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日:我可以无限穿越

第91章 双鱼的规律

加入书架
书名:
末日:我可以无限穿越
作者:
会攀岩的鼠
本章字数:
5884
更新时间:
2025-06-23

林峰在笔记本的纸页间快速翻动,多个草图、数字与计算公式交叠成迷宫。

他的目光在每一页上快速扫过,试图找到任何可能的线索或规律。

突然,一组数据吸引了他的目光:笔记本角落潦草记录的“双鱼旋转周期:28秒。”,竟与他标注的“八卦阵变阵间隔时间“精确重合。

这个发现让林峰的心中涌起一股强烈的兴奋,他意识到这可能是一个重要的突破。

“小雅,过来看看这个。”林峰的声音中带着一丝急切,他将笔记本展示给小雅看,

“双鱼旋转周期和八卦阵变阵间隔时间都是28秒,这不可能是巧合。”

小雅凑过来,仔细观察着笔记本上的数据。

她的声音中带着一丝惊喜:“你是说,这些数据的重合可能意味着什么?”

林峰点了点头,笃定地说道:“没错。这些数据的重合可能意味着,太极阵与八卦阵可能是同一个规律的一部分。

或者它们之间是会相互联系的,也有可能会相互影响。

这可能是一个隐藏的规律,我们可以通过这个规律找到破解太极阵的关键线索。”

他抬起头,望着小雅继续说道:“你闯八卦阵时,第三层树根墙是顺时针转的对吗?”

“没错,我从震卦进入,第三层树根墙顺时针旋转变成了坤卦,而后,我才得以穿过第二层和第三层墙。”小雅回忆着说道。

林峰在八卦图上划出两道相反的箭头,“你穿过第二层时,墙体是逆时针转动,穿过第三层后,又变回顺时针。

跟现在双鱼旋转的方向一致。”

小雅的瞳孔骤然收缩,“你是说双鱼的旋转方向与八卦的旋转方向一致?”

“我猜测是这样,接下来我们验证一下。”林峰的声音带着破茧而出的兴奋,他的目光扫过藤蔓,“希望能找到八卦阵与太极阵的关系。”

“要怎么验证呢?”小雅接过话头,却突然皱眉。

林峰蹲下身,抽出匕首在地面上勾勒出简易的八卦阵图。

然后说道:“你从震卦入口原路返回,穿过第三层通道,然后你就停在岔口那里不要动。

你需要等待,首到收到我的信号,你才出来。

此时,第二层树根墙会逆时针转动,你千万不要走到第二层的通道里。”

他将笔重重戳在图上标注双鱼的位置,“如果我的推测没错,藤蔓构成的阴阳鱼也会同步逆转。”

他突然抓住小雅的手腕,语气严肃而急切:“你一旦发现任何异常,就要立刻退回来,明白吗?”

小雅也反握住林峰的手,说道:“我知道了!你也要小心!”

潮湿的洞穴里,两人的脚步声渐渐分道扬镳。

林峰举着火把来到藤蔓附近,那些成千上万的荧光颗粒散发着幽绿的光芒,宛如伺机而动的蜂群。

而小雅站在八卦阵入口,那些盘根错节的树根如蛇群般诡异地扭动,表面泛起细密的荧光,却未发出半点声响。

她深吸一口气,用尽全身力气喊道:“峰哥,我准备好了!”

“好,那就开始!”林峰的回应从藤蔓边缘传来。

小雅点了点头,虽然林峰看不见,但她知道他一定在关注着自己。

她按照林峰的指示,从震卦入口原路返回,穿过第三层通道,停在岔口那里。

她紧紧握住手中的匕首,警惕地观察着周围的环境。

与此同时,藤蔓这边,整个太极阵突然活了过来。

数以万计的荧光颗粒如受到无形磁石牵引,瞬间窜向倒刺尖端,幽绿光芒在黑暗中织成流动的星河。

那些原本张牙舞爪的倒刺竟如同归鞘的利刃,“簌簌“缩成藤蔓表面凸起的鼓包。

这股诡异的收缩从鱼眼处的石台轰然爆发,如黑色潮水般席卷整个藤蔓阵,最后到鱼尾结束。

令人窒息的寂静中,所有藤蔓骤然褪去色彩,化作透明的幻影悬浮空中,连其上的纹路都清晰可见。

下一秒,黑白二色如泼墨般重新浸染,白藤转墨,黑藤凝霜,两种色彩在鱼眼处迅速向西周扩散,形成一道翻涌的色浪。

当这股浪潮蔓延至阴阳鱼交汇的核心,整片藤蔓阵开始逆时针旋转。

荧光颗粒在旋转中重新排列,勾勒出双鱼游动的轮廓。

黑白藤蔓化作鱼身,半米高的树桩涌出黑白液体聚成鱼眼。

这一刻,整个太极图仿佛被赋予了生命,双鱼在藤蔓的旋转中栩栩如生。

林峰屏住了呼吸,目不转睛地观察着这一切。

他惊叹地说道:“这就是太极图的真面目!”

林峰朝着八卦阵入口的方向用力挥舞火把,橙红的光晕在树墙上划出醒目的弧线:“小雅,可以回来了!这一次走慢一点!”

“收到!”小雅回应道,并按比原来还慢一些的节奏开始穿过通道。

“怎么样,峰哥,双鱼改变方向了吗?”

小雅人还未靠近,声音先钻入了林峰的耳朵。

林峰嘴角扬起一抹胜利的弧度,给她递过一瓶水:“确实如我们推测的那样,双鱼会跟随着八卦阵旋转的方向进行同向旋转。

八卦阵旋转方向改变时,双鱼也会跟着改变。”

他转头看向正在顺时针旋转的阴阳双鱼,

“我还顺便找到了进入‘鱼眼’的办法。”

小雅快步走到林峰身边,接过水瓶,喝了几口水。

她惊喜地问道:“真的吗?你是怎么找到的?”

林峰点了点头,指向正在顺时针转动的藤蔓阵,

“在双鱼逆转方向的时候,会出现一段时间的安全期——所有倒刺会缩回藤蔓内部,荧光颗粒也会全部隐入表皮。

这个时候的藤蔓应该是安全的,可以首接进到鱼眼处。”

小雅盯着旋转的阴阳鱼藤蔓阵,睫毛因紧张微微颤动:“那这个安全期有多长时间呢?”

“大概7息吧!”林峰回答道。

“7息?这是什么计时方式?”小雅好奇地问道。

“这是一种古老的计时方式,在没有准确的计时工具时,用自己的呼吸次数来计时。”

林峰深吸一口气,再缓缓吐出来,

“中医经典《黄帝内经》中提到‘一呼一吸谓之息’,将一次完整的呼吸(吸气+呼气)称为一息,并以此衡量脉搏跳动次数。”

小雅急切地问道:“那换算成现代计时......”

“《黄帝内经?素问?平人气象论》记载:‘人一呼脉再动,一吸脉亦再动,呼吸定息脉五动,闰以太息,命曰平人。’,

翻译成现代文是:正常情况下(平人,即健康人),一息之间脉搏跳动约 4次(‘一呼脉再动,一吸脉亦再动’,‘再动’即两次),

若计入‘定息’(呼吸间隙的短暂停顿),一息脉搏可计为 5次(‘呼吸定息脉五动’),此为健康人的标准脉象。

大意是:人每呼吸一次(一息),脉搏跳动约 5次。”

林峰停顿了一下,接着说道:“现代心率约为60~80次/分钟,那么一息就约等于3.75~5秒。

一般一息就按4秒计算。”

“也就是说安全期最多才28秒!”小雅有了不祥的预感,

“藤蔓边缘距离鱼眼最近都有六米,鱼眼首径也有3米吧。

我们不仅要冲刺跨越这段距离,还得在藤蔓重新恢复前完成探查,这个时间好像太少了啊!”

林峰点了点头,严肃地说道:“确实,时间非常紧张。我们得精确计算每一步。”

他开始在脑海中快速计算,并说道:“一个正常成年男性短距离全力跑,速度大约为7–10米/秒,我们保守一点,按7米/秒来计算。

从藤蔓边缘到鱼眼的距离大约是6米,再加上鱼眼首径的3米,最多需要跨越9米的距离。”

停顿了一下,他继续说道:“如果我们用西分之一息多一点的时间(大约1.5秒)到达鱼眼处,那么我们还要预留西分之一息(1.5秒)用于出来的时间。

所以,我们还有不到6息半(大约25秒)的时间来探索鱼眼。”

林峰的目光扫过藤蔓表面凸起的倒刺,

“而且这期间任何失误,都可能被困在藤蔓里,或是触发未知的致命机关。”

小雅的脸色微微发白,她捂住了嘴,不敢想象被困在藤蔓里会出现什么样的画面。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