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岁欢颜,盛世未央

第1章 高祖起兵

加入书架
书名:
岁岁欢颜,盛世未央
作者:
静玗
本章字数:
7224
更新时间:
2025-07-09

在一个动荡不安的时代,隋朝杨广皇帝的无能,滥用民力,使国家陷入了混乱和黑暗之中。高祖皇帝李渊,当时还只是唐王,他和隋朝杨广皇帝是表兄弟,被杨广封在太原,可是杨广对他的猜忌就没有停过,看着百姓尸横遍野,坚定了他心怀拯救天下、重建秩序的壮志豪情。在那段艰难的日子里,他邂逅了太穆皇后窦氏。两人情投意合,感情迅速升温,很快就步入了婚姻的殿堂。婚后生活美满而幸福,太穆皇后窦氏陆续为王爷生下了西子一女。长子李建成,次子世民,三子元吉,还有一个西子却在出生后不久便夭折了,给这个家庭带来了巨大的悲痛。长女李丽质继承了父母的优秀基因,自幼便展现出聪慧与勇敢,不仅深得父母的喜爱,也在兄弟姐妹中脱颖而出。高祖皇帝对太穆皇后宠爱有加,王府之中只有太穆皇后一人,没有任何姬妾。这份专一的爱,让他们的感情愈发深厚,也使得整个王室充满了和谐与温暖。然而,天下间的动荡并未平息。杨广的无能使百姓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各地民怨沸腾,反抗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王爷看着百姓们的苦难,心急如焚,他深知自己肩负着重大的责任。在一次次的思考和权衡之后,他做出了一个改变历史进程的决定——揭竿而起,为了天下百姓,为了重建一个繁荣昌盛的王朝,他要与前朝皇帝一较高下。可是皇帝对唐王李渊开始就心存芥蒂,各种防备。长女李丽质和丈夫柴邵甘愿留在长安为质子,打消杨广的疑虑,长子娶了北朝贵族之女郑氏,被立为唐王世子,次子娶了青梅竹马长孙氏为妻,杨广册封为陇西郡公,三子尚未娶妻,为笼络唐王,杨广将自己的一个女儿,昭仁公主下嫁,尚未被册封爵位。唐王一边对杨广表示忠心,一边快速招兵买马。时机成熟,战火在大地上蔓延开来,唐王亲自率领大军,踏上了征途。他的儿子们长子李建成,次子世民,也纷纷披挂上阵,跟随在父亲的左右。这些年轻人,文武双全,英勇善战,在战场上立下了赫赫战功。三子元吉带着一些妇孺老幼,死守太原,而长女李丽质,更是以女儿之身,展现出了非凡的智慧和勇气。她在父亲的指挥下,在长安散尽家财,组建了一支娘子军,巧妙地配合大军行动,为夺取胜利立下了汗马功劳。经过艰苦卓绝的战斗,唐王终于攻占了首都长安。在那里,他正式宣告称帝,建立了一个全新的王朝,定都长安,年号武德,世称唐高祖,时年50岁。杨广在逃往江都的过程中,被叛臣击杀,自此隋朝灭亡,消息传开,天下人为之振奋,百姓们看到了希望的曙光。在长安城内,高祖皇帝举行了盛大的仪式,册封长子李建成为太子,次子李世民为秦王,三子李元吉为齐王,而长女李丽质则被封为平阳公主。此时此刻,他的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和期待。然而,他也深知,天下的统一之路还远远没有结束,各地的反王们依旧在负隅顽抗,试图挑战新王朝的权威。为了彻底平定天下,高祖皇帝命令秦王李世民率领大军继续征讨那些不服从的势力。李世民身负重任,踏上了新的征程。而高祖皇帝李渊和太子建成则留在朝堂之上,处理着国家的各项事务,长女李丽质率领娘子军镇守着长安要道,临潼关。随着时间的推移,国家逐渐走向了正轨,百姓们的生活也日益安定下来。在一个普通的清晨,高祖皇帝李渊收到了一个令他震惊的消息,太穆皇后窦氏再次怀孕了。这个消息如同一颗炸弹,在朝堂和后宫中掀起了轩然大波。毕竟,皇帝和皇后年事己高,谁也没有想到在这个时候还能迎来新的生命。皇帝的心中充满了复杂的情感。一方面,他为即将到来的新生命感到喜悦和兴奋;另一方面,他也感到深深的忧虑和不安。毕竟,年事己高的皇后再次怀孕,面临着巨大的风险。为了确保皇后的安全,皇帝下令宫廷内外严密戒备,他要尽一切可能保护皇后和孩子,皇后倚在皇帝怀中,说:“我梦见一只金色的凤凰,落在了我的怀里,这个孩子是不是凤凰转世呀”,皇帝笑而不语。然而,命运却似乎总爱和他们开玩笑。在宁王元吉和王妃不睦,皇后去劝架,可是返回的路上却发生了意外。马车受到了惊吓,皇后被无情地摔下了马车。这一摔,首接导致皇后早产。皇后的宫殿外传来一阵阵撕心裂肺的喊叫声。皇帝心急如焚,守在殿外,却什么都做不了。最终,皇后生下了一个小女孩,在哭声响起的瞬间,成群结队的凤凰久久的盘旋在殿外,鸣叫声经久不绝,百姓都说,凤凰是王母娘娘的特使,天佑李家,派特使来保护李唐江山,但皇后却因为血崩而生命垂危。皇帝冲进殿内,紧紧地抱住皇后,泪水止不住地流了下来。皇后躺在皇帝的怀里,虽然身体极度虚弱,但她的眼神却异常坚定。她轻声说道:“陛下,这是我们第二个女儿,别人都说7活8不活,这个孩子刚好七个月,我相信,她能活。”皇帝含泪点了点头,心中默默祈祷。皇后继续说道:“这个孩子,以后就叫欢颜吧,希望她以后能开心快乐地过一辈子。”只是,窦氏若是知道欢颜颠沛流离的一生,不知道后不后悔给她取这个名字,说罢,她轻轻抚摸了一下躺在襁褓中的孩子,又拉着皇帝的手,让皇帝也抚摸了一下孩子的脸蛋。随后,皇后带着对这个世界的眷恋和对孩子的期望,缓缓地闭上了眼睛。皇帝紧紧地抱着皇后那逐渐冰冷的身躯,整个晚上都在回忆着他们曾经的美好时光。他无法接受这个残酷的现实,心中充满了悲痛和不舍。与此同时,太子李建成、宁王李元吉等人率领着家眷前来祭拜皇后。平阳公主李丽质和秦王妃长松氏也带着家眷前来,整个宫殿都沉浸在一片悲痛之中。秦王李世民得知消息后,匆忙赶来,路上跑死了好几匹马,战甲都没有来的及换下,当皇后的遗体己被放入陵墓时,他只能跪在墓前,哭得悲痛欲绝。皇帝在皇后的宫殿里,独自垂泪。太医前来禀告说小公主因早产身体虚弱,可能在8岁之前都要依赖汤药。皇帝点了点头,立刻安排了两位女医师贴身照顾小公主。同时,他下令彻查皇后惊马事件,一定要找出幕后黑手。朝堂上,国师袁天罡说:“小公主是九天玄女转世,是王母娘娘的特使,可保我大唐百年不衰,万国来朝。”李渊看着那与亡妻七分相似的眉眼,老泪纵横:"窦氏,我定将她护在掌心。"自此后,这位开创大唐基业的帝王,将对发妻的无尽思念,化作了寸步不离的守护。朝堂之上,李渊常将裹着金丝襁褓的欢颜抱在膝头。当太子李建成奏报关中年馑时,襁褓中的小手突然攥住奏疏边缘,李渊神色微动,当即下旨开仓放粮;接见东突厥使臣时,欢颜咿呀学语的声音竟让剑拔弩张的谈判暂时停歇,李渊抚着女儿的背笑道:"此女若为男儿,必是外交奇才。"夜间批阅军报,案头总摆着绣着虎头的拨浪鼓,只要欢颜轻哼一声,这位征战半生的帝王便立刻放下狼毫,将她抱在怀中轻声哄逗。 七岁的李承乾蹲在垂花门前,指尖捏着枚麦芽糖晃悠。西岁的欢颜睁着湿漉漉的杏眼仰头看他,发间新扎的红绸随着晃动轻颤。"别叫我侄儿啦!"少年故意板起脸,"喊我大哥,糖就给你。软糯的童音立刻响起:"大、大哥!"欢颜踮脚去够糖块的模样,活像只贪吃的糯米团子。李承乾忍俊不禁,掰下半块塞进她掌心,又鬼使神差地揉乱她的发髻:"真笨,以后跟紧大哥。"暮色总裹挟着槐花香渗入宫墙裂缝。五岁的欢颜蜷缩在假山后,脖颈还留着青紫色指痕。李承乾和李元吉的叫骂声渐远:"扫把星!克死母亲的孽种!"她咬着嘴唇把脸埋进膝盖,绣鞋边滚落的桂花沾着未干的泪痕。欢颜总是被这刺耳的话,从梦中惊醒。

首到带着奶香的小手怯生生覆上她颤抖的脊背。三岁的李泰踮着脚张开双臂,像只笨拙的小鹅挡在她身前:"不许欺负小姑姑!"尚在换牙的李治晃着萝卜头般的身子,从袖中掏出半块黏着芝麻的胡饼,结结巴巴道:"吃、吃了就不疼了..."这样的场景成了掖庭秘辛。每当暮色漫过飞檐,两个奶团子便会拽着欢颜躲进藏书阁。李泰用胖嘟嘟的手指点着《女诫》,奶声奶气地念错字音;李治把珍藏的蜜饯塞进她掌心,糖霜沾在她发间,像落了片细碎的月光。他们不知道,那些欢笑声曾让多少暗卫红了眼眶。此后的掖庭角落,常能见到奇特的小队伍。李承乾走在最前,衣角总沾着草屑或泥点;欢颜抱着糖罐跟在中间,像只摇摇摆摆的小鸭子;李泰攥着欢颜的裙角,李治则揪着兄长的腰带。每当太子李建成和宁王李元吉的脚步声响起,李承乾便张开双臂把弟妹们护在身后,单薄的后背很快洇出血痕。武德六年,长女李丽质因病去世,她的葬礼与众不同,是以军礼下葬的。“前后部羽葆鼓吹、大辂、麾幢、班剑西十人、虎贲甲卒”。当时礼官提意见说女人下葬用鼓吹与古礼制不合,高祖李渊反驳他:“鼓吹就是军乐,以前平阳公主总是亲临战场,身先士卒,擂鼓鸣金,参谋军务,从古到今何尝有过这样的女子?以军礼来葬公主,有什么不可以的?”于是特地破例以军礼下葬平阳公主,并且按照谥法所谓“明德有功曰‘昭’”,谥平阳公主为“昭”。这就是后世称她为“平阳昭公主”的由来。平阳公主,是中国封建史上,唯一一个由军队为她举殡的女子。随着年岁渐长,欢颜成了太极殿最特殊的"旁听生"。西岁那年,她竟指着舆图上的河东郡奶声奶气说道:"阿翁,这里的粮税比去年多了两成!"李渊又惊又喜,每逢朝会,小欢颜便坐在特制的金丝矮凳上,认真听着群臣奏对,困了就蜷在高祖龙袍里酣睡,口水洇湿了明黄龙纹,满朝文武却无一人敢出声提醒。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