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是皇帝赐死,韩仲森的家人不能为韩仲森办丧事,城主府只剩下妇人和孩子哭作一团。
谢金庆接任城主后,把韩仲森一家从城主府赶出来,韩仲森的侍卫护送剩下的妇人和孩子前往济城投奔韩伯林。
当韩伯林得知弟弟去世的消息时悲痛万分,哭着让夫人安顿弟弟一家,然后独自一人在书房坐了一晚,第二日一早大开城门,迎燕军进城。
韩伯林跪在萧柘面前说:“我可以带着济城所有官兵和百姓投诚,但秦王要答应我两个要求。”
萧柘亲自扶起他说:“韩将军有什么要求尽管提。”
韩伯林:“第一个要求就是今年要免除济城百姓的赋税,历国朝廷的层层剥削,百姓已经苦不堪言,我希望燕国能给百姓一个恢复的时间,免除今年秋季的赋税。”
萧柘点头:“第一个要求本王可以代表父皇答应韩将军,韩将军处处为百姓着想,是一个很好的地方官员,日后可以继续做济城城主,守护济城百姓。”
韩伯林:“第二个要求就是我要为舍弟报仇,有朝一日我要亲手杀了天景帝和谢金庆。”
萧柘:“本王只能答应韩将军如果有机会一定让你亲自动手,不过战场上有很多意外,这两人可能等不到韩将军亲自动手就没了。”
韩伯林点头说:“好,秦王只要能要了二人的命,是否是亲自动手我都能接受。”
萧柘:“那就辛苦韩将军安抚城中百姓,本王会带着军队继续向前,韩将军有任何需求都可以和本王提。”
韩伯林:“王爷放心,城中百姓都跟随我多年,不会有二心。”
久攻一个多月没有任何进展的济城就这样被天景帝拱手相让了,萧柘写好战报快马加鞭送往上京,他整顿好将士继续向前。
接下来的城池都没有什么抵挡之力,燕军所到之处所向披靡,接连拿下两城,距离京都只有一城之隔。
同城被谢金庆拱手相让给金国,金国拿下同城后也没有收手的打算,攻城掠地收割着历国领土。
天景帝此时才感觉到危机,焦急的问朝中官员:“如今的形势要如何挽救历国啊?”
礼部侍郎袁文康出列道:“燕国大军立刻就要攻到京都,臣建议陛下先离开京都。”
天景帝:“朕能去哪啊?”
袁文康:“陛下可先临时迁都到江城,那里物产丰富,六座粮仓都在附近,我们可以整备军队,招兵买马积蓄力量,有朝一日收回失地。”
天景帝:“我们怎么靠一已之力对抗燕国和金国,他们一定会攻打过来的。”
袁文康:“臣以为陛下还是要派人去与燕国议和。”
天景帝:“为何是燕国?”
袁文康:“相比金国,燕国的秦王更守信用,如果我们谈好议和条件他们就不会突然袭击我们,而金国收了我们的银子却翻脸不认人显然不是盟友的最好选择。”
天景帝:“谁去议和合适啊?”
袁文康:“臣愿前往。”
天景帝看着平平无奇的人有些犹豫,毕竟这个人只是一个侍郎,礼部尚书去议和两次都没有成功。
可目前除了这个人主动请缨外,没有更合适的人选。
只好说:“好,就你去吧。”
袁文康带着议和团队五日就到达了萧柘所在的启城。
萧柘听到又有议和的使臣来时笑着让他们进来。
袁文康见到萧柘先行了一个拱手礼说:“历国礼部侍郎袁文康见过燕国秦王殿下。”
萧柘笑着说:“你们的尚书来了两次都没有谈妥,这次怎么派一个侍郎来了?”
袁文康不卑不亢的说:“我们谈判的内容与官职大小无关。”
萧柘:“袁大人想与本王谈什么?”
袁文康:“我认为如今燕国的敌人不应该是历国,而是更强大的金国。”
萧柘:“金国与本王无冤无仇,本王为什么要攻打他们?”
袁文康:“我知道秦王所说的为庆王和贵太妃报仇只是一部分原因而已,更多的只是把这当做借口为了出师有名而已,最终目的是为了统一大陆。”
萧柘:“袁大人说错了,本王是为了统一大陆,但也是为了本王的岳父祖母复仇。”
袁文康:“秦王想统一大陆目前最好的选择就是我们两国联手攻打金国。”
萧柘:“本王为何要与历国联手?”
袁文康:“因为相比金国我们历国更好拿捏,如今我们联手攻打金国胜率远比日后燕国独自与金国对战胜率高,等我们拿下金国,我们在做最后争夺。”
萧柘想了想说:“本王觉得你说的很有道理,不过想要议和本王有两个条件。”
袁文康:“秦王有什么条件?”
萧柘:“本王要天景帝公布庆王与十万将士的死因,这是不可以商量的,第二本王要你们把李文卿交给我。”
袁文康略做思考便答应:“好,我替陛下答应了。”
萧柘笑着说:“袁大人能替天景帝做主吗?”
袁文康:“我既然答应了就一定做到,十五日之内我们一定会下诏公布庆王军牺牲的全部原因,还会把李文卿给秦王送来,不过秦王也要答应我们十五日之内不可以继续进攻。”
萧柘:“好,本王答应了。”
袁文康回到历国同天景帝汇报时天景帝怒道:“朕怎么能公布庆王死因?”
袁文康:“如今是历国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陛下若不答应我们就没有任何机会了,况且天下百姓已经都知晓那件事了,陛下承不承认已经无所谓了,陛下如今坦然面对并道歉,态度诚恳一点或许还能赢得一些百姓的支持。”
天景帝:“朕要如何承认?”
袁文康:“陛下若信得过微臣,臣愿草写一份诏书让陛下过目。”
天景帝:“好,这件事就交给爱卿了。”
袁文康:“如今我们还要把李文卿给秦王送去,陛下要趁着此时没有打草惊蛇,直接派大内侍卫去李府带人。”
天景帝:“好,都听爱卿的。”
天景帝随即派人去李府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