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柘攻破唐城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去张家村找上官瑶,可村子里的人告知这一家人已经离开了。
萧柘听到她们离开后很是担心,在村子里继续打听她的消息,那个接生婆笑着说:“这位将军是那位夫人的相公吧?”
萧柘:“婆婆见过她?”
接生婆:“我不仅见过她,还替她接生了呢。”
萧柘激动的问:“她已经生产了?”
接生婆:“是啊,你夫人给你生了一对龙凤胎呢。”
萧柘:“那她还好吗?”
接生婆:“她生产时可是凶险万分啊,我记得她是早产,有两位公子连夜去唐城找的大夫才保的夫人母子平安。”
萧柘给了接生婆一锭银子说:“谢谢婆婆。”
接生婆激动的接过银子说:“谢谢将军,你家夫人孩子一定会平安无事的。”
萧柘带着解甲回到唐城,安抚城中剩下的百姓。
直到晚上休息前解甲才担心的问:“王妃他们不会有事吧?”
萧柘揉了揉眉心说:“她现在应该还是安全的,上官昊没有找到她们,他若找到她们早就用她们要挟我了。”
解甲:“那我们就先不找王妃了吗?”
萧柘:“她们在历国境内我们也没办法去寻找,得知她们现在是安全的就够了。”
解甲:“我们还要继续向南进攻吗?”
萧柘:“让将士们休整几日再说吧,这些日子攻城他们都累坏了。”
解甲离开后萧柘坐在桌案前从怀里掏出那个临走前上官瑶给他的荷包。
他看着荷包自言自语道:“刚生产完就带着孩子离开,辛苦你了,照顾好自已等我去找你。”
休整了几日后萧柘下令继续攻打石城,石城百姓没有想到燕国会这么快就攻打他们,一时间竟让百姓们都生出了抵抗燕国的决心。
休息几日后上官瑶对老陈说:“按时间算老周他们应该快回来了,老陈你去必经的路上等等他们。”
三日后老陈在路上找到老周和老于,他们带回锦城到京都八所驿站,所有当年庆王向天景帝请求粮草的三道折子誊抄本,都盖有驿站的印章,几人看着这些折子心中都在滴血。
上官瑶连夜把天景帝给锦城军断粮和他们用贵太妃要挟她的事情写成告示,他们这些人又一起抄写了几百份传单。
上官瑶把告示给老周和老于说:“麻烦你们去石城和青城,趁人不备把告示贴在各个城墙上,把这些传单也都发出去。”
老周和老于离开后上官瑶对杨志远说:“你能想办法去趟唐城吗?”
杨志远:“我自已去唐城是没问题,可我走了王妃有危险怎么办?”
上官瑶:“有老陈在呢,不会有事的,你把这些折子拿给王爷,让他在唐城公布出去。”
“再传信给各城掌柜,把上个月的盈利给我。”
杨志远:“等拿到这些银票要好久,我有些担心。”
上官瑶:“等我们的消息在石城和青城传出去一定会引起不小的轰动,上官昊也没有精力再找我们了。”
杨志远担心的拿着这些折子离开。
老周和老于趁着夜里把告示张贴在石城和青城的各个城墙上,又把传单分发给城里的小乞丐,给他们一些碎银子他们就把这些传单传的满城都是。
第二日一早两座城池都因此事轰动了,百姓们议论纷纷。
老周和老于也按照上官瑶教的在城中引导舆论。
“这皇帝也太过分了吧,给十万大军断粮,若庆王还在燕国大军怎么可能攻下锦城和唐城。”
“不仅害死庆王又把庆王唯一的女儿送去和亲,现在又用贵太妃做人质,真是无情无义啊!”
“这样的朝廷我们要来做什么,听说燕国百姓生活的都很好,不像我们一样年年增加赋税。”
有人疑问:“如果燕国攻破我们,能一视同仁把我们当成燕国子民吗?”
“听说锦城百姓这两年生活的很好,燕国并没有区别对待他们。”
“我听说燕国大军攻破唐城之后也没有伤害百姓。”
“可燕国始终与我们不一样。”
“有什么不一样的,我只知道谁能让我吃饱饭我就拥护谁。”
这些言论一个早晨就传遍所有百姓,上官昊得知后连忙让人撕毁告示和那些传单,可为时已晚,大家早就看到了。
这些坚持抵抗的百姓都开始退缩,都开始怀疑他们的皇帝和朝廷。
两日后杨志远来到唐城找到萧柘,萧柘看见他连忙担心问:“你怎么来了,王妃她现在还好吗?”
杨志远:“王妃很好,她生了一对龙凤胎,恭喜王爷当父亲了。”
说完把带来的折子还有他们写的告示交给萧柘说:“这是王妃让我带给你的,她说要你在唐城把这些张贴出去,先让唐城百姓看到。”
萧柘拿过折子打开看了看说:“好。”
然后吩咐解甲去把折子张贴在城门,唐城百姓看到庆王的折子也都震惊了。
萧柘有些担心的问:“你出来她身边还有人吗?会不会有危险?”
杨志远:“王妃身边还有人,王爷放心吧,这两日石城和青城应该都很乱,百姓们对历国皇室的意见都很大,王爷可以利用这个时间尽快攻破石城和青城,这样王妃也就安全了。”
萧柘:“我会尽快拿下这两座城池,你也早些回去保护她吧。”
杨志远:“我还要在唐城留些日子,王妃吩咐我做的事还没做完。”
萧柘:“什么事比她的安全还重要?”
杨志远笑着说:“虽然王爷和王妃是夫妻,但我是王妃的人,王妃吩咐我做的事我不能告诉王爷。”
萧柘叹口气说:“只要她是安全的就好。”
这两日青城和石城的消息已经控制不住继续向南传播,上官昊越想控制越控制不住,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散播出去。
没过几日消息就传到京都天景帝耳朵里,他大发雷霆,连忙召集文武大臣研究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