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八零,我踹掉渣夫再婚成首富

第66章 这钱投给你,我放心

加入书架
书名:
重生八零,我踹掉渣夫再婚成首富
作者:
南归人
本章字数:
5482
更新时间:
2025-05-15

离开了那条喧闹的小吃街,走在相对安静些的巷子里。

刚才的紧张和混乱仿佛还未完全散去。

“这回梁美蓉算是栽了个大跟头。”

白招娣先开了口,声音里带着一股轻松。

“江城不比县城,人生地不熟,她再想故技重施,怕是难了。”

周建军点点头,语气沉稳:“她这是咎由自取。”

他顿了顿,看向白招娣,眼神里带着几分欣赏:

“这次联手,倒是默契。”

“是啊,”白招娣迎上他的目光,心头微动,语气不自觉地放柔了些。

“不止是这次,这几年,好像每次我遇到难处,你总能及时出现。”

“周师傅,真的……不知道该怎么谢你才好。”

周建军的目光闪动了一下,脸上似乎泛起一丝不易察觉的红晕。

“不用谢。”

他声音温和,“能帮上你,我很高兴。”

他顿了顿,像是鼓起了勇气:“说起来,咱们认识也这么久了,

还‘周师傅’、‘白大姐’的叫着,是不是太见外了?”

白招娣心头一颤,仿佛有什么东西轻轻拨动了一下。

她抬眼看着他,试探着问:“那……叫什么好?”

周建军的眼神里带着一丝期待,还有些许紧张。

“就叫名字吧。”

“我叫你招娣,你叫我建军,怎么样?”

“好……”

白招娣几乎是下意识地应了一声,随即脸上也微微泛起红晕,轻声重复,“建军。”

这个称呼从她口中吐出,带着一种奇特的陌生感,却又像是理所当然。

两人继续并肩往前走。

“建军,”

白招娣侧过头,看着身边这个沉稳可靠的男人,再次轻声叫出了这个名字,感觉比刚才顺口了许多,

“今天……多亏你了。”

周建军脚步微微顿了一下,耳根的热度似乎更明显了些。

“招娣,你跟我还客气什么。”

他也顺势改了称呼,声音低沉。

“对付那种无赖,不能让她得逞。”

一声“建军”。

一声“招娣”。

那道无形的屏障,在两人之间悄然瓦解。

空气里弥漫开一种微妙的氛围,不同于之前的感激和纯粹的友情,多了一些说不清道不明的缱绻和暖意。

两人一时都没有说话,却并不觉得尴尬。

初冬的阳光透过稀疏的梧桐树叶,洒下斑驳的光影,落在他们身上,暖洋洋的,带着一种岁月静好的味道。

“火车站那边的新市场,你看下来觉得怎么样?”

还是周建军先开了口,打破了这片刻的宁静,将话题引回了正事。

“地方是真不错。”白招娣立刻回过神,认真地分析起来。

“位置好,紧挨着火车站,人流量肯定小不了。”

“而且是新市场,规划得整齐,比老市场看着敞亮多了。”

“张队长给的价格也确实公道,比我之前打听的那些老铺面划算不少。”

“嗯,我也觉得是个难得的机会。”周建军赞同地点头。

“张德军是我过命的兄弟,人实在,他答应帮忙盯着点,市场管理处那边也不会故意为难咱们。”

“关键是,这个市场起点高,以后发展潜力肯定大。”

“是啊,”白招娣的眼睛里重新闪烁起兴奋的光芒。

“东阳县毕竟还是太小了。”

“要想把‘白记卤味’真正做大做强,必须得来江城闯一闯!”

“这个新市场,就是咱们最好的起点!”

“那你……资金方面,真的没问题吗?”周建军看着她,眼神里带着毫不掩饰的关切。

“一下子要拿出三西千块,不是小数目。”

“要是不够,我这里……”

“建军。”白招娣打断他,脸上带着前所未有的郑重神色。

“你昨天提的合作建议,我回去后仔细想过了。”

“我觉得……可行。”

周建军的眼睛瞬间亮了起来,里面有惊讶,但更多的是难以抑制的喜悦。

“你……你同意了?”他的声音激动。

“嗯。”白招娣迎上他灼热的目光,坦诚地点了点头。

“你说得对,我出技术和管理经验,你出部分启动资金。”

“咱们优势互补,风险共担,一起把江城的店做起来。”

“这样,我的压力也能小很多,步子也能迈得更稳、更大些。”

她顿了一下,认真地看着他补充道:

“不过,股份的事情,我觉得还是得重新商量一下。”

“你出两千块,只占三成股,太少了。”

“这钱可不是小数目,是你辛辛苦苦攒下来的血汗钱。”

周建军却摆摆手,态度异常坚定:“招娣,这事就按我昨天说的定。”

“我不是图你那点股份。”

“我是真心看好你这门手艺,更相信你的能力和为人。”

“做生意嘛,本来就有赚有赔,风险我也得担着不是?”

“就这么定了,七三分,你大我小,店里的事你说了算。”

他看着白招娣,眼神诚恳得不容置疑:

“我信你。这钱投给你,我放心。”

白招娣看着他坦荡真诚的眼神,心里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暖流。

这个男人,不仅在她最困难的时候伸出援手,

更在她需要支持和信任的时候,给予了她毫无保留的肯定。

这份沉甸甸的情谊和信任,远比那两千块钱更让她觉得珍贵和踏实。

“好。”白招娣不再推辞,郑重地点了点头,语气同样坚定。

“建军,谢谢你的信任。”

“我一定不会让你失望,咱们一起把江城的店做好!”

合作的事情,就这么一锤定音。

接下来的时间,他们一起行动,效率明显高了很多。

周建军对江城比白招娣熟悉,人脉也更广一些。

他带着白招娣去看了几家大型的厨具设备市场,仔细对比了价格和质量。

最终帮她订购了一套性价比高、又适合卤味店长时间使用的全新炉灶、大容量冰柜和不锈钢操作台。

“这新式蜂窝煤炉子火力猛,还省煤,适合咱们这种需要长时间炖煮的。”周建军指着选中的炉子介绍道。

“冰柜要买个大点的,夏天生意肯定好,原材料和成品都能多备点,不容易坏。”

白招娣认真地听着,不时点头,将要点记在心里。

在这些硬件方面,周建军确实比她懂得多,考虑得也更周全。

他们还一起去考察了江城的几家大型农贸市场和国营肉联厂,

详细了解了各种原材料的供应情况和价格。

“江城的猪肉价格比县城稍微贵一点,

但选择确实多,品相也好不少。”白招娣仔细记录着。

“鸡爪、鸭掌、猪耳朵这些下水,货源也比县城充足稳定。”

“等店开起来,走上正轨,可以首接跟肉联厂谈个长期合作。”

周建军建议道,“咱们用量大,价格应该能谈下来不少优惠。”

“嗯,我也是这么想的,等稳定了就去谈。”

两人一边考察市场,一边热烈地讨论着江城新店的各种经营细节。

从店面的布局设计、人员的招聘培训,到初步的产品定位、开业的促销活动方案……

思路在交流碰撞中越来越清晰,未来的蓝图也越来越具体。

白招娣发现,和周建军一起工作,是件非常舒服和高效的事情。

他虽然话不多,但总能敏锐地抓住问题的关键,提出的建议往往一针见血,又非常中肯实用。

最重要的是,他充分尊重她的专业和意见,从不指手画脚,

但在她需要支持和帮助的时候,又能立刻给出最及时、最有力的支撑。

这种默契和合拍,让白招娣感到前所未有的轻松和踏实。

只要有他在身边,再大的困难,似乎也变得不那么可怕了。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