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巧匠:我用黑科技振兴家门

第53章:国际竞争趋激烈,技术壁垒待突破

加入书架
书名:
重生巧匠:我用黑科技振兴家门
作者:
牛马真言
本章字数:
4768
更新时间:
2025-07-01

“阮总,IBM的人到了!”

阮锦莲放下手中的技术报告。

“有什么人?”

“领头的是亚太区副总裁史密斯。”张国强压低声音,“他们说要谈战略合作。”

“他们现在在哪?”

“展示厅。非要参观我们的产品。”

这些外国人的小心思,阮锦莲一眼就看穿了。

展示厅里,三个西装革履的外国人正围着中华计算机的最新产品指指点点。

“阮女士!”史密斯转身,脸上挂着职业化的笑容,“久仰大名。”

他伸出手。

阮锦莲握手时感受到对方手掌微微用力。

试探。

“史密斯先生远道而来,有何指教?”

“指教不敢当。”史密斯环视展示厅,“我们是来学习的。”

学习?

IBM什么时候需要向华国企业学习了?

参观过程中,史密斯的助手不断拍照记录。

每到关键设备前,他们都会停留很久。

“这款处理器运算速度不错。”史密斯指着展示柜里的芯片样品,“采用什么工艺制造?”

“商业机密。”阮锦莲回答得干脆利落。

史密斯脸上的笑意收敛了几分。

“阮女士,我们是带着诚意来的。”

“什么诚意?”

史密斯从公文包里取出一份文件。

“IBM愿意向贵公司授权最新的处理器技术。”

阮锦莲接过文件快速浏览。

授权费用高得离谱,限制条款更是苛刻。

“史密斯先生,这个价格过分了。”

“技术是有价值的。”史密斯语气变得强硬,“何况这是最先进的32位处理器技术。”

“那我们的16位处理器就没有价值?”

史密斯愣了。

他没料到会是这个回答

“当然有价值,但毕竟技术水平…”

“技术水平如何,市场说了算。”阮锦莲打断他,“我们的产品在华国市场占有率己经超过40%。”

史密斯眉头紧锁。

这个数字比他们掌握的情报还要高。

谈判僵持了两个小时。

双方没有达成任何共识。

史密斯临走前,语气变得冷淡。

“阮女士,希望您能慎重考虑。术一天一个样,光靠自己摸索走不远的。”

“多谢提醒。”阮锦莲送他们到门口,“不过我们华国有句古话,师夷长技以制夷。”

史密斯听懂了这句话的含义。

脸色不甘地离开了。

钱老总的电话很快打来。

“小阮,IBM那边什么情况?”

“想套我们的技术,顺便试探底线。”阮锦莲如实汇报,“合作条件很苛刻。”

“具体说说。”

“技术授权费每年两千万美元,而且不能向第三国出口相关产品。”

电话那头安静下来

“这是想把我们绑死。”

“这哪是合作,分明是想掌控局面。”

“你的想法?”

“拒绝。”阮锦莲语气坚决,“我们走自主研发路子。”

挂断电话后,阮锦莲召集技术团队开会。

会议室里坐满了工程师。

“今天IBM来人了,大家都知道。”她开门见山,“他们想用技术授权控制我们。”

老赵皱眉。

“他们的32位技术确实先进。”

“先进是先进,但代价太大。”阮锦莲在白板上写下几个数字,“每年两千万美元授权费,五年就是一个亿。”

这个数字让所有人都愣住了。

“而且一旦接受授权,我们就失去技术主导权。”她继续分析,“他们可以随时提价,随时断供。”

技术总监老孙举手。

“那我们怎么办?自主研发32位处理器?”

“为什么不能?”阮锦莲反问,“我们16位处理器不也是自己搞出来的?”

“但32位的复杂程度…”

“复杂就不做了?”阮锦莲打断他,“如果什么都依赖别人,我们永远只能跟在后面。”

会议开了三个小时。

最终确定技术发展方向:拒绝IBM授权,启动32位处理器自主研发项目。

回到办公室,阮锦莲制定详细研发计划。

陆川推门而入。

“还在工作?”

“在想新处理器的架构设计。”她头也不抬,“32位比16位复杂太多。”

陆川走到她身边,看着满桌子的技术资料。

“有把握吗?”

“没有把握也要做。”阮锦莲抬起头,语气不容置疑,“这是必须迈过的坎。”

第二天,消息传开了。

IBM提高了在华国的产品价格,同时降低技术服务水平。

“这是报复。”张国强拿着市场调研报告,“他们想用价格战逼我们就范。”

阮锦莲看着报告上的数据。

IBM的新策略确实给市场造成冲击。

“我们的成本优势还在吗?”

“在。”张国强翻到另一页,“即使他们降价20%,我们仍有利润空间。”

“那就打价格战。”阮锦莲做出决定,“同时加快新产品研发。”

接下来几个月,市场竞争异常激烈。

IBM连续降价,中华计算机也跟着降价。

双方你来我往,打得不可开交。

但阮锦莲发现了新问题。

IBM的某些关键零部件开始限制对华国出口。

“这是技术封锁的新手段。”她在技术会议上分析,“不首接断供,而是卡关键器件。”

老赵拿着供应商通知函。

“高速存储芯片价格涨了三倍,而且限量供应。”

“显示控制器也买不到了。”另一个工程师补充,“供应商说产能不足。”

阮锦莲心中雪亮。

这是有组织的技术封锁。

对方想通过控制关键零部件来遏制华国计算机产业发展。

“看来我们必须加快自主研发步伐了。”她站起身,“不能再依赖进口器件。”

当晚,她给钱老总打电话汇报情况。

“技术封锁升级了?”钱老总声音很严肃。

“对方这手段高明,温水煮青蛙一样慢慢收紧。”阮锦莲分析,“这样既能达到目的,又不会引起太大反弹。”

“你们有应对方案吗?”

“有。”阮锦莲语气坚定,“全面启动核心器件自主研发计划。”

“需要多长时间?”

“两年内必须拿出成果。”

钱老总沉默了一会儿。

“资金和人员全力支持。这是关系国家技术安全的大事。”

放下电话,阮锦莲走到窗边。

外面夜色深沉,但她内心燃烧着斗志。

技术封锁越严厉,越说明他们感受到了威胁。

这反而证明华国的技术进步让他们害怕了。

既然如此,那就让这场技术竞赛来得更激烈一些。

她拿起桌上的电话,拨通张国强的号码。

“老张,明天开始,技术研发进入战时状态!”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