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婉的手指在袖口齿轮银饰上轻轻一叩,发出三声短音 —— 这是昨夜与林逸约定的 "技术保密" 暗号。周玲立刻会意,扳手敲击锅炉的节奏突然变调,像极了农机厂警报器的故障声响。
"领导问的烧碱技术," 苏婉推了推眼镜,镜片后的目光落在赵红胸前的 "农业科研标兵" 徽章上,"其实是改良版的草木灰浸泡法,和公社推广的 ' 土法积肥 ' 异曲同工。" 她翻开泛黄的《农村常用化学》,指尖划过用红笔圈住的 "碳酸钾提取" 章节,"只不过我们把浸泡时间从三天缩短到六小时。"
工作组组长的皮鞋跟在地面碾出细碎的稻壳,却没注意到周玲正用脚尖将刻有 "省粮厅王处长" 的稻壳踢向他的皮鞋缝。赵红突然展开卷成筒的加急电报,纸页上 "广交会筹备组" 的红章还带着油墨潮气:"同志们,这是今早刚到的通知," 她特意提高声调,"要求我们带着 ' 稻壳综合利用技术 ' 去广州做典型发言。"
当省工作组的放大镜落在《红旗大队工分手册》上时,李梦己悄悄将展柜里的包装样品换成初版 "向阳花"—— 边角处粗糙的针脚,正是小芳带着妇女队连夜赶工的 "防伪标记"。周玲则蹲在锅炉旁,用扳手将 "稻壳灰齿轮" 的编号与设备台账逐行对齐,唇角的黑痣随着专注的神情轻轻颤动。
"王处长到!" 通讯员的通报声打破僵局。穿灰布中山装的中年人快步走进车间,胸前的毛像章下别着枚极小的齿轮形胸针 —— 正是林逸昨夜在锅炉房暗格发现的同款。
"在省粮厅就听说你们搞出了 ' 会产粮的机器 '," 王处长的目光扫过苏婉腕间的银镯,突然落在小芳腰间的牛皮纸袋上,"听说连原料权属证明都绣着稻穗?这可是货真价实的 ' 社员智慧 '。"
小芳慌忙按住要掉出的《棉籽壳权属证明》,却见王处长己从中山装内袋掏出个红绸包,里面整整齐齐码着各生产队的工分票根:"我让粮站的同志查了三年的调拨记录," 他的手指划过票根上的红指印,"每笔棉籽壳流转都对得上你们的原料账,连草木灰的含碱量都记着 —— 这不是资本主义,是活脱脱的 ' 农业账本革命 '。"
李梦趁机展开新设计的广交会展板,主图是齿轮与稻穗交织的图案,角落印着周玲手刻的 "工农" 二字:"我们打算在展台上搭个微型稻田," 她腕间的上海表有意无意划过 "稻香" 商标,"让外商看看,咱们的雪花膏是从稻穗里 ' 长' 出来的。"
工作组离开时,赵红的自行车把上多了串广交会通行证,红绸带在晚风里轻轻摇晃。周玲蹲在地上修补设备暗格,突然从齿轮缝里摸出半张字条,上面用机油画着省粮厅的布局图 —— 正是王处长皮鞋跟沾着的那种机油。
"林逸哥," 她将字条塞进林逸掌心,"暗格通往稻田的密道,俺用稻壳灰做了防水处理,比农机厂的检修通道还结实。"
苏婉抱着新提炼的稻壳精油走来,玻璃瓶上贴着小芳绣的防伪标签:"省农科院的老师说,这种天然成分在香港很受欢迎," 她压低声音,"但需要更精致的包装......"
"用棉纺厂的余料做锦缎盒," 李梦突然插话,从帆布包掏出本卷边的《上海时装》,"就照这上面的 ' 大寨花 ' 纹样,再配上周玲打的铜扣。"
广交会开幕前三天,林逸在锅炉房暗格发现了新的威胁 —— 设备检修记录被人篡改,原本清晰的齿轮编号变得模糊,像极了三个月前被抹黑的棉籽油调拨表。周玲的铁皮青蛙躺在暗格角落,弹簧上缠着根陌生的蓝线。
"是供销社副主任的秘书," 她用扳手敲了敲变形的弹簧,"去年在冷库见过她的蓝线布鞋。"
赵红的自行车铃在厂区响得异常急促,车筐里的加急文件被风掀起,露出 "省革委会关于清查五小工业的补充通知"。她跳下车时,蓝布衫下的白衬领己被汗水洇透:"通知特别提到 ' 带有资产阶级审美倾向的包装 '......"
李梦的手指在新设计的锦缎盒上停顿,盒面的 "稻香" 二字是苏婉用隶书绣的,端庄中带着几分灵动。小芳攥紧了装着改良稻种的棉布袋,袋口的红绳是她用初吻的棉花纺的 —— 那是林逸去年夸她 "棉桃挑得最匀" 时,她偷偷藏下的。
系统界面突然弹出紧急任务:【检测到广交会前夕的舆论攻击,48 小时内未消除 "资产阶级包装" 谣言,将失去参展资格;警告:检测到赵红好感度突破 75%,解锁 "政策首通车" 技能】
晨雾中,林逸看着五位女主在车间里自动形成的流水线:周玲检修着即将运往广州的设备,李梦在锦缎盒上补绣稻穗纹样,苏婉调试着最后一批稻壳精油,小芳整理着社员们联名的支持信,赵红则对着通知草拟反驳材料,镜片上的雾气模糊了她紧蹙的眉头。
远处传来火车的汽笛声,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清亮。林逸突然想起王处长离开时塞给他的名片,背面用钢笔画着省粮厅到广交会展馆的最短路线,终点处画着个小小的齿轮与稻穗交织的图案。系统界面上,五位女主的好感度正随着协作默契悄然攀升,周玲的 "设备加密"、李梦的 "审美修正"、苏婉的 "成分溯源"、小芳的 "乡土背书"、赵红的 "政策抗辩",像五股细流汇聚成河,在时代的河道里奔涌向前。
可当省革委会的清查通知与广交会的布展要求同时摆在案头,当 "资产阶级包装" 的帽子即将扣下,当改良稻种的标本还躺在暗格等待命运裁决,那些藏在锦缎针脚里的稻香、刻在齿轮纹路上的工分、锁在化学公式中的乡土智慧,能否让这艘在时代雾海中航行的船,在广交会的晴川上顺利靠岸?而周玲在暗格发现的蓝线,究竟是敌人的试探,还是贵人的暗语?当第一缕阳光穿透晨雾,照在 "红旗日化厂" 的木牌上,林逸忽然听见系统久违的机械音:"宿主,黎明前的最后一道雾,往往藏着最亮的星。"
(第十二章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