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海传:我穿成了狗剩

第23 章 星斗别院

加入书架
书名:
藏海传:我穿成了狗剩
作者:
水西泠金
本章字数:
3808
更新时间:
2025-07-08

晚间,星斗别院的青竹在微风中簌簌作响。

赵衡与赵方烬沿着碎石小径走来,赵衡腰间的药囊随着步伐轻晃,囊上绣着的艾草图案在晨光下格外清晰。高明身着青布长袍,袖口绣着淡雅云纹,负手在前,玄色束发带在风中扬起。

星斗坐在亭中,手中汝窑茶盏盛着新采的雨前龙井,水面飘着几片嫩绿茶叶。见三人走近,他抬了抬眼皮,竹制茶筅轻点茶瓯。

高明领着赵衡和赵方烬过来。

赵衡和赵方烬给星斗行礼。

星斗说:“这小姑娘是学医术棵好苗子。肯吃苦但学得有点疯魔。”

星斗又看了旁边的赵方烬一眼。

“赵祭酒年纪轻轻,满腹珠玑,眼中还如此清澈,是这纵横之术学得好年轻,还是本就心思纯良。”

赵方烬内心OS:其实我就一没出社会的底线思维,社会主义好青年,当然眼神清澈了,满满的正义。

星斗端着茶杯,抿了一口茶,看向赵衡

“小姑娘,你师父是谁?”

赵衡拱手,看了一眼赵方烬:“家兄,赵方烬。”

星斗放下茶盏,指尖着紫檀茶托上的冰裂纹:“赵祭酒年纪轻轻便有这般见识,倒是让老夫想起一位故人。

赵方烬看情形,真怕星斗看出赵衡就是赵上弦和蒯铎的女儿,忙插话道:“家父是安宁知府赵慎,家叔是安宁通判赵谨。我的医术也是和安宁的一位老先生学的……”

星斗:“赵家啊……那确实……”

赵方烬呼了一口气,“幸好幸好”。

星斗起身:“稚奴,既然你的新师父来了,我且且下山去逛逛,你好好学。”

说罢负手下山,青色道袍在山风中猎猎作响。

高明看着星斗远去的背影,转身对赵方烬一笑:“星斗这一去,少不得要带回几罐子醉仙楼的桂花蜜。”

他又看向赵衡:“姑娘既懂药草,不如与稚奴去后山石屋,那里新采了几味珍稀药材。”

赵衡领命,第二日带着稚奴往后山走去。

暖阳透过枝叶洒在小径上,赵衡忽然蹲下身,从草丛中拔起一株三叶植物:“这是三叶青,外伤止血奇效。”

她指尖沾着泥土,转头看向稚奴,忽然发现他颈间挂着的铜钱吊坠在阳光下折射出奇异光芒。

稚奴注意到赵衡的目光,下意识摸了摸吊坠。

赵衡忽然伸手,指尖几乎触到他背后,稚奴穿的单薄,背后的十字疤若隐若现:“你背后的疤……”

话音未落,远处传来赵方烬的呼喊:“月衡,稚奴,快来尝尝刚采的桑葚。”

稚奴心中一动,低头避开赵衡的目光。不会看出什么了吧……

此时赵方烬提着竹篮走来,篮中紫黑色的桑葚颗颗:“方才遇到镇上的婆婆,她说今年的桑葚格外甜。”

他拈起一颗放入口中,紫红色汁液顺着嘴角流下:“稚奴,你可知如今大雍粮税改制,对市井民生有何影响?”

稚奴接过桑葚,沉思片刻:“新政虽减轻了农户赋税,却苦了那些靠漕运为生的船户。”

他看向赵方烬,眼中闪过一丝锋芒:“赵兄以为,该如何平衡农商之利?”

赵方烬擦了擦嘴角,从怀中取出一卷 卷宗:“我在安宁时曾做过调研,可在产粮区设常平仓,丰年收购余粮,灾年开仓赈济。”

他展开 卷宗,上面画着详细的粮道分布图:“至于漕运……那得问一问傅之松将军了?”

赵方烬接着说:“傅将军是太后的侄子,漕运方面的事他在管,而临淄王又是太后亲子,你说说吧,如今皇帝会怎么想?”

稚奴:“太后不是皇帝亲妈,为何当初不是太后的亲子即位,而是他这个太子呢?”

赵方烬:“我调查过,先帝在冬夏战死前,就将即位诏书写好了,然后让军中的一位千户送来。”

稚奴:“而这位千户之所以能这样畅通无阻的回到京城,还那么容易的让当今皇帝拿到即位诏书,成为皇帝,其中必有人相助。”

赵方烬:“临淄王是皇帝老二,今上是老七。由于先帝对李贵太妃的喜爱,所以七皇子在八岁时便开始接受帝王之术的传授,十三岁时被加封亲王,并御赐府邸。”

“在十西岁时,他还被允许旁听内阁会议,十六岁时参与批阅奏章。”

“相比之下,临淄王虽然是先帝的嫡子,但在皇位继承上并未占据优势。”

稚奴:“所以在先帝让人送诏书入京时,临淄王一定会围追堵截,不管诏书上写得是不是他即位,他都会杀了那个千户,而那个千户可以回到京中……”

赵方烬:“有人相助。当时常年驻守边关的庄芦隐替那个千户扫除了临淄王的埋伏,让他回到京中。”

“而天夜里,太子中毒,口吐鲜血。请太医时,太医却全在皇后宫中。后面前钦天监监正蒯铎前来,救了太子。还守在太子门前。”

稚奴听到“蒯铎”二字,眼睛微微红了。

赵方烬发现了稚奴的异样,:“怎么了,是不是小飞虫进眼睛了……”

其实赵方烬门清,稚奴是想父亲了。

稚奴揉了揉眼睛:“没事,你接着说。”

旁边的月衡过来递给稚奴一方帕子

“干净的,沾了水,擦一擦,清热解毒。”

稚奴接过帕子:“多谢。”

赵衡点了点头,在旁边打理着药草,听二人的讨论。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