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便到了校庆当天。
校园里张灯结彩,处处洋溢着欢腾喜庆的气氛。
巨大的露天舞台早己搭建完毕,背景板上“风华正茂,筑梦云阳”的校庆主题熠熠生辉。
操场看台上坐满了兴奋的学生,人声鼎沸。
各班精心准备的节目海报张贴在显眼的位置。
其中,高一(5)班的小品《沉默的回响》海报尤其引人注目,简洁有力的设计透着一股沉甸甸的分量。
后台,化妆间弥漫着紧张和兴奋交织的气息。
马上就轮到5班登台。
唐棠紧张的进行着最后的动员,目光扫过眼前即将登台的六人。
“记住,我们排这个节目,不是为了煽情,更不是为了博同情。”
“我们要做一面镜子,让所有人看到‘沉默’是如何成为帮凶的,而‘发声’又需要多大的勇气。”
“我们排练了无数遍,情绪、走位、台词,都己经刻在心里了。现在,放下紧张,相信你们自己,也相信我们想要传递的力量!”
唐棠用力拍了拍手,“加油!”
——小品《沉默的回响》开始——
舞台灯光骤然暗下,只留下一束惨白的光,孤零零地打在舞台角落。
秦川饰演的“林默”蜷缩在那里,抱着书包,肩膀微微颤抖,他低着头,不敢看任何人。
空气里弥漫着一种令人窒息的寂静。
突然,几声夸张、刺耳的笑声打破了寂静。
杨天景饰演的“张扬”带着柳梦饰演的“李丽”,大摇大摆地走上台。
张扬一身名牌,眼神倨傲,嘴角挂着恶劣的笑容。他走到林默面前,一脚踢飞了林默脚边散落的作业本。
“哟,这不是我们的‘哑巴默’吗?又在角落里当蘑菇呢?”张扬的声音充满了讥讽。
李丽在一旁看戏的附和着笑。
林默身体剧烈一颤,把头埋得更低,手指死死抠着书包带子。
他想去捡作业本,却被张扬一脚踩住。
“废物,连作业本都拿不稳?”张扬俯视着他,语气轻蔑。
他变本加厉,开始用言语羞辱林默,嘲笑他的家境、他的沉默、他的一切。
李丽起初只是附和地笑,后来也开始推搡林默,动作越来越粗鲁。
舞台另一侧,荀念饰演的“陈曦”、江琴饰演的“王静”和苏染饰演的“方晴”正看着这一幕。
陈曦(荀念)的眉头紧紧皱着,手指不安地绞在一起,眼神里充满了挣扎和同情。
王静(江琴)则低着头,假装看书,手指却在微微发抖,不敢抬头看。
陈曦(荀念)脸上写满了愤怒和不忍,几次想开口,却又被 方晴(苏染)无声地拉住。
欺凌在升级,气氛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
随着时间的推移,各种霸凌行为呈现在台上。
舞台上的张力几乎达到了顶点。
“……”
这冲突很快到达尾声,一束灯光骤然亮起,打在舞台的中央。
舞台上所有的灯光骤然熄灭,只留下一束温暖的光束,缓缓移动到舞台中央。
台上的六人,依次从刚才的情境中抽离,面向观众,站成了一排。
(陈曦/荀念):“沉默,是欺凌生长的土壤。”
(王静/江琴):“害怕,是施暴者得意的勋章。”
(方晴/苏染):“但今天,有人站出来了。”
(林默/秦川):“一个声音,很微弱,却能刺破黑暗。”
(李丽/柳梦):“两个声音,汇在一起,就能让施暴者胆寒。”
(张扬/杨天景):“当我们不再视而不见,当我们不再充耳不闻,当我们选择站在一起…”
六人齐声,声音凝聚、攀升,最终汇成一股充满希望、响彻礼堂的洪流:
“沉默,终将被打破!”
“每一个勇敢发声的你,都是照亮黑暗的光!”
没有激昂的口号,只有平静而深刻的陈述,精准地敲打在礼堂里每一个观众的心房。
—— 小品结束 ——
礼堂里陷入了一片近乎凝固的寂静。
没有掌声,没有议论。
所有人都沉浸在刚才那沉重而震撼的十几分钟里。
那份压抑的真实感,那份被唤醒的共鸣,让空气都仿佛变得沉重。
几秒钟后。
“哗——!!!”
雷鸣般的掌声骤然响起!
不是礼貌性的,而是发自内心,带着强烈情感冲击的掌声!
掌声越来越响,席卷了整个礼堂,经久不息!
台下,前排的校长和几位校领导,神情都异常严肃。
校长甚至摘下了眼镜,用指尖轻轻揉了揉眉心,眼神深邃地望着己经合拢的幕布,陷入了沉思。
他们看到了欢校庆典之下,学生们用艺术形式勇敢揭示的、不容忽视的校园现实。
许多同学,尤其是曾经有过类似经历或感触的学生,一边鼓掌,一边悄悄抹着眼角。
掌声中,饱含着感动,以及一种被深深触动的共鸣。
盛迟和贺远坐在观众席靠后的位置。
贺远难得没有嬉皮笑脸,他看着台上落幕的光影,又看看身边目光一首追随着荀念身影的盛迟,正经地感叹了一句:“真是有意义啊。”
盛迟没有回应,目光穿过渐渐平息的掌声,落在后台入口那个兴奋地蹦跳着,和伙伴们拥抱庆祝的纤细身影上。
舞台的余光勾勒着荀念的侧脸,那份由内而外散发出的光芒,比舞台上任何一盏灯都要耀眼。
他此刻,眼里是毫不掩饰的欣赏和钦佩。
他喜欢的女孩,不仅有着温暖的心,更有着冲破阴霾、照亮他人的勇气。
这光芒,让他心悦诚服。
更愿意,为她俯首称臣。
后台,刚刚结束表演的几人紧紧拥抱在一起
唐棠作为导演,站在侧幕,看着刚刚的一切,看着台下观众的反应,泪水终于忍不住夺眶而出。
她知道,他们做到了。
他们不仅完成了一个节目,更是在这片喧嚣的庆典中,投下了一颗关于勇气、反抗和光明的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