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柘把上官瑶送到新庄镇后和解甲回到青城,准备整备兵马继续向南。
守城官兵过来禀报说历国的辰王和李大人又来了,就在城门外。
萧柘听后笑了笑说:“请他们进来吧,本王在城主府等他们。”
二人来到城主府后萧柘先命人给二人上茶,然后笑着说:“好久不见,辰王。”
辰王:“好久不见,王爷和皇妹可还好?”
秦王:“都好,瑶儿还给本王生一对儿女,非常漂亮可爱。”
辰王:“恭喜秦王和皇妹了。”
随后解下随身携带的玉佩又摘下手上的扳指说:“来时匆忙,没有提前给两个孩子准备礼物,这两件都是我的贴身之物,给两个外甥做见面礼,秦王带我转交一下。”
萧柘示意解甲收下辰王手上的东西说:“我就不与辰王客气了,替两个孩子谢谢堂舅。”
李达开见辰王又是寒暄又是送礼,丝毫不往议和的事上面聊,便急着说:“秦王,我与辰王来是想谈一谈关于两国战争的事。”
萧柘拿起茶杯问:“李大人想怎么谈?”
说完也没去看他,喝了一口茶然后漫不经心的放下茶杯。
李达开:“我与陛下说过秦王的要求,陛下表示他只能下诏表彰庆王的功绩,追封贵太妃为皇贵太妃,割唐城、石城、青城给燕国,并赔一千万两白银作为我们历国的诚意,同时希望燕国可以释放我们历国的齐王殿下。”
萧柘笑着说:“你们是想把本王当傻子糊弄吗?庆王的功绩天下百姓谁人不知,需要天景帝表彰?祖母也并不在意什么皇贵太妃的称呼,至于三座城池是我们燕国将士攻下来的,还需要你们割让,一千万两你们可以换回上官昊,但想停战这是远远不够的。”
李达开:“那秦王想要什么?”
萧柘:“本王想要什么我可以自已去拿,就不劳李大人费心了。”
李达开听到萧柘有想要的东西就感觉有希望,笑着问:“秦王想要什么尽管说,或许我们能帮上忙。”
萧柘笑笑说:“本王想要李文卿的命,李大人可以把儿子给本王送过来吗?”
李达开着急的说:“文卿何时招惹秦王作为父亲我替他向秦王道歉。”
萧柘:“李大人知不知道是他给上官昊出主意,让上官昊用祖母要挟王妃,用王妃做人质威胁本王。”
辰王听到这个消息先是用余光打量一下李达开,李达开连忙否认道:“这是不可能的,文卿素来都是端方君子,从来不会算计他人。”
萧柘冷笑道:“看来李大人很不了解自已的儿子啊,王妃亲口说是李文卿去上京城接的她还能有错?”
见李达开仍旧不敢相信,萧柘:“李大人信不信与本王来讲都不重要,本王会攻到京都,捉住天景帝还有李文卿,伤害过王妃的人一个也别想跑。”
李达开恢复一丝理智说:“秦王这是报私仇,即使文卿做了什么那也是个人的事,王爷出兵攻打历国就是公报私仇。”
萧柘:“那又怎样?
李达开看向一旁不说话的辰王悄声说:“辰王到时说话啊。”
辰王抬头看向萧柘问:“我今日同李大人同来是想向秦王求证庆王叔的死因。”
李达开意想不到的看着他,萧柘:“辰王应比我更了解你们历国的皇帝。”
辰王垂下眼眸轻轻点头道:“我知道了,秦王去做该做的事吧。”
萧柘:“难为辰王了,今日本王还有事,就不留二位了。”
辰王和李达开起身离开,出来后李达开询问辰王:“王爷不是来议和的?”
辰王:“本王无脸面与人议和,戍边的王爷被活活饿死,要敌国为其讨回公道,这样的王朝还有什么存在的必要。”
李达开不可置信的看着他,辰王:“李文卿从小跟在本王身边,倒是没看清他竟有此谋划。”
李达开:“辰王如此做就不怕老臣回去禀报陛下吗?”
辰王无所谓的说:“李大人想怎么说便说吧。”
今日的谈判是失败的,第二日李达开独自出现在城门处提出继续谈判,萧柘让守城侍卫传话:“昨日让你们进城是看在辰王的面子,如今燕国同历国已经没有什么好谈的了,李大人还是抓紧时间回去让天景帝准备如何迎战吧。”
李达开气愤的同辰王一起返回京都,回到京都辰王便一直称病不再上朝。
李达开向天景帝禀报了燕国的态度,又说了辰王的表现。
天景帝听说辰王并没有劝说秦王很是生气,不过他如今成年的皇子就只剩辰王一个,他又不能把这唯一的儿子如何。
他沉着声问朝中大臣:“如今燕国大军离京都只有五座城池的距离,我们要如何应对燕国?”
刘大人出列道:“既然燕国不识抬举我们可以与金国联盟,荣华公主如今可是金国皇帝的宠妃,若我们把一千万两白银送给金国,他们一定愿意出兵燕国,以我们两国之力一定可以拿下燕国。”
天景帝:“刘大人可能出使金国,与金国皇帝谈判。”
刘大人:“微臣十分愿意为陛下分忧。”
天景帝笑着说:“那就有劳刘大人了。”
第二日刘大人就带着一千万两白银出发前往金国。
此时的萧柘已经继续出兵攻打聊城,聊城城主阵亡,聊城岌岌可危。
杨志远到上京接走三个丫头,把上官瑶的东西也都一同带走了,包括她的大白和小白一家。
当皇帝得知上官瑶把贴身侍女和物品都带走后他问大太监:“秦王妃这是不想回来了吗?”
大太监:“老奴不知,也许秦王妃只是在外面找不到合适的人伺候,所以叫人把侍女接过去照顾。”
皇帝:“秦王妃已经生产几个月了,她若想回来早就回来了,她这次是真的生气了,对我们皇室失望了。”
大太监:“也许秦王妃只是想留在王爷身边,等秦王班师回朝时王妃自然也就回来了。”
皇帝提笔说:“朕要写信问问老二是什么情况,朕可不能失去还没见过面的孙子孙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