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钰离开后星星辰辰两个丫头开始讨论:
“他就是我们未来的驸马啊,长得一表人才的,和我们公主很配!”
“感觉他不是很高兴的样子呢,他不会不想娶我们公主吧!”
“怎么可能!我们公主容貌倾城,又有一手好医术,他凭什么看不上我们公主!”
绿竹提醒道:“你们两个说话注意一些,这是在燕国的驿站,周围都是燕国人,小心隔墙有耳给公主招惹麻烦!”
两个丫头听话的闭嘴,绿竹看向唐玥问:“公主在想什么?”
唐玥:“我觉得这个二公子有些眼熟,可又想不起来在哪见过!”
绿竹:“公主怎么会见过二公子,您从小生活在京都,与新京千里之隔,你们怎么会有见面的机会!”
唐玥:“不想这些了,大家都舟车劳顿辛苦了,早些休息吧!”
第二日吃过早饭萧钰按时过来邀请她去集市上逛逛。
唐玥戴好面巾跟着他出门。
萧钰不解的问:“公主为何一首戴着面巾!”
唐玥:“大夏人的规矩,未成亲的女子是不能让外男看到容貌的。”
萧钰:“你们大夏就是破规矩太多,你看这满街都是女子,大家都大大方方的多好!”
唐玥:“燕国对女子的束缚的确很少,她们很幸运。”
萧钰:“你也可以和她们一样啊!”
唐玥笑笑说:“我可能还需要一些时间。”
萧钰:“随你,那我们是不是也不能在外面用餐了?”
唐玥:“是的!”
萧钰有些扫兴的说:“你想去什么地方?我带你去。”
唐玥:“随便逛逛就好。”
二人走在新京的集市上,比想象中还要热闹。
唐玥:“燕国的都城还是很热闹的,不比京都的集市差。”
萧钰:“公主不是生活在皇宫里吗?也会出宫逛集市?”
唐玥:“我从小生活在外祖父家里,舅母会带我和表妹去集市。”
萧钰想起来第一次见她的场景也便没有继续追问。
二人来到一家布庄,唐玥拿起一匹布看了看说:“燕国的布匹和大夏还是不一样的。”
萧钰:“没有大夏的精致华丽,不过燕国的布更结实耐用。”
唐玥:“二公子去过大夏?”
萧钰看着她的衣服说:“不用去过也能看得出来。”
她没有在这里买布,从布庄出来唐玥低声问:“二公子送我回驿站时可以为二公子量一下尺寸吗?大夏的规矩,我要为你做一身衣服。”
萧钰犹豫了片刻回:“好啊。”
随后带着她来到一家首饰铺说:“公主挑选一件首饰吧,我不能白收你的衣服!”
唐玥愣了一下然后挑了一根白玉发簪说:“就这个吧!”
萧钰付了银子后离开,两人逛街像是为了完成任务一样,都敷衍的很。
快到午时时唐玥率先开口:“时间不早了,二公子送我回驿站吧!”
萧钰欣然接受,很快就把她送回驿站。
到了驿站后绿竹为萧钰量了尺寸,然后告辞,从驿站离开他解脱般快速离开。
唐玥在窗户上看见他快速离开的身影,低头看着手里的簪子陷入沉思。
接下来的几天两人没有再见面,唐玥专心在驿站内赶制了一身衣服。
在大婚的前一天派人给萧钰送到府里。
萧钰收到衣服还有一丝诧异,他己经忘了公主要为他做衣服的事。
收到衣服他也没有放在心上,随意的吩咐侍卫萧甲收起来。
萧甲:“公子不试试吗?小的看这衣服用的可是最好的料子,做工精细,比您平时穿的还要好呢!”
萧钰:“有什么好试的,我没衣服穿吗?”
萧甲有些莫名其妙,他不知道自己公子为何突然发脾气,只好听话的把衣服随意的放进柜子里。
明日就是大婚的日子,绿竹在整理盘点嫁妆。
唐玥有些心不在焉,辰辰关心的问:“公主在想什么?”
唐玥:“没什么。”
这时出去送衣服的侍卫回来复命,唐玥:“二公子收到衣服可有什么话?”
侍卫:“二公子什么都没说。”
唐玥有些失望的说:“知道了,你先下去吧!”
辰辰:“这二公子什么意思,我们公主亲手给他做的衣服他竟然一句话都没有。”
唐玥:“算了,我们不要抱有太大希望,我们是作为工具被嫁到燕国来的,只要完成这个任务就好了。”
星星:“他是有眼无珠,我们公主这么好他还不知道珍惜。”
唐玥笑笑说:“算了,不说这事了!”
六月十六一早,绿竹姑姑替公主梳妆。
她拿着梳子慢慢的梳着公主的头发,一边梳着头发一边念叨:“一梳梳到尾,二梳白发齐眉,三梳子孙满堂!”
说着说着她就哽咽着说:“终于看到公主嫁人了,从此以后公主就是大人了。”
唐玥拉住绿竹的手说:“谢谢姑姑陪在我身边照顾我,这么多年我一首把您当母亲一样。”
绿竹:“我哪敢做公主的母亲,我是和娘娘从小一起长大的,她一首把我当自己的姐妹一样,我自然要把她的女儿照顾好。”
“只可惜我没有能力改变现实,无法左右您的婚事。”
唐玥笑着说:“您就只管把我化的漂漂亮亮的看着我出嫁,以后的事以后再说,我依旧相信王爷不会害我!”
“车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桥头自然首,我们不要为没发生的事担心!”
绿竹擦了擦眼泪继续给公主上妆,最后换好喜服,戴上凤冠。
星星看着她感叹道:“咱家公主今天真好看!”
辰辰:“公主哪天不好看了?”
绿竹:“你们两个今天就不要斗嘴了,快出去看看迎亲的队伍是不快来了!”
星星:“我这就出去!”
没一会儿喜乐声响起,星星跑进来说:“来了!来了!迎亲队伍来了!”
绿竹帮公主盖上红盖头,扶着她出门坐上喜轿。
从这一刻起唐玥才真真实实的感受到成亲的氛围,整条街鞭炮齐鸣,吹吹打打的声音也没有断过。
坐在轿子里她都能感受到外面的热闹,看来燕国还是很重视这场亲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