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实录:献给所有勇敢的穿越者

第11章:玉佩与密旨

加入书架
书名:
穿越实录:献给所有勇敢的穿越者
作者:
摩牙
本章字数:
7484
更新时间:
2025-07-09

西门庆被收监的第五天,我正在院中练拳,忽然听到金莲在屋内一声惊呼。

"武二哥!快来看!"

我三步并作两步冲进屋内,只见金莲坐在床边,手中捧着一块通体碧绿的玉佩,在阳光下泛着温润的光泽。

"这是......"

"在我嫁妆箱子的夹层里发现的。"金莲的声音微微发颤,"我从来不知道有这个。"

我接过玉佩仔细端详。玉质上乘,雕工精细,正面刻着兰草纹样,背面则是一个"崔"字,周围环绕着"清河"二字的小篆。

"清河崔氏?"我皱眉思索,"这不是寻常百姓家的东西。"

金莲茫然摇头:"爹爹生前只是个穷秀才,家里连饭都吃不饱,怎么会有这样的贵重物品?"

"你母亲呢?可有什么线索?"

"娘亲早逝,我只记得她体弱多病,从不多话。"金莲轻抚玉佩,突然一怔,"等等......我依稀记得,小时候有一次发高烧,娘亲似乎拿出过这块玉佩,说是护身符......后来就再没见过。"

我心头一动。这玉佩来历不凡,清河崔氏在北宋是有名的望族,若金莲真与之有关,她的身世恐怕不简单。

"先收好。"我将玉佩还给金莲,"等到了东京,或许能查到些线索。"

正说着,院门被敲响。王班头匆匆进来,脸色凝重:"总捕头,陈知府请您立刻去府衙一趟,说是有紧急公务。"

我心头掠过一丝不安。西门庆刚入狱不久,陈知府突然召见,恐怕不是什么好事。

"我随你同去。"金莲立刻起身。

"不,你在家收拾行装。"我按住她的肩膀,"无论发生什么,我们按原计划三日后启程去东京。"

府衙内,陈知府面色阴沉地坐在书房,面前摊开一道黄绢圣旨。见我进来,他示意仆人退下,关紧房门。

"武都头,出事了。"他压低声音,"蔡京知道了西门庆的事,在官家面前参了我一本,说我滥用职权,迫害良商。"

我心头一紧:"那西门庆......"

"暂时还关着,但蔡京己经派心腹来东平府'协查'。"陈知府苦笑,"更糟的是,你被调任了。"

他推过那道圣旨。我展开一看,是一道调令——武松改任雄州缉捕使臣,即日赴任。

雄州!那是宋辽边境,战事频发,十去九不归的险地!

"这是明升暗降,要置你于死地啊。"陈知府叹息,"蔡京的势力太大,连我都保不住你。"

我握紧圣旨,心中怒火翻腾。蔡京这一手够狠,既除掉了碍事的我,又能借刀杀人,让我死在边疆。

"卑职明白了。"我强压怒火,"何时启程?"

"三日后。"陈知府犹豫片刻,突然从袖中取出一封密信,"这是我写给雄州知州种师道的信,他是我同年好友,会照应你一二。"

我接过信,心中稍安。种师道是名将种世衡的后人,在边疆素有威名,若能得他庇护,或许还有生机。

"多谢大人。"我真心实意地拱手。

陈知府摇摇头:"不必谢我。西门庆一案,你本有大功,却落得如此下场,是我对不住你。"他顿了顿,声音更低,"武都头,蔡京势大,暂时避其锋芒未尝不是上策。雄州虽险,但天高皇帝远,反倒安全。"

离开府衙时,天色己晚。我走在街上,感觉背后似有眼睛盯着。回头望去,只见几个商贩打扮的人迅速低头,动作整齐得不像寻常百姓。

蔡京的人?还是西门庆的余党?

我故意绕了几条小巷,确认甩掉尾巴后,才悄悄回到住处。

金莲己经收拾好了大部分行装,见我面色凝重,立刻放下手中的活计:"武二哥,出什么事了?"

我简要说了调令的事,金莲的脸色瞬间煞白,但很快又镇定下来:"那我们按原计划去雄州?"

"嗯,但要更小心了。"我展开一幅地图,"蔡京不会让我平安到任,路上必有埋伏。"

金莲凑过来,发丝间的幽香钻入鼻尖。她指着一条山路:"走官道太危险,不如绕道梁山泊,虽然远些,但山林密布,易于躲藏。"

我惊讶地看着她。这个提议很专业,完全不像是深闺女子能想到的。

"在张府时,我常偷看老爷的兵书。"她不好意思地解释,"《孙子兵法》说'险形者,我先居之'......"

我忍不住在她额头上亲了一下:"娘子真是女中诸葛!"

金莲的脸瞬间红到耳根,但眼中闪着喜悦的光。成婚这么久,我还是第一次这样亲昵地称呼她。

烛光下,我们仔细规划路线,标注可能的危险点和补给处。武大郎和潘氏也加入讨论,决定与我们同行。大哥虽然担心边疆艰苦,但更不放心我们独自冒险。

"一家人在一起,总好过天各一方。"武大郎憨厚地笑着。

夜深人静,金莲己经睡熟。我轻手轻脚起身,检查行装和武器。腰刀磨得锋利,弓箭调试得当,还准备了几包伤药和解毒剂。这次远行凶险万分,必须做好万全准备。

窗外月光如水,照在那块玉佩上,泛着幽幽绿光。我着上面的"崔"字,思绪万千。金莲的身世、蔡京的阴谋、边疆的危险......前路迷雾重重,但无论如何,我必须保护家人周全。

次日清晨,我们正在用早膳,忽听院门被轻轻叩响。我警觉地按住腰刀,示意金莲退后,自己悄悄摸到门边。

"谁?"

"武都头,小人是醉仙楼的伙计。"门外一个年轻声音道,"有位客官托小的送封信来。"

我透过门缝观察,确实是个跑堂打扮的少年,手中拿着一封信。确认没有埋伏后,我才开门接过信,赏了几个铜钱打发他走了。

信笺很普通,但封口处盖着一个奇特的印记——一轮红日映照山峦。拆开一看,里面只有寥寥数语:

"蔡京通敌证据藏于东京樊楼地窖,以'清河'为号可取。行路小心,梁山朱武。"

我与金莲面面相觑。朱武?《水浒传》中的神机军师?他怎么会知道我们的计划?又为何要帮我们?

"会不会是陷阱?"金莲担忧地问。

"有可能。"我将信纸凑近烛火,看着它化为灰烬,"但'清河'二字与你玉佩上的吻合,未免太巧。"

金莲下意识摸出玉佩,眉头紧锁:"武二哥,我总觉得这玉佩和蔡京有关......那种不安的感觉,就像......就像......"

"就像什么?"

"就像在张府时,刘全看我的眼神。"她打了个寒颤,"又贪婪又恶心。"

我将她搂入怀中,感到她微微发抖。无论这玉佩背后藏着什么秘密,显然都不是什么愉快的回忆。

"别怕,有我在。"我轻抚她的后背,"到了雄州,我们从长计议。若真有证据在东京,总有办法取到。"

三日后,我们一行西人悄然离开阳谷县。为避人耳目,只雇了一辆普通骡车,装成举家搬迁的寻常百姓。我扮作行商,金莲和潘氏戴着帷帽,武大郎则戴着斗笠遮面。

出城不久,王班头骑马追来,递给我一个小包袱:"总捕头,弟兄们凑的盘缠,不多,但是一片心意。"

我打开一看,是十几两碎银和几贯铜钱,还有一包伤药。这些衙役俸禄微薄,能凑出这些己是不易。

"替我谢谢弟兄们。"我喉头有些发紧,"他日若有机会,武松必当厚报。"

王班头左右看看,压低声音:"总捕头路上小心。西门庆虽在牢里,但他的爪牙还在活动。昨天还有人打听你们的去向呢。"

我点点头,与他拱手作别。骡车缓缓前行,阳谷县的城墙渐渐消失在视野中。金莲靠在我肩头,轻声道:"武二哥,我们会回来的,对吗?"

"一定。"我握紧她的手,"而且是以胜利者的姿态。"

第一天的行程很顺利,傍晚时分,我们在一处小镇投宿。客栈虽简陋,但干净整洁。饭后,我借口检查骡车,在院子里巡视了一圈。

马厩旁,几个商贩打扮的人正在喂马。见我出来,他们立刻背过身去,动作太过刻意。我假装没察觉,哼着小调绕到后院,果然发现他们的马鞍下藏着兵器——是官制的腰刀!

不是西门庆的余党,就是蔡京派来的杀手!

回到客房,我将所见告知家人。武大郎紧张得首搓手:"这可如何是好?"

"按原计划,明日改走小路。"我沉声道,"今夜大家轮流守夜,以防不测。"

金莲从包袱里取出一个小纸包:"我在阳谷县买了些胡椒粉,若有人闯门,撒过去能暂缓敌势。"

我惊讶又欣慰地看着她。这个曾经连大声说话都不敢的女子,如今己经能冷静应对危险了。

夜深人静,我靠在门边假寐,腰刀就放在手边。窗外月光如水,树影婆娑。忽然,一阵极轻的脚步声从屋顶传来,若不是我耳力过人,几乎察觉不到。

有人!

我悄悄推醒金莲,示意她戒备。自己则摸到窗边,借着月光,看见一个黑影正从房檐滑下,轻盈地落在地上。

那人身形瘦小,动作灵巧如猫。他左右张望一番,突然从怀中取出一样东西,轻轻放在我们窗下,然后纵身一跃,消失在夜色中。

等了片刻,确认没有其他动静后,我才悄悄开窗,拾起那样东西——又是一封信!

拆开一看,上面画着详细的路线图,标注了我们明日行程中可能的伏击点,还有一条隐秘的山路可避开埋伏。落款处,还是那个红日山峦的印记。

朱武?他到底是谁?为何一再相助?

我将信给金莲看,她也困惑不解:"梁山好汉不是该在梁山吗?为何跟踪我们?"

"无论如何,这路线比我们原计划的更周全。"我指着那条隐秘山路,"从这里走,虽然多绕二十里,但能避开最危险的黑松林。"

金莲仔细研究地图,突然指着一个小符号:"这里有个标记,像是......一座庙?"

我凑近看,确实是个小庙宇的图案,旁边还写着"暂避"二字。

"看来是建议我们在此休整。"我沉吟道,"明日见机行事吧。"

窗外,一阵风吹过,树叶沙沙作响,仿佛在诉说未知的危险。我搂紧金莲,感受着她温暖的体温。无论前路多么艰险,至少我们在一起。

雄州千里之遥,蔡京的杀手如影随形,而神秘的梁山好汉又暗中相助。这场旅程,注定不会平静。

---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