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幕盘点:开局盘点灭国意难平

有人说这场思想的争霸成为了这片土地文化思想的源头活水(下)

加入书架
书名:
天幕盘点:开局盘点灭国意难平
作者:
天星北辰
本章字数:
6156
更新时间:
2025-02-21

唐朝唐太宗时期

“魏征你说为什么?这我大唐现在的儒家和上面所讲的儒家为什么有点儿不一样?给朕的感觉他们不像是同一个思想一样”

魏征:陛下?您是不是忘记了?那是什么时代,我们这又是什么时代了?过去这么多年了,在时间的改变下儒家思想肯定会继续改变的,他不可能只是停留在初始的阶段,或许是因为儒家文化不断的改变传承才能经久不衰吧

“你说的对,朕给忘了,不过要是照上面所讲述的来看,朕现在可总算知道为什么在战国时期这个儒家思想用不得了,这儒家思想竟然想要挑战皇权还要挑战当时贵族,甚至他还想要恢复周礼那他是不是还想恢复分封分裂一个大帝国?

就这儒家思想谁敢用啊,这要是放在朕这个时代,朕也绝对容不下他”

房玄龄:陛下他们总是把东西想的太好了,根本就没有顾及到一个君王所要关心的是什么,陛下这上面不也说了吗,他们把有些东西想的太过于理想化

就单单一个有教无类,以臣看来在那个时代很难实现,臣不知道是儒家当时的思想看的太过于长远,还是根本没有看到各国诸侯王所需要的是什么,但他那种方法很难实现臣觉得甚至基本就不可能实现,除非能消灭所有的春秋战国贵族,而且这有教无类即使是我大唐都很难,除非……

“但说无妨!朕让你们讨论你们就讨论,不要想这么多”

魏征:房相不就是怕得罪人吗?我来说要想真正达到有教无类只能效仿黄巢将一些大唐的害虫彻底消灭

崔仁师:魏征,你的话是不是说的太过了?你说说谁是大唐的害虫啊?而且你在朝堂之中讨论大唐的反贼你到底是何意呀?

魏征:崔大人,我说的害虫是谁?你自已心里不清楚吗?崔大人向来公事公办,说一句我大唐的肱骨之臣心向大唐完全没问题,但是崔大人背后的人可就不一定心向大唐了

崔仁师:你!好你个魏征!

“行了,吵吵闹闹成何体统,崔待郎是朕让在这朝堂上随意说的,你是在怪朕吗?还是说你们已经不把朕放在眼里了,是不是现在就想架空我大唐的皇权了?是不是有点儿太早了?”

崔仁师:陛下!我博陵崔氏绝无此意

“哼!是朕让魏征说的你们谁要是谁觉得有问题直接来问朕”

隋朝隋文帝时期

隋文帝看着天幕之上对于诸子百家的各种思想,陷入了思考之中

“越国公这上面说各个诸子百家的各种思想都有缺点,需要多种思想并用才能发挥到更好的作用,这点你们怎么看?现在朕很想知道,就是说该如何搭配着诸子百家思想才能更好的利用呢?”

越国公杨素:陛下,这你就不能问臣了臣是不懂这个,臣虽然也略懂文治,但是确实没有了解过这种思想上的东西

“行,那诸位有什么意见?选哪几种相辅相成治理国家治理会更好”

越国公杨素:陛下,我现在大隋主要是以儒家为本兼用法家等一系列思想,共同执行治理国家的作用,但是臣认为我大隋应该还是注重一下兵家

尽量少用一些佛的治国之思想,臣觉得他们的治国之道有利有弊,但是臣感觉的是弊大于,臣希望的是吸取利的部分,然后主要利用兵家才是比较好的,我大隋现在缺一批顶端的将领,所以更应该多注重一下兵家的地位。

所以臣认为以儒,法,兵三家为主才是最好的,另外其他诸子百家的也可以吸取一些作为治国之道

“越国公你不是说你不懂这些思想吗?你这又是何意呀?你这不说的挺好的吗?

你说的没错,你常年在军中,你可能了解的更清楚,我大隋现在确实缺一批顶尖的将领,用兵家确实是最好的,但是我大隋佛的思想也确实有着很多的帮助,朕会好好想想的,但兵家的地位肯定是要提高一些的要是没有新的将领出来,等越国公你们这老一批将领没了之后,我大隋军中可就真的没有什么特别能打的了”

文武百官:…………你不是不懂吗?你怎么又说起来了?你这个人怎么这么卷?你把话都说完了,我们还说什么?不给别人点表现的机会吗?(心声)

宋朝宋太祖赵匡胤时期

“这百家争鸣在当时战国时期,朕觉得最为成熟的应该就是这个法家思想也是最符合当时君王的,一直传承下来从春秋战国时期到这现在这法家思想一直是任何一个王朝都在使用的,即使是汉朝最为尊崇儒家的时代,依然在使用法家作为辅

春秋战国时代发生战争应当就是法家思想和兵家思想最为推崇,常年对外发动战争要吞并其他国家,军队战斗力必须强,肯定推崇兵家思想,而治理国家法家就是最好的,而儒家思想又普遍不成熟,这儒家思想注定在春秋战国时期是没有一席之地的”

高怀德:陛下,俺觉得他们说的挺好啊,所有人都接受教育轻徭薄赋啊,臣觉得他们说的没问题呀明显就像是一个治国良策,可是秦国不用的法家的思想很严苛吗?为什么春秋战国时期儒家的没人用,反而法家的这么推崇。

“他们说的良策好虽好,但是如果不能给一个帝国的君王带来利益的,这种策略就不适合当时就像咱们打仗,谁能打赢咱们才用谁,谁打不赢仗就不用谁就是这个道理,当时的儒家思想完全不成熟,根本就用不了,而且想的太美好了,只要是一个稍微懂点治国之道的君王,一般都不会用当时的儒家思想

法家就不一样,他虽然严苛,但是能给当时的秦国军队带来强大的战斗力,能使秦国的百姓变得富,能让秦国当时社会更加安定,这就使得法家思想可以被推崇,而儒家思想并不能带来这种效果,有时候法太严在必要时期有着奇效”

高怀德:陛下,明白了

明朝明太祖朱元璋时期

“标儿,你一定要注意这些思想,这些很重要,要用他们的优点,不要用他们的缺点部分,咱就是重用儒家,然后也重用法家咱用儒家治国提供人才,但同时用法家用重典治理社会安定,适当的发挥他们的优点,这样才能把整个帝国治理的更好协调起来

而且不光这些主流思想可以用,其他的一些也可以用,咱就很注重农业,咱觉得就应该以农为本,大力发展农业咱大明的经济才可以迅速的恢复,这些诸子百家的这些思想很多都很有用,把他们的优点吸取了,缺点的就不要了

咱就很认可他是源头活水,他们的这些思想在咱的大明如果有效的合理应用依然可以用的很好”

朱标:父皇儿臣知道了,儿臣一定会运用这些思想的

清朝雍正皇帝时期

“历代王朝几乎就是以儒家为主,法家为辅,然后吸收各方面的进行治理国家,其实这上面说更好的优点是和其他的进行搭配,那朕为何不吸收当时所有主流思想的共同优点进行缔造一个全新的治国理念,这样或许治国之间可以相互补缺点,治理国家

朕觉得或许应当以法家为主来修建一个思想,自从朕废除了贱籍以后,那些地方豪强们还有我朝的贵族们越来越蠢蠢欲动了,

朕觉得没有必要对他们太过于仁慈了,朕觉得觉得这现在就是处于一种动荡的时候,这上面既然说了一个帝国属于动荡的时候就用重法,我大清的律法应该变得严苛一点了,不然那些地方豪强们真以为朕提不动刀了吗?”

田文镜:陛下,臣觉得如果用重法的话是否会出问题?这些地方豪强虽然有些蠢蠢欲动,但是并未做太大出格的事情,如果贸然用重法处理这些人,恐怕我大清不想要动荡之中啊,到时候又是连绵不断的造反了,陛下未登基前一直是造反不断,自陛下登基之后,勤政治国我大清最近刚安定了不久,陛下要不再考虑考虑?

现在臣更担心的是如果比较用重法得罪这些贵族们,他们多少会和这些地方好像有些关系,如果贸然得罪了这些贵族们,到时候恐怕就是叛乱四起

“朕怕他们?这大清是他们的还是朕的?朕不是他们的傀儡,朕巴不得他们叛乱一锅端,彻底让大清变得太平”

汉朝汉武帝时期

“果然是这样多种思想并存着治国才是最好的方略,这和大汉所实行的正好相同,以儒家和法家为主进行治理大汉,在经济上实行道家无为而治恢复大汉的经济,

既然这上面所说在战乱之后一般用道家来恢复经济,那朕可以现在主要实行道家思想来恢复经济啊”

霍去病:陛下臣觉得我大汉或许在主流思想之外或许可以多去了解一下其他的思想,或许有更多有利于大汉发展的思想,也有可能在这么多年来诞生了新的思想,说不定以后对我大还有帮助

“不错,你说的对或许有更多可以有利于大汉发展的思想,朕应该多去了解。”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