。

科工委表彰大会上,面对台下几百名科技工作者。

“这些荣誉不是终点,而是新起点。”

她的目光从台下一排排座位上扫过。

“华国要在世界科技舞台占据一席之地,需要我们每个人的努力。”

钱老总在台下满意点头。

晚上,办公室里。

阮锦莲整理IEEE会议的技术资料。

陆川敲门而入。

“还在工作?”

“总结这次出访收获。”她头也不抬,“看到不少新技术方向。”

陆川走到她身边,看着桌上堆积的资料。

“国外技术水平如何?”

“各有优势。”

阮锦莲放下笔。

“他们在基础研究方面确实领先,但在应用创新上我们并不落后。”

她指着其中一份资料。

“特别是在系统集成和工程化方面,我们的思路甚至更实用。”

电话突然响起。

张国强声音兴奋:“阮总,又有好消息!米国计算机世界杂志要做专访,德国技术期刊邀请您撰写专栏!”

“具体安排?”

“下个月三个国际学术会议邀请您做主题报告,包括欧洲计算机学会年会。”

放下电话,阮锦莲陷入沉思。

国际声誉提升了,机会多了,压力也大。

陆川注意到她脸上的表情变化。

“在想什么?”

“在想如何把这些国际影响力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技术突破。”

她站起身走到窗边,望着夜色中的京城。

“不过有个问题让我担心。”

“什么问题?”

“国际关注度越高,技术封锁可能会越严厉。”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