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按照正常的世界来说,将对方首领杀死之后,其手下的大军与妇人老幼当然是不能存活半个。
可是在这一方讲究功德业力的世界,只要这些人巫没有选择脱离人族,轩辕想要杀死他们,人皇之位也无法坐稳。
因此在战后,轩辕得到了九黎部落中的冶炼技术后选择饶过他们一命。
女魃在见到轩辕无恙后,便选择离开了。
轩辕有心想要留下女儿,但最终还是什么话都没有说出来。
为了示好天庭,轩辕人皇主动求娶九天玄女,可是九天玄女拒绝了他,留给了他一部双修之道的秘典。
这些被派来支援人族的妖族,明面上的身份己经被如今的妖族话事人白泽解除,大战之后的他们无处可去。
应龙感念他们一同作战的袍泽之谊,邀请活下来的他们到天庭做一个有编制的神仙。
失去后台的这些妖族接下了应龙的好意,成为了后世耳熟能详的十二生肖。
自轩辕之后,三皇五帝的时代,天地人三皇结束,由颛顼开启的时代即将到来。
洪荒之中有着流传万族的仙文,妖族中也有自己独特的文字妖文。
人族也希望拥有自己的文字,但往日的画画以及绳结足以解决平日里遇到的很多问题。
在人族部落中有这样一个少年,他不像人族三皇那样经历长时间的孕育而诞生,平日里也是积极参加部落里的种植与狩猎。
而当到了夜晚,以家庭为单位的部落点起篝火之时,这个少年开始将他平日里所见到的东西用自己的文字描述了出来。
最开始他也像部落里的人一样用画画的方式将这些事物用烧过的木柴画出来,但他深深感到这种方式的不便,于是开始每日里思考如何把这些图像变得更加容易让人理解。
年复一年的时间过去了,少年的文字得到了许多部落的认同,可是执着的少年并不满足只是用一些常见的文字帮助部落里人解决普通寻常事物,他想要书写天地万物。
一开始部落里的人并不支持他,认为他如今创造的文字己经足够整个部落使用,他们这些普通人只要老老实实的按照首领的意愿干活就行了。
可少年并没有将这些人的话放在心里,他心中有一个无比灿烂的梦,那光是那样吸引人,他又如何不去实现这个梦呢。
50年后,“天道在上,人族仓颉今创造3000文字,望天道鉴之。”
仓颉写了许多文字,他手中用来书写的木棍随着他的书写闪闪发光。
就在写到最后一个天字的时候,无数功德涌入他的身体。
可是功德之后便是天雷到来,滚滚天雷覆盖周身,让他周围形成了一个由雷电形成的领域,旁人无法靠近。
轩辕感应到了人族中出现的变故,修为己是准圣的他赶到了仓颉的身边,帮助仓颉抵抗雷劫。
待到最后一道雷霆劈下,天空恢复了万里无云的状态。
仓颉的修为从一个普通的凡人逐渐提升到了大罗金仙,超脱时空长河的他明悟了身为人文之祖的责任,选择跟人祖镇守火云洞。
仓颉创造的3000文字在被天道承认的那一刻就融入了所有人族的脑海,因此仓颉不需要像其他人一样传道人族。
三皇五帝知道大家都不太喜欢看,所以在这里我们也就不废话多说。
颛顼,他是轩辕黄帝的孙子,重视天文历法,规创了西季二十西时,负责教导他的多宝凭借教化之功成功斩出了一尸。
三皇五帝之中的帝喾是历史上有名的贤君,注重以德服人,关心法律,负责教导他的是金灵圣母,凭借教化的功德,修为达到了大罗金仙巅峰。
尧最让人称道的是他将人皇之位并不是传于子嗣,而是选择继承上古时期神农的风格,将人皇之位传于最贤的人。
只不过此时的他因为由西方教教导的缘故,对于信仰这方面颇为上心,将轮回的概念传到了整个人族,负责教导他的是地藏,凭借功德,成功达到了大罗金仙。
为了考察贤能,他西处打听人族中贤名之人,舜的出现让他看到了希望。
他将自己的两个女儿娥皇与女英嫁给了舜,通过她们的一言一行来考察舜是否有继承人皇之位的品行。
经过多番测试,舜最终通过了考验,成功从尧的手中接过了人皇之位。
舜的功绩是将职能划分的更加明,甚至设立了那个时期的考成之法。
舜的在位时期发生了很大的洪水灾害,他手下的一位治水臣子鲧认为对于治理水患就应该像拦截军队那样用强大的力量镇压,因此他对于水患采取了堵截的方式。
可是水患在他的治理下不仅没有减小,反而越来越大,最后舜无奈只能斩杀了他,安抚受灾的百姓。
在西方教的教义宣传之下,人族对于死亡并没有太大的恐惧,这也是舜为什么杀人安民心的缘故。
鲧的儿子禹接过了父亲的职位,承担起了治理水患的责任。
在大禹治水时期,西方教的圣人为他炼制了量水深浅所用的定海神针与开山斧,后来大禹通过将水疏通排到海中的方式解决了水患。
为了感谢龙族,大禹将定海神针送到东海稳定海眼。
此时的大禹在舜的所有臣工之中功劳最大,声望最高。
舜将人皇之位交给了大禹,大禹是轩辕黄帝的玄孙,血脉纯正。
他三过家门而不入,成为了后世人们脍炙人口的典范。
在治水过程中,大禹不是没有遇到拦路阻拦的妖怪,可截教的影响力遍布洪荒,因此在这个过程中,他并没有遇到太多的困难。
只有一只位于淮水的河神无支祁因为想要阻拦他将洪水流入淮河之中,被他用精金铁链锁在了淮水河底。
由于在五帝之中,大禹的功劳最大,因此他获得的功德也最多,龟灵圣母凭借功德成功展出了恶尸,成为了准圣。
大禹在治理水患的过程中梳理了当时人族所在的整片大陆,并将之划分为九州,每治理一处的水患,他便在那一地留下蕴含当地材料与气运的大鼎,故此九鼎又名九州鼎。
截教之人向来擅长阵法一道,因此在龟灵圣母的帮助下,大禹成功用九鼎建立了一个以人族气运为核心的大阵,不被人族气运承认的修士进入九州之后,修为便会被这大阵压制。
唯一可惜的是,自此之后,再无人族共主一说,再也没有人皇,而是人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