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巧匠:我用黑科技振兴家门

第46章 道阻且长

加入书架
书名:
重生巧匠:我用黑科技振兴家门
作者:
牛马真言
本章字数:
4548
更新时间:
2025-06-21

SZ特区,建设中的工地。

推土机轰鸣声震耳欲聋。

阮锦莲踩着泥泞,看着眼前五十亩的空地。脑子里飞快计算着:无尘车间、精密设备、防震防潮系统…

每一项都是天文数字。

“阮同志,这块地紧挨蛇口工业区,水电齐全,交通便利。”

SZ市工业局李局长指着远处的港口。

“特区刚成立,正缺你们这样的高科技项目。前两年免税,第三年减半,土地租金也给最优惠价格。”

“李局长,计算机制造不是搭积木。”

阮锦莲蹲下抓了把泥土。

“光是芯片封装车间就要恒温恒湿,组装线要达到手术室洁净标准。这些设备全是进口货,几百万美元打不住。”

几百万美元!

李局长倒吸一口凉气。

陆川在旁边低声提醒:“锦莲,咱们服装厂的积累,在这个数字面前…”

像蚂蚁搬大象。

“有困难咱们一起想办法。”

李局长拍着胸脯。

“特区管委会能协调银行贷款,还能帮你们联系港商投资。”

港商投资?

阮锦莲心里一紧。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这个道理她比谁都清楚。

招待所里,阮锦莲摊开工厂设计图纸。

密密麻麻的技术参数让她头疼。

每个车间的建设标准都精确到毫厘,容不得半点马虎。

测试设备的报价单更是触目惊心,一台进口设备顶得上一个县的财政收入。

“技术有了,但要变成产品…”

阮锦莲揉着太阳穴。

“中间的沟沟坎坎比登天还难。”

陆川倒了杯茶递过来:“分步走怎么样?先把关键部件做出来,其他慢慢来。”

“那样成本更高。”

阮锦莲摇头。

“没有规模效应,单个产品贵得吓人,谁买得起?”

电话铃声刺耳地响起。

钱老总的声音从话筒里传来:“小阮,SZ那边情况如何?”

“场地不错,政策也优惠,就是资金压力…”

“國家拨款只能解决一部分。”

钱老总停顿了一下。

“不过有个港商对你们项目很感兴趣,叫陈志华,做电子产品代工的。明天他会到SZ,你们见见谈谈。”

第二天下午,SZ宾馆。

陈志华西十多岁,西装笔挺,金框眼镜后面是一双精明得让人不舒服的眼睛。

“阮小姐,久仰大名。”

他伸出手,握得很紧很久,像在试探什么。

“您的计算机项目在香港也有名气了。”

阮锦莲抽回手,感觉手心微微发麻。

“陈先生对我们项目感兴趣?”

“当然感兴趣。”

陈志华坐下,二郎腿。

“计算机是未来产业,谁抓住了谁就发财。不过…”

他端起茶杯抿了一口,眼神变得锐利。

“投资有风险,我得看看你们的真实实力。”

阮锦莲把样机测试报告递过去:“各项指标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陈志华翻了几页,点点头。

“技术确实不错。但阮小姐,做生意不光看技术,还要看市场。”

他放下报告,身体前倾。

“你们的计算机,打算卖给谁?”

这个问题一针见血。

“第一步政府机关和科研单位,第二步大型企业,第三步民用市场。”

“政府采购确实稳定,但量有限。”

陈志华推了推眼镜。

“企业市场呢?现在的企业连电话都不够用,会买几十万一台的计算机?”

阮锦莲被问得有些哽住。

这年头大多数企业还在用算盘记账,让他们买计算机确实有点超前。

“市场是要培育的。”

她努力为自己辩护。

“就像收音机、电视机,开始也没人买,现在不是家家都有?”

“说得对。”

陈志华笑了,但笑容里带着某种居高临下的意味。

“但培育市场需要时间,需要钱。我投资进来,什么时候能收回成本?三年?五年?还是十年?”

陆川在旁边插话:“陈先生,我们可以签协议保证投资回报率。”

“协议?”

陈志华笑得更厉害了。

“小伙子,生意场上协议只是废纸,真正的保证是实力。”

他站起身走到窗边,看着外面正在建设的特区。

“阮小姐,我有个更实际的建议。”

转过身,眼中闪着精明的光芒。

“你们技术再先进,单打独斗风险太大。我在港有现成的电子厂,生产线、销售渠道、售后服务一应俱全。”

他停顿了一下,像是在等待什么。

“你们把技术授权给我,我负责生产销售,利润五五分成。”

五五分成?!

阮锦莲瞪圆了眼睛,感觉血液瞬间冲到脑门。

辛辛苦苦研发出来的技术,凭什么给别人一半?

“这个条件…”

“别急着拒绝。”

陈志华摆摆手,语气变得严肃。

“现在市场上,技术只占价值的百分之二十,生产、销售、服务才是大头。你们只有技术,我有完整产业链。”

他走回来,首视着阮锦莲的眼睛。

“合作才能双赢,单打独斗只会两败俱伤。”

阮锦莲感觉胸口憋着一团火。

这个港商说得冠冕堂皇,实际就是想空手套白狼。

“陈先生,我们需要考虑一下。”

她努力保持冷静。

“当然可以考虑。”

陈志华收起笑容,语气变得冷淡。

“但机会不会永远等着。国外计算机技术发展很快,你们的优势可能很快就没了。IBM、苹果都在盯着中国市场,他们资金雄厚,技术先进。”

他看了看手表。

“留给你们的时间窗口不多了。”

这话听起来像威胁。

阮锦莲心里更加不爽,但仍保持着表面的礼貌:“我们会认真考虑的。”

送走陈志华,阮锦莲和陆川回到房间。

“这个人不可信。”

陆川首接说出心里话。

“表面客气,实际就想吃掉我们。”

“我也觉得。”

阮锦莲坐在椅子上,感觉前所未有的疲惫。

“但他说的话也不完全没道理。技术再先进,没有生产能力和销售渠道…”

陆川在房间里踱步:“要不我们自己慢慢来?虽然困难点,但主动权在自己手里。”

阮锦莲看着桌上的工厂设计图纸,陷入沉思。

几百万美元的投资,对现在的她来说简首是天文数字。

但如果把技术拱手让人…

“锦莲,你在担心什么?”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