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小凡猛地从睡梦中惊醒,心脏仿佛要跳出嗓子眼。“什么?瓦剌人来了?”他一咕噜爬起来,顾不上整理衣衫,便冲出战帐。
清晨的营地,一片慌乱。士兵们匆忙奔走,有的还没来得及拿起武器,脸上满是惊恐。远处,尘烟滚滚,喊杀声隐隐传来,瓦剌骑兵的身影若隐若现。
“镇定!都给朕镇定!”林小凡扯着嗓子大喊,试图稳住军心,可他的声音在嘈杂的环境中显得如此微弱。
“陛下,怎么办?瓦剌人来势汹汹啊!”王振不知何时出现在林小凡身边,声音都带着颤抖。
林小凡心急如焚,大脑飞速运转:“快,传朕的命令,让将士们按昨晚部署,加强防御!”
此时,一位将领策马而来,焦急禀报道:“陛下,瓦剌骑兵速度太快,我们的防御工事还未完全布置好!”
林小凡望着那越来越近的尘烟,咬咬牙:“不管了,能挡一阵是一阵!让弓箭手准备,听朕命令,万箭齐发!”
营帐前,士兵们在将领的指挥下,匆忙列阵。弓箭手们搭弓上箭,紧张地盯着前方。林小凡站在高处,看着士兵们颤抖的双手,心中暗暗祈祷:“一定要顶住啊!”
片刻间,瓦剌骑兵如黑色的潮水般涌来。为首的瓦剌将领挥舞着长刀,大喊着听不懂的口号。
“放箭!”林小凡一声令下,无数箭矢如雨点般射向瓦剌骑兵。前排的瓦剌骑兵纷纷中箭落马,但后面的骑兵毫无惧色,依旧纵马向前。
“继续放箭!”林小凡喊道,可他心里清楚,这样的抵抗恐怕难以持久。
“陛下,如此下去,我们迟早会被攻破防线啊!”王振哭丧着脸说道。
林小凡瞪了他一眼,吼道:“这时候说这些有什么用!想办法!快想办法!”
就在明军岌岌可危之时,突然一支利箭朝着林小凡射来。林小凡瞪大了眼睛,眼睁睁看着那支箭飞速逼近,却无法躲避。
“陛下小心!”身旁的一位护卫见状,毫不犹豫地扑向林小凡,那支箭射中了护卫的后背,护卫闷哼一声,倒在林小凡怀里。
“你…你怎么样?”林小凡惊慌失措地问道。
护卫脸色苍白,勉强挤出一丝笑容:“陛下…保重…臣…臣没事…”话未说完,便闭上了眼睛。
林小凡心中一阵悲痛和愤怒:“这些瓦剌人,朕与你们势不两立!”
此时,战场上局势愈发危急。瓦剌骑兵己经冲破了明军的第一道防线,与明军短兵相接。喊杀声、惨叫声交织在一起,鲜血染红了大地。
林小凡看着混乱的战场,心急如焚。突然,他灵机一动,想起昨晚的计划:“对了,让仪仗队和军乐队上!”
王振愣了一下:“陛下,这…这都什么时候了,仪仗队和军乐队能有什么用?”
“少废话,照做!让他们奏乐唱歌,步伐要整齐,声音要大!”林小凡急切地说道。
王振虽不明白林小凡的用意,但还是赶紧去传达命令。很快,那跑调的《团结就是力量》再次响起,仪仗队士兵们强忍着恐惧,踏着正步,在战场边缘行进。
瓦剌骑兵听到这奇怪的歌声,看到明军如此怪异的举动,不禁一愣,攻势也为之一缓。他们搞不明白,明军在这生死关头,为何做出这般莫名其妙的举动。
“陛下,好像有点效果,瓦剌人攻势慢下来了!”王振惊喜地说道。
林小凡长出一口气:“继续让他们奏乐,不能停!”同时,他转头对身边的将领说:“趁此机会,组织反击,把瓦剌人赶出去!”
将领们领命而去,指挥明军发起反击。士兵们看到瓦剌人出现犹豫,士气大振,纷纷挥舞着武器,冲向瓦剌骑兵。
战场上局势瞬间变得胶着起来。瓦剌骑兵一时摸不透明军的意图,不敢贸然进攻;而明军则借着这短暂的喘息机会,稳住了阵脚。
“陛下,这样下去也不是办法,瓦剌人一旦回过神来,我们还是抵挡不住啊!”一位将领焦急地说道。
林小凡眉头紧皱,心中明白将领所言极是。可他实在想不出更好的办法,只能拖延一时算一时。
就在这时,一个士兵匆匆跑来:“陛下,后方发现一支军队,正朝着我们这边赶来,旗号好像是…是于谦大人的援军!”
林小凡大喜过望:“真的吗?快,再去确认一下!”
不一会儿,那士兵又跑回来:“陛下,确认了,是于谦大人派来的援军!”
林小凡激动得差点跳起来:“太好了!真是天无绝人之路啊!传朕的命令,让将士们坚持住,援军马上就到!”
得知援军将至,明军士气大振,抵抗愈发顽强。瓦剌骑兵见明军突然有了援军,担心陷入包围,攻势逐渐减弱。
“撤!”瓦剌将领见势不妙,无奈下达了撤退的命令。瓦剌骑兵开始缓缓后退,最终消失在远方的尘烟中。
“呼,终于走了。”林小凡长舒一口气,双腿一软,差点瘫倒在地。
“陛下,您没事吧?”王振赶紧扶住林小凡。
林小凡摆摆手:“朕没事。这次多亏了于谦的援军,不然我们可就危险了。”
没过多久,于谦的援军赶到。为首的将领见到林小凡,赶忙下马行礼:“陛下受惊了!于大人得知陛下这边情况危急,放心不下,特命末将率援军前来支援!”
林小凡看着眼前的援军,心中一阵感动:“于谦真是朕的肱骨之臣啊!替朕谢谢他。”
经过这场恶战,明军损失惨重。营地一片狼藉,到处都是受伤的士兵和战死的马匹。林小凡看着这惨状,心中满是愧疚和自责。
“陛下,当务之急是赶紧整顿军队,安抚伤员。”一位将领提醒道。
林小凡点点头:“对,传朕的命令,立刻救治伤员,统计伤亡情况。另外,加强营地防御,以防瓦剌人再次来袭。”
士兵们开始忙碌起来,救治伤员的、清理战场的、加固防御工事的,各司其职。林小凡在营地中巡视,看着那些受伤士兵痛苦的表情,心中暗暗发誓:“朕一定要让你们平安回家,再也不让你们陷入如此险境!”
“陛下,这次虽然击退了瓦剌人,但我们的处境依旧艰难啊。”王振忧心忡忡地说道。
林小凡知道王振所言非虚,这次能侥幸击退瓦剌人,实属运气。若不尽快想出应对之策,下次可就没这么好运了。
“召集将领们,到朕营帐商议大事。”林小凡说道。
很快,将领们齐聚林小凡的营帐。众人脸上都带着疲惫和忧虑。
“各位将军,此次瓦剌来袭,让我们损失惨重。但我们不能就此气馁,大家说说,接下来该怎么办?”林小凡说道。
一位将领率先发言:“陛下,依末将之见,我们应该尽快撤军,退回京城。此地太过危险,我们兵力不足,物资匮乏,难以与瓦剌长期抗衡。”
其他将领听了,纷纷点头表示赞同。
林小凡心中也有过撤军的念头,但他又担心就这么灰溜溜地回去,会被天下人耻笑,自己这个皇帝的威望也将荡然无存。
“可是,就这么撤军,朕实在心有不甘。而且,瓦剌人若是趁机追击,我们在撤退途中也会遭遇危险。”林小凡说道。
这时,另一位将领说道:“陛下,要不我们在此地坚守,等待后续援军。同时,派人去周边搜集粮草,补充物资。待我们实力恢复,再与瓦剌人决一死战。”
林小凡陷入了沉思,这两个建议都有道理,但都存在风险。撤军可能会遭遇追击,坚守则可能被困在此地,物资耗尽。
“陛下,还有一事。此次改道行军,导致诸多混乱,让我们陷入险境。这其中王振难辞其咎,还请陛下严惩!”一位将领突然说道,目光首指王振。
王振吓得扑通一声跪下:“陛下,老奴知错了!老奴也是一心为陛下着想,只是没想到会弄成这样,求陛下饶命啊!”
林小凡看着王振,心中也是气愤不己。若不是他提议改道,明军也不会陷入如此困境。但此时正是用人之际,若是严惩王振,恐怕会寒了其他人的心。
“王振,此次你确实犯下大错,念你也是无心之失,且在战场上也曾护驾有功,朕暂且饶你这一次。但你给朕记住了,若再有下次,定不轻饶!”林小凡说道。
王振连连磕头:“谢陛下不杀之恩!老奴以后一定尽心尽力,为陛下效犬马之劳!”
“好了,此事暂且不提。我们还是商量一下接下来该如何应对瓦剌。”林小凡说道。
众人又讨论了许久,依旧没有一个完美的解决方案。就在这时,一个士兵进来禀报道:“陛下,抓到一个瓦剌俘虏,他说有重要情报要向陛下汇报。”
林小凡心中一动:“带他进来。”
不一会儿,士兵押着一个瓦剌俘虏走进营帐。那俘虏看起来颇为年轻,一脸惊恐。
“你有什么情报要向朕汇报?若是敢说谎,朕立刻砍了你的脑袋!”林小凡严厉地说道。
那俘虏赶忙说道:“陛下饶命!小人不敢说谎。小人知道瓦剌人的部署,他们此次出兵,本想一举歼灭我们,但没想到我们会有援军。现在他们正在重新集结兵力,准备再次进攻。而且,他们后方粮草补给有些困难,若是我们能想办法切断他们的粮草,他们必定不战自乱。”
林小凡听了,心中大喜:“你说的可是真话?”
俘虏忙不迭点头:“句句属实,陛下可以派人去打探。”
林小凡看向将领们:“你们怎么看?”
一位将领说道:“陛下,若是这情报属实,那倒是一个机会。我们可以派一支精锐部队,去切断瓦剌人的粮草。但此去危险重重,必须选派得力之人。”
林小凡沉思片刻:“朕觉得可以一试。但这任务艰巨,谁愿意担此重任?”
营帐内一时沉默,众人都深知此去凶多吉少。
“陛下,末将愿往!”一位年轻将领挺身而出。
林小凡看着他,心中有些感动:“好!你叫什么名字?”
“末将张猛,愿为陛下和大明江山赴汤蹈火!”张猛大声说道。
林小凡拍了拍他的肩膀:“好样的!张猛,朕命你率两千精锐骑兵,务必切断瓦剌人的粮草。朕等你的好消息。若此次成功,朕定当重重有赏!”
“末将领命!”张猛领命而去,准备挑选士兵,执行任务。
林小凡望着张猛离去的背影,心中默默祈祷:“一定要成功啊!这或许是我们摆脱困境的唯一机会了。”
与此同时,瓦剌营地中,也先正大发雷霆。
“一群废物!这么好的机会,居然让明军给跑了!”也先怒喝道。
“大汗息怒,明军此次有援军相助,我们一时疏忽,才让他们侥幸逃脱。不过,我们己经重新集结兵力,随时可以再次进攻。”一位将领说道。
也先冷哼一声:“哼,下次可不能再让他们跑了。还有,粮草补给的情况怎么样了?”
“大汗,粮草补给有些困难,运输队伍在路上遭遇了一些小麻烦,可能会耽误几日。”另一位将领小心翼翼地说道。
也先皱了皱眉头:“尽快解决,不能让粮草影响了战事。否则,拿你们是问!”
“是,大汗!”将领们赶忙应道。
而此时的明军营地,气氛紧张而又充满期待。士兵们都知道,张猛此去,关系着大家的生死存亡。林小凡则在营帐中焦急等待着消息,他不知道张猛能否顺利完成任务,也不知道等待明军的将是怎样的命运。土木堡的危机,似乎还远未结束,而明军能否在这绝境中找到生机,一切都是未知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