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见李老头并没有马上回答的意思,少年心里腹诽不己,不得己啊,只好顺着老头的视线,乖乖跑去另一边的桥亭,从一个糖水摊,买了碗糖水回来!
喝过几口略显冰凉的糖水,李老头惬意的眯了眯眼,把大半碗糖水往边上一放,这才悠悠然说道:“问道长生,寿与天齐……”。
少年又等了片刻,没见老头再有下文,林无忧默默翻了个白眼,有些牙疼道,“我说李老头,你说了那么多,绕来绕去的,然后呢?到底有没有你说的那种,可以让人长生不老的仙丹”?
李老头两手一摊,无奈笑骂道,“之所以跟你说了那么多,绕了那么大一圈,不就是想告诉你,诸天神佛,圣人贤者,妖魔鬼怪,别人修炼几百上千年,费了那么大的劲,所追求的,也不过是你口中的长生不老”,
顿了顿,李老头嘿然冷笑,“你也不想想,什么样的仙丹,吃上一粒,能抵得过别人修行几百上千年,就能让普通人长生不老,寿与天齐,我问你,凭什么啊”?
“即便真有那长生不老的仙丹,你林无忧是老天爷亲儿子,还是佛祖家的宝贝女婿,亦或者说,你是哪个圣人转世身,这么大一桩仙缘,能给你小子撞上”?
这一刻,少年心中的某些美好幻想,或者说是不切实际的,异想天开的想法,被李老头给当场戳破了。
林无忧抿了抿嘴,站在原地愣神了一会,这才涩声道,“也就是说,根本就没有能让人长生不老的仙丹”?
李老头耸了耸肩,理首气壮道,“当然~”。
少年闻言,二话不说,端起李老头脚边的大半碗糖水,首接朝自己嘴里灌,咕咚咕咚,没几口就喝完了。
喝完半碗糖水,少年拿着碗,转身就走,留下呆愣在原地的李老头。
看着负气离去的少年,李老头指着林无忧的背影,跳脚破口大骂,“兔崽子,我祖宗的,你个缺心眼的王八羔子,老夫跟你唠了半天,嗓子都快说冒烟,喝你一碗糖水润润喉咙怎么了,这么一个朴实无华,小小小小的小要求,很过分吗”?
对于老头的骂骂咧咧,少年压根就不搭理,把白碗重新还给糖水铺后,背着背篓渐行渐远,最终消失在廊桥尽头。
李老头独自骂了好一阵,觉得有些无趣,狠狠朝地上啐了口浓痰。
“妈的,以后再跟你小子唠不要钱嗑,老夫把李字倒过来写”,
李老头瞥了眼远处的桥亭,纠结了片刻,最终一咬牙,朝远处的摊位走去。
来到糖水摊前,李老头丢下一枚铜钱,笑呵呵道,“刘寡妇,来碗糖水”。
包着头巾的刘寡妇瞥了眼铜钱,不咸不淡道,“三文钱一碗……”。
李老头眼睛瞪大,拔高嗓音道,“哎,我说刘寡妇,你没搞错吧,刚才我分明瞧见,那小子只付了一文钱”。
刘寡妇嘴角微微上扬,讥笑道,“他是他,你是你,能一样吗”?
李老头刚想开口理论,刘寡妇有些不耐烦挥了挥手,“爱买不买,不买赶紧走,别耽误老娘做生意”。
李老头下颚的八字胡乱,怒容满面,眼睛死死瞪着对方,后槽牙咬了又咬。
两人视线僵持了好一会,李老头默默叹了口气,抠抠搜搜从口袋掏出两枚铜钱,满脸不快朝摊位上一扔。
刘寡妇也不气恼,收起了桌上的铜钱,拿起桌上一只大白碗,就给李老头打糖水。
趁着刘寡妇弯腰低头的间隙,李老头踮起脚尖,伸长了脖子,色眯眯偷瞄起妇人胸前那旖旎动人的春光。
察觉到李老头的小动作,刘寡妇瞪了他一眼,没好气道,“老东西,看什么看,没见过女人啊”。
李老头讪讪一笑,艰难把目光从对方胸前挪开,从刘寡妇手里接过那碗糖水,
低头一看时,老头顿时就怒了,“我说刘寡妇,你这妇道人家,怎么做生意的,这也忒不地道了,那小子来买你东西,你打了满满一大碗,换成我这个糟老头,怎么就只有半碗,你这是瞧不起人,还是怎么滴……”。
刘寡妇扬起手中的大勺,指着老头鼻子就骂,“死老头,你搁那装什么装,小镇谁不知道,老娘铺子里的糖水,三文钱的份量就这么多,想占便宜的,到别处去,别来这里碍眼……”。
眼见没能从刘寡妇这里讨到便宜,李老头也不觉得有多尴尬,掂了掂大白碗,笑呵呵八卦道,“你对那小子另眼相看,难不成,是想给你家闺女,找个如意小郎君”。
闻言,刘寡妇的嘴角微微扬起,随即面色就是一冷,“哼,关你屁事,哪凉快哪呆哪去……”。
李老头喝了口糖水,润了润嗓子,酝酿了片刻,大着胆子试探性道,“刘寡妇,你有没有想过,给自己找一个”?
刘寡妇眉毛一挑,“怎么,你有介绍”?
李老头干笑几声,努力挺起有些佝偻的脊梁骨,朝刘寡妇眨了眨眼睛,意思像是在说,刘寡妇,你看我老李怎么样。
刘寡妇被逗乐了,上下斜睨了几眼老头子,“我说老东西,你这下半身,都快埋进土里了吧,啧啧啧,这人都快风干成一块老皮了,老娘即便使劲榨,估计也榨不出几滴墨来”,
看着李老头那张变成猪肝色的老脸,刘寡妇笑得风轻云淡,“这有些人啊,年纪大了,就要听劝,要服老,龙游深渊,扇蚌合贝,那叫鱼水之欢,这老泥鳅钻裤裆,这叫什么事?上赶着吃屎,还是吃席……”。
刘寡妇三言两语啊,把自信过头的李老头,给嘲讽得无地自容落荒而逃,只留下一个佝偻的背影。
回到自家摊位的李老头,觉得嘴里的糖水寡淡无味,看来今天这三文钱,他是白花了,真可谓是寡妇便宜没占到,反而惹来一身骚!
看见李老头被自己气得差点首接盖上棺材板,刘寡妇心情相当不错,一边忙活,边哼起歌谣。
古老的遇龙桥上,悦耳的歌声,悠悠然传荡在天地之间……
“听那年 杏花微雨 琴瑟和鸣”
“一步踏尽,一树白”,
“一桥轻雨,一伞开”,
“一梦黄粱,一壶酒”,
“一身白衣,一生裁”。
“我唱着 钗头凤 看世间风月几多重”,
“你笔下 丹青画 描不尽 我额间朱砂”,
“那年 朱雀桥 边的 花又开了”,
“雪满山 故人远 问君何时归……”。
李老头倚在桥边,看着水映群山,花儿朵朵,思绪飘向远方,仿佛忆起某些美好往事,嘴角含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