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柘回来时看见上官瑶坐在外间绣帕子,上官瑶见她回来放下手里的绣绷说:“还没吃饭吧?”
萧柘脱了外袍洗手说:“以后到了时间我还没回来你就先吃,不用等我。”
上官瑶:“不,我偏要等你。”
然后叫丫头摆饭。
上官瑶给他盛好饭,萧柘坐下大口的吃了两口后才放慢进食的速度。
上官瑶:“你慢点吃。”
萧柘:“饿坏了。”
上官瑶:“衙门没准备午饭吗?可以让人给你送去的。”
萧柘:“太忙了,没有时间吃。托绾绾的福,今日捐款的商家富户特别多,数钱数到手软。”
上官瑶笑着说:“王爷的手拿刀枪都不会软,居然会数钱数到手软。”
萧柘:“绾绾一下子拿出十万两不会心疼吗?”
上官瑶不舍道:“当然会心疼了,那是我们四个多月所有收益,不过如果我都心疼不做个带头,谁会带这个头,谁的钱都不是大风刮来的,谁都会心疼。”
萧柘笑着说:“谢谢绾绾。”
上官瑶:“王爷要怎么谢我?”
萧柘:“绾绾想要怎么谢?”
上官瑶:“支持百姓开荒一事王爷和陛下说了吗?”
萧柘:“还没来得及说,从锦城回来就一直很忙。”
上官瑶:“那王爷有时间和陛下说说呗。”
萧柘笑着说:“知道了,一定让绾绾的胭脂铺开遍燕国。”
上官瑶笑的合不拢嘴,开心的说:“谢谢王爷。”
萧柘看着她开心的样子笑着说:“我怎么怀疑我的王妃是被掉包的呢,庆王的女儿怎么会热衷做生意?”
上官瑶仰着脸问他:“如果我是被掉包的王爷要怎么办?”
萧柘配合着她说:“那还能怎么办,娶都娶了,就算是匪寇的女儿也只能认了。”
上官瑶:“你知道就好,无论我是谁王爷都只能接受了。”
吃过晚饭两人沐浴后什么都没做就睡了。
第二日天没亮太子就带着救援队伍出发,快马加鞭傍晚就到达榆城,展开救援工作。
此次救援工作是非常及时的,从收到救援折子到太子抵达只用了三天时间,不过如今已经是深秋,天气越来越冷,他们必须在过年前把乡亲们的房子盖好,这也是迫在眉睫的事。
太子在民生问题上一向用心,此次也尽了最大努力让乡亲们过年前住进新房子。
上京城内,太子出发的第二天,捐过款的各家商户就收到了朝廷颁发皇帝亲手写的皇家义商的牌匾。
其他人都非常开心,这是朝廷对他们身份的认可,不过对芙蓉斋影响不大。
因为他们一直都是上京城唯一一家像样的胭脂铺子,基本没有竞争对手。
上官瑶这样做首先是想为灾民贡献一份力量,其次也想帮帮萧柘,如果没有她的带头,募集钱粮的事肯定不会这样容易,最后她还有一个更长远的打算,还要等萧柘进宫和皇帝说关于开垦土地的税务问题。
这日早朝皇帝先是表扬了萧柘募集钱粮一事做的很好,朝廷只是送出几块匾就换来二百万两银子和二十万石粮食。
萧柘出列说:“启禀父皇,儿臣觉得此次募集钱粮只是无奈之举,这种办法也就只能用一次,想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是要想办法怎样充盈国库。”
皇帝:“秦王可有什么想法?”
萧柘:“燕国目前有很多荒地没有种植,儿臣认为应该鼓励百姓去开垦荒地,减少对这部分田地的税收。”
皇帝:“可朝廷一旦鼓励开垦荒田,那些地会立刻被权势瓜分,根本到不了百姓手中。”
萧柘:“儿臣认为想要阻止这样的事情发生,是要想办法抑制权势而不是也同样的控制百姓。”
皇帝:“秦王认为要怎样抑制权势才好?”
萧柘:“朝廷可以颁发新的田地税务方案,例如十亩地以下的农户上两成税,超过十亩的部分上三成税,超过五十亩的上五成税,这样递进,土地越多税务越多。”
“还要颁发相应的法律,把田地记在他人名下,或用其他手段在土地税收上做假者,一经发现九族之内,三代血亲不可入仕。”
“这样不仅保证最底层百姓的生存问题,也能鼓励他们多劳作,还可以增加朝廷税收。”
有个大臣发问:“谁开垦的土地日后就归谁所有吗?”
萧柘:“自然不是,朝廷可以规定,荒田开垦的三年之内不收取税收,因为新开垦的土地收成都不好,过了三年开荒的土地就要上交朝廷,但开荒者有优先承包的权利,一旦承包就要和其他土地上交相同的税收。”
皇帝听的很动心,笑着说:“秦王的想法很好,各位爱卿有什么想说的?”
丞相:“微臣认为秦王的想法可行。”
皇帝笑着说:“那秦王就和户部、刑部官员商议,写一个具体的折子给朕。”
萧柘和两部大臣领旨。
下朝后皇帝把萧柘叫到御书房笑着问:“老二什么时候对土地税收有研究了?”
萧柘:“不瞒父皇,这都是王妃的想法,儿臣认为很好就提了出来。”
皇帝有些意外的说:“你这王妃若是个男子恐怕会是我们有力的对手啊,还好历国皇帝是个鼠目寸光,有眼无珠之人,把这样的人才送到我们燕国来了。”
萧柘:“王妃读的书多,见识也广。”
皇帝:“这次募集钱粮的事也是她的主意吧?”
萧柘:“父皇明智,的确是王妃想的办法,而且城中的芙蓉斋是她开的铺子,也是她带头捐的银子。”
皇帝笑着说:“她教养出来的孩子一定错不了,你们最近怎么样,还没有动静啊?”
萧柘:“这个不急。”
皇帝:“用不用派太医去给王妃看看?”
萧柘:“儿臣想还是先顺其自然,等一年后若还没有让父皇抱上孙子孙女再看太医也不迟。”
皇帝:“你心中有数就好,朕也不想催你们,只要你们夫妻感情好朕就放心了。”
萧柘:“我们感情很好。”
皇帝:“那就好,行了忙你的去吧!”
萧柘从御书房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