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锦莲刚推开会议室大门,就看见李建华黑着脸坐在那儿,桌上摊着一堆文件。张国强也在,脸色难看。
“怎么了这是?”阮锦莲放下资料袋。
李建华把一份英文传真拍在桌上,“看看吧,咱们的洋朋友下狠手了。”
阮锦莲拿起传真,眼睛扫了一遍,心里咯噔一下。米国商务部的公文:禁止向华国出口任何计算机相关的核心技术和设备。
“不光是米国。”张国强又递过来几张纸,“西方国家全跟上了。现在想买个像样的集成电路都买不着。”
阮锦莲看着这些文件,脑子里快速转着。这一出她早就料到了,西方国家对华国的技术封锁从来没松过手。只是没想到来得这么快,这么狠。
“那咱们现在怎么办?”小刘是团队里最年轻的,声音都有点颤,“没有芯片,没有操作系统,拿什么做计算机?用算盘吗?”
“算盘倒是挺好用的,就是处理速度慢了点。”阮锦莲居然笑了,“不过也不是没办法。”
李建华白了她一眼:“这时候还有心思开玩笑?小阮,这可不是闹着玩的。咱们这项目要是搞砸了,上头怪罪下来,大家都吃不了兜着走。”
“谁说要搞砸了?”阮锦莲走到黑板前,拿起粉笔,“封锁就封锁呗,又不是世界末日。他们不卖给咱们,咱们就自己做。”
“自己做?”张国强嗤笑,“说得轻巧。你知道一个处理器有多少个晶体管吗?你知道制造工艺有多复杂吗?”
阮锦莲在黑板上画了几个框图:“当然知道。8080处理器,6000个晶体管,6微米工艺。咱们现在的工艺水平确实达不到。”
“那你还说什么自己做?”
“我说的自己做,不是照搬人家的路子。”阮锦莲指着黑板上的图,“咱们走自己的路。”
她开始在黑板上画更详细的电路图:“处理器的本质是什么?就是一堆逻辑门的组合。
赵明眼睛亮了:“你是说用分立元件?”
“对。”阮锦莲点头,“虽然体积大点,功耗高点,但功能是一样的。咱们不需要做出世界上最先进的处理器,咱们只需要做出一个能用的。”
李建华皱眉:“用分立元件做处理器?那得多大个机房?”
“确实不小。”阮锦莲承认,“但也没你想的那么夸张。我算过了,用咱们现有的晶体管和集成电路,做一个简化版的8位处理器,大概需要两个标准机柜的空间。”
张国强摇头:“两个机柜?那还叫计算机吗?简首是怪物。”
“怪物就怪物,只要能算账就行。”阮锦莲在黑板上继续画,“而且咱们可以分阶段实施。第一步,先做出基本的运算单元。第二步,加上存储和输入输出。第三步,开发简单的操作系统。”
“操作系统更难。”赵明说,“没有现成的编程语言,没有开发工具,怎么写程序?”
“从汇编语言开始。”阮锦莲转身看着大家”
会议室里安静了一会儿。这个方案听起来可行,但工作量大得吓人。
“时间来得及吗?”小刘问,“五年时间,要做这么多事情。”
“来不来得及,做了才知道。”阮锦莲放下粉笔,“反正现在也没别的选择了。要么坐着等死,要么拼命干活。你们选哪个?”
李建华沉默了一会儿,突然站起来:“行!就按你说的办。反正横竖都是个死,不如死得轰烈点。”
张国强也点头:“我也同意。虽然这个方案听起来像天方夜谭,但总比坐着发呆强。”
“那就这么定了。”阮锦莲满意地看着大家,“从明天开始,咱们兵分几路。硬件组负责处理器设计,软件组负责编程工具,系统组负责整体架构。”
散会后,大家都走了,只剩下阮锦莲一个人在会议室里。她看着黑板上密密麻麻的电路图。
这条路确实不好走。用分立元件做处理器,在外人看来简首是倒退。但阮锦莲知道,有时候倒退是为了更好的前进。
陆川推门进来,手里端着一杯热茶。
“怎么样?大家都同意了?”他把茶杯放在桌上。
“同意了。不过前面的路不好走。”阮锦莲端起茶杯,感受着热气扑面,“封锁来得比我想象的还要严重。”
“封锁就封锁呗。”陆川在她旁边坐下,“当年咱们搞原子弹的时候,封锁得更厉害,不也搞出来了?”
阮锦莲笑了:“你这么一说,我倒觉得有信心了。”
“信心当然要有。”陆川指着黑板上的图,“不过我看着这些线条,怎么觉得像蜘蛛网?”
“还真像。”阮锦莲也笑了,“不过这个蜘蛛网要是织好了,能网住不少好东西。”
正说着,门外传来急促的脚步声。钱老总推门进来,脸色严肃。
“小阮,封锁的消息你们都知道了?”
“知道了。”阮锦莲站起来,“钱老总,您是不是担心项目进度?”
“不光是进度问题。”钱老总坐下,“上头有人开始质疑这个项目的可行性了。说既然买不到关键技术,不如把钱投到别的地方去。”
阮锦莲心里一沉:“那您的意思是?”
“我的意思是,你们必须尽快拿出点成果来。哪怕是个样品,也要让上头看到希望。”钱老总看着她,“时间不多了,小阮。”
“要多长时间?”
“最多三个月。”钱老总站起来,“三个月后,如果还是一张白纸,这个项目就可能被砍掉。”
三个月?阮锦莲觉得太阳穴突突跳。原计划是一年时间做出原型机,现在只有三个月。这简首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但是看着钱老总严肃的表情,她知道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
“好,三个月就三个月。”阮锦莲点头,“我保证给您一个满意的答案。”
钱老总离开后,陆川看着阮锦莲:“三个月,真的来得及?”
“来不来得及,都得试试。”阮锦莲重新拿起粉笔,在黑板上写下一个大大的“拼”字,“从明天开始,咱们就跟时间赛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