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禾苗也不客气,她确实饿了。
跟着张震磊进了他们家的院子。
苏禾苗环顾一圈,发现院子里有棵樱桃树,此时花正开的热烈。
干净的花台里还有美人蕉。
苏禾苗己经开始思考自己的院子要种些什么。
张震磊的妻子是少数民族的人,头上包着一块白布,她笑容和煦,看着是个温柔的女人。
见苏禾苗来了,也热情的给苏禾苗递过去一个烙饼,还有一碗白粥。
旁边还有笋子做成的下饭小菜。
苏禾苗看着厨房柴火边的笋壳,又看了眼那盘笋子,心情愉悦,兜兜转转她还吃到两口灵笋!
她低头感谢谢春花后,开始大口吃了起来。
她看着站在院子里的张震磊和谢春花说着什么。
等苏禾苗吃完饭,谢春花就把她拉到了睡觉的屋子里。
比划着给苏禾苗找了两套衣服。
这让苏禾苗真的不好意思起来。
原身常年穿着不太合身的校服,因为性格内敛,胆小,小慧婶子曾经给她偷偷拿衣服,她都不敢穿。
两件衣服洗的发白,大半截胳膊都露在外面,别人问她,她还说凉快。
苏禾苗没有推辞,眼下她确实需要这些东西。
但是她也绝对不会白拿他们的东西,等以后有机会,她肯定报答他们的善意。
推辞多了显得她矫情。
于是她接过谢春花手里的衣服,对她说,“谢谢婶子!这些东西现在对我来说,真是太需要了!”
谢春花温柔的看着苏禾苗,这两天她儿子庆之和老公经常在她面前念叨,这是多么好,多么不容易的孩子。
刚才进门就嘱咐她,给禾苗找两套衣服。
谢春花轻轻拍了拍苏禾苗的手背,“禾苗,这些都是婶子年轻的衣服,婶子现在也穿不了,放着都是浪费,你别放在心上,啊。”
苏禾苗摸着那两套衣服的布料,看着上面的花色,心中感动。
她她只轻轻点头,给谢春花道谢。
等她们两人出了卧室,苏禾苗己经换上了一个棉外套。
整个人显得精神气都好了不少。
院子里,张庆之看见从自己老妈卧室走出来的苏禾苗,他扯了扯板车上的绳子,由衷夸赞道,“禾苗,你真好看!”
苏禾苗对着张庆之笑了笑,张庆之脸一红,抓起一旁的东西低头收拾起来。
谢春花看了背过身的自家儿子一眼,也只温柔的笑着。
张震磊扛着一捆大木板,对着苏禾苗道,“禾苗,这都是叔家不用的板子,等到了那上面,我去喊村里的木匠给你做个床!”
张震磊昨天己经去老房子看过了,里面什么都没有。
他昨晚就把家里能找的东西都给带上了。
“等把这些东西安置了,看看有什么必需品需要再添置。”
苏禾苗看了看那个板子车上面的东西,很多,很杂。
她露出感激的神色。
张震磊笑了笑,“这可不是叔们一个人的事情,昨晚啊,乡亲们把家里一些不用的东西收拾了,什么锅碗瓢盆,都给你拿过来了。”
“他们都说了,都是家里放着不要的。你刚好用得上。”
苏禾苗一怔,点点头,只是眼中有了些泪意。
她快步走近,看向那些东西,蓝色花纹的瓷碗,全新的锅铲…太多太多了。
张震磊扛着东西,指挥着自己儿子上山。
就连谢春花也大包小包的。
路上遇到小慧婶儿,也加入进来,帮着抬东西。
就这样五个人,跑了三趟,花了一个上午就把东西全搬上去了。
苏禾苗气喘吁吁看着面前的几人,大件都给她放好了,她拦下来对着几人说,“叔叔婶婶,庆之,现在马上到中午了,你们先回去吃饭,这些小东西我一个人收拾就行。”
说着她有些不好意思,“今天实在太感谢你们了,我这里不方便,你们连口水都喝不上,等我收拾好了,再请你们吃顿便饭。”
小慧婶儿拉过苏禾苗的手,“傻丫头,我们几个大人总有天能尝到你的手艺,不急。”
“今天中午,你去婶婶家,我给你做好吃的!”
张震磊此时站了出来,“小慧啊,刚才跑第二趟的时候我就喊春花把饭煮起了,我爸妈这个点都把饭菜炒好了,咱们一起去我家吃!”
小慧婶子看了看日头,此时回去再做…
她也笑了,拍拍苏禾苗的手,“禾苗啊,明天,明天来婶子这里,村长都做好了,咱就去吧。”
苏禾苗看着热情善良的几人,眼前这情况,真没法推辞。
她放下刚刚春花婶子给她在地里摘的蔬菜,有土豆,西葫芦,香椿,苋菜~
还有刚刚爬山上来发现的刺莓还有桑葚。
她转身进门把用桑葚叶子包着的东西给家仙递了过去,“家仙儿,不喜欢吃的话告诉我,我待会儿回来的时候去山上看看给你带别的。”
苏禾苗看了眼家仙,快速出门,几人以为她进去放东西,没有过问。
一行五人,又下了山。
张震磊的父亲是退伍军人,之前参加过革命战争,饭桌上,他侃侃而谈,其余人听得津津有味。
苏禾苗看着面前的场景,她己经很久没有和这么多人一起吃饭。
大家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真诚的笑容,两位婶子偶尔给她夹菜。
苏禾苗沉默地吃着,大家都对她的情况不过问,不谈及。
给予她这个十五岁孩子一种东西,尊重和保护。
可他们帮她的忙,苏禾苗眼睛眨了眨。
耳边蓦地传来张庆之的声音,“禾苗,咱们是朋友,你别客气!多吃点儿!”
她抬起头看过去,少年露出酒窝,笑盈盈的看着她。
苏禾苗点点头,收起心绪,偶尔也会参与到他们的聊天当中。
等吃完后,苏禾苗抢着想要洗碗,被春花婶子拦在厨房外。
小慧婶吃完就回家了。
张庆之七十五岁的奶奶,给苏禾苗递过去一大包东西。
苏禾苗推辞,西个人将她围在中间。
最后的结局是苏禾苗拜谢后,大包小包的从村长家出了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