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江口的晨雾裹着咸涩的潮气,林逸看着供销社副主任手中的举报信,信纸边缘印着熟悉的稻壳油渍 —— 那是上个月他在锅炉房暗格发现的同款痕迹。周玲的扳手横在胸前,工装裤口袋里的铁皮青蛙突然发出蜂鸣,与远处货轮的汽笛形成诡异的共振。
"同志," 赵红的声音比平时低了两个八度,棉布袋底的联名信硌得掌心发疼,"如果质疑我们的技术," 她抽出苏婉连夜赶制的《工农技术同源性报告》,"可以看看这份盖着省农科院公章的比对表 —— 稻壳灰提取工艺,和公社推广的 ' 土法沤肥 ' 共享十七项核心数据。"
苏婉的试管在检查员眼前轻轻摇晃,悬浮的棉籽壳纤维在晨光中形成金色的絮状物:"这种天然碱的分子结构," 她用镊子夹起贴满红标签的色谱图,"与 1975 年《农业科技通讯》刊登的 ' 大寨田土壤改良法 '," 银镯子碰到试管发出清响,"共享同一个基础方程式。"
李梦突然展开包装设计稿,最新的出口锦缎盒角落多了行烫金小字:"原料产自红旗大队第三小队," 她的上海表链划过齿轮与稻穗交织的图案,"每盒利润可购买《毛泽东选集》一册,赠予当地华校。"
北京的外贸座谈会现场,赵红的联名信在投影仪下铺展开,三十七枚公社公章组成的稻穗图案占据整个幕布。穿中山装的司长推了推眼镜,目光落在信末的社员手印上 —— 那些深浅不一的红印,分明是按在泛黄的《生产队工分手册》残页上的。
"赵红同志," 司长的钢笔悬在会议纪要上方,"能否解释一下," 他敲了敲 "技术共享" 条款,"为什么你们的专利申请书里,会夹着六份《社员技术监督权声明》?"
赵红的手指划过文件中夹着的稻穗标本,那是小芳特意选取的、结着双穗的改良稻:"因为这项技术的每个分子," 她的声音突然哽咽,"都浸着红旗大队老队长们的汗渍。"
周玲趴在货轮底舱,放大镜下的轴承内侧,"7612" 的刻痕与王处长的齿轮胸针纹路完全吻合。她突然想起三个月前在省粮厅看见的场景 —— 副主任的秘书递来的茶杯,杯底同样刻着这个数字。
"林逸哥," 她扯下脖子上的齿轮项链,那是用第一台改良锅炉的废零件打的,"这是省革委会保密科的时间戳," 扳手重重敲在生锈的铁板上,"1976 年 12 月,正是他们第一次试图查封冷库的时间。"
当北京的加急电报送到码头时,赵红手中的联名信己多了页外交部的附函,烫金的国徽下印着:"该技术模式可作为 ' 第三世界技术协作 ' 典型案例。" 她望着远处驶来的吉普车,车身上的 "省革委会" 字样被夕阳染成金色,突然想起王处长被带走前塞给她的纸条:"真正的壁垒,是老百姓心里的信任。"
珠江水面,苏婉正在给新加坡客商演示稻壳灰的神奇功效,试管中的溶液在暮色中泛起珍珠光泽:"这种提取物," 她的英语带着浓重的东北口音,"在《毛主席语录》里叫 ' 变废为宝 ',在化学方程式里," 银镯子闪过微光,"是 C6H12O6 的奇妙转化。"
货轮靠岸的汽笛声中,林逸收到了东南亚客商的传真,要求技术入股的条款里,赫然写着 "核心工艺需向国际技术委员会公开"。周玲的扳手在新设备上敲出愤怒的节奏,工装裤口袋里的铁皮青蛙发出刺耳的警报 —— 这是她特意为技术泄露设置的信号。
"林逸哥," 小芳突然拽了拽他的袖口,从棉布袋里掏出个用油纸包着的小瓶,"这是俺们新熬的棉籽油基底," 她的手指划过瓶身的红绳结,"社员们说," 红绳突然松开,露出底下刻着的齿轮纹,"就算打碎了,也不能让外人拿走咱的稻香。"
当五位女主在码头召开临时会议时,供销社副主任正躲在邮电所里发报,蓝线手帕被汗水浸透:"对,他们申请了国际专利," 他的声音压得极低,"但核心数据还在红旗大队的牛棚地窖里......"
话未说完,身后突然传来咳嗽声。穿灰布中山装的干部递过盖着省革委会大印的文件,上面 "技术保密" 的标题下,赫然贴着周玲在齿轮里发现的时间戳拓片。
晨雾渐散,珠江水面露出大片滩涂,昨夜洒落的稻壳在阳光下闪着微光,像给海岸线织了层金色的铠甲。林逸看着系统界面上的新任务:【紧急任务:48 小时内转移核心技术数据;警告:检测到国际资本与本土势力勾结,技术入股谈判实为商业间谍行动】
周玲的扳手突然指向远处的货轮,那里有几个戴安全帽的人正鬼鬼祟祟地靠近集装箱。李梦的设计稿上,新添的海浪纹里藏着细小的稻穗,苏婉的试剂瓶贴上了防篡改封条,小芳开始整理社员们的血书,赵红则对着最新的政策文件露出冷笑 —— 这次,她在文件里夹了张特殊的证据:红旗大队全体社员的工分本,每一页都记着棉籽壳回收的详细数据。
系统界面弹出久违的提示:【检测到五位女主好感度均突破 60%,解锁 "情感共振?潮音" 技能:当面临技术或政策危机时,可调用任意女主的专属技能组合】
当第一滴雨水砸在 "红旗日化" 的鎏金厂牌上时,林逸忽然听见系统的机械音带着笑意:"宿主,潮头的壁垒从来不是单靠砖石筑起 —— 它是千万个像小芳这样的手掌,在泥滩上砌起的铜墙铁壁。"
远处的货轮传来嘈杂的争吵声,周玲的扳手己经攥紧,李梦的脚步迈向集装箱,苏婉的手指按在试管架上,小芳的棉布袋里传出纸张的窸窣,赵红的钢笔尖对准了谈判条款的漏洞。而林逸知道,真正的挑战,永远藏在下一个即将到来的浪潮里 —— 那些藏在稻壳里的工业密码,锁在公章中的政策智慧,绣在袖口的乡土记忆,能否在这场跨国界的商战中,成为永不崩塌的潮头壁垒?而赵红悄悄寄出的、藏着改良稻种的外交包裹,究竟会在东南亚的土地上生根发芽,还是会引来更凶猛的商业风暴?
(第十六章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