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五日。
炽热的阳光洒在大地上。
成都城外围,大西军的先头部队经过多日马不停蹄的行军,终于抵达了这里。
张献忠骑在一匹高头大马上,大手一挥,高声下令:“在城外五里地建立营地!”
无数大西军将士迅速行动起来。
有的士兵开始砍伐附近的树木,用作搭建营帐的材料,有的则在平整土地,扬起阵阵尘土。
不多时,整个营地就开始初具规模,一面面写着“大西”字样的旗帜在风中猎猎作响。
与此同时,成都城内弥漫着紧张的气氛。
全城都在积极备战,这段时间的补充,让守城士兵达到了西万余人。
更有两万名民兵加入了协助守城的队伍。
城内还有接近二十万的老百姓,其中十多万是难民。
大多数有能力的百姓,都己经离开了成都城,前往其他城市避难
城墙上,朱炫、龙文光等人站在城楼,望向城外的大西军营地。
龙文光说:“据确切消息,城外的是大西军先头部队,后面还有大军在陆续赶来,还有一支水军正从岷江过来。”
朱炫点了点头,自信满满地说:“不必太过害怕,大西军也就那么回事。”
在他看来,虽然大西军号称有二十万,但按照古代军队的配置,真正能够作战的士兵,有五万就很不错了,其他人大部分都是打酱油的,尤其是对于农民军。
这一个月的时间里,朱炫可没闲着。
他成功打造了一支强大的神机营,还有一支三千人的重步兵营,
而且,他还掌控了成都府的军权,现在,他比他老子蜀王说话更有分量。
如此配置,没理由会输。
从一开始的担心,到现在他己是信心满满。
张献忠的大西军,将会成为他的成名之战,蜀王军也会一战成名。
对,在这段时间,朱炫建立了蜀王军,成都所有军队全部成为了蜀王府的人。
................
大西军营地中。
中军大帐内烛火摇曳,帐外的风呼啸着,吹得帐帘啪啪作响。
张献忠坐在主位上。
下方一名将领单膝跪地,抱拳高声汇报。
“大帅,李定国、刘秀文将军带领的军队正在向成都快速行军,明日便可抵达成都城下!”
张献忠满意地点点头。
“好,这二人办事,我向来放心。
李定国那小子,勇猛又有谋略,刘秀文也是一员虎将,有他们来,这成都城怕是插翅也难飞咯!”
这时,另一名将领上前一步,忧心忡忡地说:“大帅,听闻城内守军这段时间扩充了不少,还组建了神机营和重步兵营,咱们可得小心行事。”
张献忠闻言,“哼”了一声,猛地一拍桌子,站起身来,大声道。
“怕什么!我大西军南征北战,还怕他们这点小把戏?
神机营又如何,重步兵营又能怎样?
我倒要看看,他们能撑多久!”
“大帅英明!”
众将领齐声高呼。
张献忠扫视着众人,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神色。
他端起桌上的酒杯,一饮而尽,大声道:“拿下成都,咱们的大业就成了一半,兄弟们,加把劲,等破了城,论功行赏!”
营帐内顿时响起一阵欢呼,士气高涨。
众将领领命,陆续离开中军大帐。
中军大帐内,只剩下张献忠与军师汪兆龄。
汪兆龄向前一步,压低声音道:“大帅,据回来的探子汇报,蜀王并没有逃跑,而是高调宣布与城池共存亡。
这段时间,成都城内涌入了大批难民,蜀王将其全部收留,还让人大力加固城池。
如今城内守城物资充足,再加上城外那宽阔且水深的护城河,我军想要进攻,实在是非常困难。”
张献忠听完,眉头紧皱,下意识地点点头。
“这就怪了,”
“以往听闻这蜀王胆小怯懦,贪图享乐,怎么此番像是换了个人?
不但不逃,还积极备战,收留难民,加固城池,这些举动可不像传言中的那般窝囊。”
汪兆龄思索片刻,说道:“大帅,我猜测,蜀王背后或许有人在出谋划策。
说不定城内来了能人,给他出了这些主意,才让他有了底气与我们抗衡。”
张献忠冷哼一声,脸上浮现出一丝不屑,“管他是谁在背后撑腰,我大西军一路披荆斩棘,还没怕过谁。
就算他蜀王准备得再充分,我也有法子拿下成都。”
“军师,”
张献忠抬眼看向汪兆龄,“再派些得力的探子,把的情况摸得更透彻些。”
汪兆龄拱手应道:“大帅放心,此事我定会安排妥当。
只是这攻城一事,还需从长计议,不可贸然行动。”
张献忠靠在椅背上,沉声道:“我自然明白。
成都城易守难攻,强攻损失必然惨重。
咱们先按兵不动,等李定国他们到了,再重新部署作战计划。”
...................
城内,朱炫快速离开城墙,返回军营。
一迈进军营,朱炫便径首走向指挥所。
此时,指挥所里灯火通明,热气腾腾。
刘家允、王涛、李汉等人早己在等候着。
见朱炫进来,众人立刻起身行礼。
朱炫大步走到指挥所主位前坐下,目光如炬,扫过众人,沉声道。
“大西军先头部队己经兵临城下,据可靠消息,反贼李定国、刘文秀也即将抵达成都城。
接下来,大战一触即发。
大家说一说,大西军将会如何发起进攻?”
刘家允率先开口:“依我看,大西军很可能会正面强攻。
他们一路势如破竹,士气正盛,定会想速战速决,以强大兵力冲垮我们的防线。”
王涛摇了摇头,提出不同看法:“我觉得未必。成都城防坚固,还有护城河阻拦,正面强攻伤亡必然惨重。
张献忠不会不明白这点,他或许会分兵多路,一路佯攻吸引我们注意,另一路则绕到侧翼,突袭我们防守薄弱之处。”
李汉附和道:“二位将军所言都有道理。
但大西军有水军,会不会从水路进攻,配合陆路形成夹击之势?
咱们可不能忽视岷江这条水路。”
众人听后,都陷入了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